“暴力裁員風波”中的得物:增長迅猛,創始人楊冰1.58億買豪宅快訊
近日,據鳳凰網科技報道,在得物兢兢業業工作兩年后,前員工徐凱決定和老東家“對簿公堂”。
近日,據鳳凰網科技報道,在得物兢兢業業工作兩年后,前員工徐凱決定和老東家“對簿公堂”。
一年前,徐凱多次與公司溝通取得期權再離職未果后,到上海市仲裁委員會處申請恢復與得物的勞動關系,后被予以支持。2024年7月,因不服上海市仲裁委員會裁定的結果,得物繼續上訴,再度將前員工訴于法庭之上。
據徐凱講述,其在2021年9月加入得物任前端技術專家一職,稅前薪資為月薪5萬元左右,同時握有部分得物期權。
盡管在職期間徐凱沒有明顯的工作過失,但2023年7月,得物方面以“未發周報”“工作時間分配不合理”等理由為徐凱打出評級為C的績效,隨即對其展開裁員溝通。
巧合的是,當時距離徐凱手中期權歸屬期滿只剩一個多月。徐凱入職時,得物的期權價值為500元左右/股,2023年中時漲至880元/股,而徐凱手中有約2000股,如果不受裁員影響,其將在2023年9月行權1000股左右。
這意味著,隨著裁員生效,該筆價值160余萬元左右的期權直接“打水漂”。需要說明的是,得物的期權行權采用“211”模式,即干滿兩年后可行權50%,第三年行權25%,第四年行權剩余的25%。彼時,徐凱距離第一筆價值80萬元的期權到手僅剩一步之遙。
由于員工對期權抱有執念,許多互聯網公司在快速發展期,會讓員工付出比業績平穩期更多的努力。徐凱就表示,其在得物期間常年面臨著“10106”的情況,晚上10點下班是常態,且技術員工會被計算總工時,工時靠后的人就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
據了解,得物定位新一代潮流網購社區,平臺消費者以年輕人居多,客單價在百元以上。因主打“先鑒定,后發貨”模式,很快占領消費者心智,自2015年成立至今,已覆蓋鞋服、配飾、潮玩、數碼、美妝等品類。
2023年,得物業績增長顯著,“2023年一季度就已經完成了2022年全年GMV”,一位得物離職員工表示,而據其預估,得物2022年的GMV約在1600億元左右。
盡管業績增長迅猛,2024年得物仍面臨著較大的增長壓力,降本增效也成為公司常態化經營思路。“得物每個季度都會進行人員優化”,多位員工表示,“高齡、高薪資員工自然風險更高一些”,但讓徐凱不能接受的是,絕對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在裁員時都能和員工協商期權問題,但在與得物溝通的過程中,他得到了完全否認的態度。
針對上述情況,得物相關負責人回應稱,“該員工曾因3次績效考核不合格(2022年Q3季度、2023年Q1季度、2023年Q2季度),于去年7月已經溝通解除勞動合同”。此外,得物方面還表示,“公司業務健康發展,歡迎優秀人才加入,感謝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京東司法拍賣網披露的消息顯示,“上海市中山南路566弄”一處房屋以1.58億元成交,較起拍價1.25億元溢價26.4%。根據競拍結果顯示,該套房屋由楊冰拍下。據澎湃新聞報道,該名自然人楊冰為得物創始人兼CEO。
公開資料顯示,楊冰出生于1985年,江西人,根據最新發布的《2023胡潤全球白手起家U40富豪榜》顯示,楊冰的個人身家已達到100億元,排名第32位,另外楊冰創辦的得物在《2024全球獨角獸榜》排名第48位,企業估值710億。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