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瑪錯付了周杰倫快訊
在2024年的首個季度,愛瑪科技呈現出了明顯的下滑趨勢。公司報告的營收為49.5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97%。
在2024年的首個季度,愛瑪科技呈現出了明顯的下滑趨勢。公司報告的營收為49.54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了8.97%。
盡管愛瑪并未明確說明營收減少的具體原因,但通過觀察其過去兩年的業績,這種趨勢似乎早已有所預示。
2022年愛瑪科技實現了208.02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了35.09%,凈利潤更是達到了18.73億元,同比激增182.14%。然而到了2023年,盡管營收有所增加達到210.36億元,但增幅僅為1.1%,凈利潤的增長也僅為0.41%。
這種微幅增長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顯得尤為脆弱。
銷量的減少是導致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2022年,愛瑪科技售出了1050.65萬臺電動車,但到了2023年,這一數字減少到了1028.96萬臺。盡管2024年第一季度的具體銷量數據尚未公布,但已有跡象表明其表現可能不及市場預期。
與此同時,愛瑪科技在市場上的競爭對手表現卻相對強勁。
2023年,雅迪的電動車銷量達到了1650萬臺,同比增長了17.9%;新興勢力九號公司在同一年銷售了147.15萬臺電動兩輪車,同比增長率高達74.9%。
面對雅迪的強勁壓制和九號公司的迅速崛起,愛瑪科技在市場競爭中顯得步履維艱。
01
愛瑪電動車的靈魂人物,就是其創始人張劍。
張劍的職業生涯起步于1990年,當時他被分配到河南商丘的一家國營企業。不久后他下海從商,從事自行車銷售。
1999年,張劍與妻子段華在天津共同創立了天津泰美車業有限公司,標志著他從經銷商向制造商的轉型。2006年,天津泰美車業有限公司開始研發并生產“愛瑪”品牌的電動車,并正式更名為“天津愛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張劍家族在電動車行業的影響力不容小覷。除了愛瑪,他們還擁有小鳥、步步先等品牌,這些品牌在電動車市場中占據了顯著的份額,使得張家在中國電動車行業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盡管愛瑪品牌成立較早,但其上市之路卻頗為曲折。
早在2012年,愛瑪便有了上市的計劃,但由于內部原因,這一計劃多次被推遲。直到2021年6月,愛瑪科技才成功登陸A股市場,完成了其資本市場的首次亮相。
上市后,愛瑪科技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支持,進一步擴大了其銷售網絡。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擁有超過2000家經銷商和超過20000個終端門店。然而,盡管愛瑪在上市方面起步較早,但其競爭對手卻更早地占據了市場先機。
例如,雅迪電動車在2016年5月就已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電動兩輪車行業的首家上市公司。小牛電動則在2018年10月19日登陸納斯達克,成為又一家在資本市場上嶄露頭角的電動車企業。
盡管愛瑪在上市過程中經歷了諸多波折,但其業績表現并未如預期般持續增長。
從2021年到2023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3.99億元、208.02億元和210.36億元,增速分別為19.33%、35.09%和1.12%。扣非凈利潤分別為6.16億元、17.97億元和17.64億元,增速分別為20%、191.68%和-1.83%。
也就是說,2023年愛瑪的盈利規模出現了首次下降。
進入2024年,愛瑪科技在第一季度實現了49.54億元的營收,同比下降了8.97%。盡管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83億元,同比微增1.16%,但與競爭對手雅迪相比,后者在2023年實現了347.63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約11.9%,凈利潤達到26.4億元,同比增長22.17%。
這表明,盡管愛瑪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其面臨的競爭壓力依然巨大。
02
盡管擁有天王巨星周杰倫的代言,愛瑪電動車在2024年卻面臨嚴峻的質量問題,這已成為公司亟待解決的緊迫問題。
在2024年的第一季度,愛瑪電動車的產品多次出現在各地市場監督部門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上。
1月11日,山東煙臺市場監督局對愛瑪電動車進行了抽檢,發現型號為TDT3200Z的電動自行車不符合“尺寸限值”標準。2月5日,溫州市市場管理局的抽檢結果顯示,TDT3183Z、TDR3183-1Z和TDR4322Z三款型號的電動自行車也存在“整車質量”和“尺寸限值”問題。
隨后,海南省和深圳市的市場監督局也相繼發布了愛瑪電動車的不合格通報。
除了官方抽檢,消費者對愛瑪電動車的質量問題也日益關注。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截至5月15日,愛瑪電動車累計收到1180條投訴,其中748條已處理,處理率僅為62%。
消費者普遍反映的問題包括行駛中斷電、續航里程與宣傳不符以及售后服務不佳等。
盡管面臨眾多投訴和抽檢不合格的報告,愛瑪似乎更注重品牌營銷而非產品質量的提升。
自2009年起,愛瑪便與周杰倫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2024年4月27日,愛瑪又宣布蔡文靜成為品牌時尚官。廣告營銷的投入從2020年的3.99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6.41億元,而研發投入則相對較少。
盡管研發費用從2020年的2.39億元提升到2024年的5.89億元,但這一數字仍低于營銷費用。
相比之下,愛瑪的競爭對手雅迪在研發上的投入更為顯著。2023年,雅迪的研發費用增加了7.8%,達到11.92億元,并成功開發了石墨烯電池和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極鈉1號”。
從愛瑪創始人張劍的戰略布局來看,他似乎更傾向于四輪電動車。他曾投資于此前破產的知豆汽車,盡管造車需要巨額資金,前景并不明朗。
而在兩輪電動車領域,張劍似乎尚未做出新的、重大的戰略調整。這種策略選擇或許也反映了愛瑪在面對激烈市場競爭時的某種迷茫和挑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