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閉、跑路、數字貨幣交易所該何去何從?區塊鏈
倒閉、跑路、監守自盜,數字貨幣交易所該何去何從?
2017年和2018年,是區塊鏈不平凡的一年,也可以說是數字貨幣投資被普通大眾所熟知和接受的一年。
據統計,目前炒幣的人數已經超過了1800萬人,超過2414種數字貨幣在交易所上線交易,數字貨幣交易所的數量也已經超過13000多家。
尤其是今年,交易所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每天都有新的交易所出現,所以,開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真的賺錢嗎?
手續費:交易所的萬金油
交易所的最重要的收益來源:交易所手續費,根據Coinmarketcap(8月20日16:46)數據顯示,全球前三名數字貨幣交易所24小時交易量:火幣Pro超過11.6億美金,幣安超過10億美金,OKEX超過8億美金。以火幣Pro為例,用戶的每筆交易都需要支付2‰的費用作為交易手續費,也就是說火幣Pro手續費的收益為232萬美金,一年365天,約8.5億美金。
手續費、上幣費、token投資
手續費僅僅只是冰山一角,交易所還有更多的玩法讓用戶、項目方掏錢、送錢。
交易所作為連接投資用戶和項目方的橋梁,交易所通過發行平臺幣,用戶用平臺幣交易手續費減半或減免等政策,交易所通過這種方式賺取更多的美金。
項目方在交易所上幣也需要交納一定的上幣費,以幣安為例,近期被曝出:幣安上幣費用400個BTC,根據BTC現在價值計算,折合人民幣1800萬左右。不同交易所,因為交易用戶的深度和數量不同,上幣費也不同。
每個交易所或者說每個區塊鏈公司,都會在公司架構設立基金會,基金會通過將收益投資或參與其他的項目,低價獲取一定項目Token,然后高價賣給他人從而獲利。
妖魔鬼怪,各顯神通
幣圈市場就這么大,從現在的狀況看來,現有的客戶基本上都是存量客戶,沒有新的用戶加入,沒有新的資金進入;相反,交易所和項目卻越來越多,為了搶奪用戶流量,不管是新的交易還是像幣安這樣的“老”交易所,都紛紛大顯身手。
發行平臺幣,用平臺幣交易減免手續費,分期回購銷毀平臺幣;運用拉人頭的方式,交易挖礦,持幣分紅,存幣生息等等,以前在資金盤的手段,統統都用在了交易所上面,用的可謂淋漓盡致。
交易挖礦,前有龍網,后有Fcoin;持幣分紅前是Bit-z,后還是fcoin。龍網和Fcoin的平臺幣的走勢,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過山車似的崩盤,非理性的、用類似傳銷的手段哄抬幣價,一定會導致平臺崩盤。
破產、倒閉、跑路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黑暗,數字貨幣交易所更不為過;據統計從去年到現在已有上百家交易所關閉、跑路;投資者維權也無望!看以下網上有記載的交易所信息:
2017年5月,Celery 暫停服務,凍結存取款及訂單。
2017年12月,YouBit 交易所宣布破產清算。
2017年12月,幣集網無法提現確認,不久后網站關閉、平臺跑路。
2018年1月,日本 Coincheck 交易所由于資金被竊取,宣布倒閉。
2018年2月,以德團隊不和,中心化股權問題分配不清,實際控制人陳軍跑路。
2018年3月,日本 Mr. Exchange 和 Tokyo Gateway 兩家交易所宣布倒閉。
2018年6月,Cattleex 交易所宣布破產。
2018年6月,TBS 手機交易所關停跑路。
交易所何去何從?
數字貨幣交易所的數量雖然說已經超過13000家,其實這些交易所只有一個目的:仍舊是割韭菜。但是因為市場就這么點大,人數和資金就這么多,項目方割了,交易所割了,現在還有新的交易所想繼續割,誰還敢進來玩?
所以,我們希望不管是交易所還是項目方,趁著現在,有時間的話,讓更多普通人了解區塊鏈、了解數字貨幣,而不是只想著割韭菜。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