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的N種死法快訊
銷量低迷導致資不抵債 高合汽車是今年倒下的最令人意外的新勢力品牌,2022 年威馬汽車累計銷量僅為29450輛,威馬汽車頻繁出現自燃事件。
【TechWeb】2024年,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車企們也是越來越卷,特別是那些沒有傳統車企背景的新勢力,不知何時就會突然倒下。
根據媒體統計,從2018年至今,有超過400家電動車制造商倒閉。當然,這其中多數都是我們沒聽過的品牌,但也有一些規模較大,我們耳熟能詳的新勢力品牌相繼倒下。
回看這些倒閉的新勢力,有的燒光近百億造不出一臺車,有的受困于造車資質,有的因為銷量太低最終資金鏈斷裂。但無論如何,最受傷的還是買了這些品牌車型的消費者,從此售后維修成了難事,車子的保值率也是一落千丈。
高合賽道太小眾,銷量低迷導致資不抵債
高合汽車是今年倒下的最令人意外的新勢力品牌,曾經是國內最貴電動車的締造者。
今年年初,高合被爆出全體員工進入停工停產狀態。近日,江蘇鹽城法院披露了一份《決定書》,高合汽車的母公司華人運通(江蘇)技術有限公司由于資產不能清償全部到期債務,已滿足破產條件。
同時,高合以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能性為由,向法院申請申請對該公司進行重整,同時申請預重整,法院決定受理該公司預重整申請。預重整期為六個月,且在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可延長三個月。
不過,高合汽車的前景仍然不太樂觀。今年5月,華人運通與iAuto集團正式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iAuto計劃投資超10億美元支援高合汽車重組,但大概率這筆錢并沒有到位,不然也不至于如此。
高合汽車母公司華人運通成立于2017年,而高合在2020年9月推出了首款量產車型Hiphi X,定價57-80萬元區間;隨后在2022年和2023年又先后推出了Hiphi Z和HiPhi Y,售價分別為50萬元和40萬元區間。數據顯示,高合汽車累計交付僅為17267輛。
好消息是,最近高合汽車發布售后服務公告稱,目前正逐步恢復售后服務和配件供應。至于能否起死回生,目前來看機會并不大。
受困造車資質,自游家被豬隊友坑慘
2021年,小牛電動車的創始人李一男進軍造車領域,創建了自游家品牌。最初,自游家通過和大乘汽車合作,以代工的方式獲得了造車資質。
然而2022年初,工信部就發布了《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委托生產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委托企業和受托企業均需通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
隨后,為了可以順利造車,李一男將自游家品牌商標轉讓給了大乘汽車,并由代工的合作模式轉為提供技術支持,雙方共同打造自游家品牌。

2022年10月,自游家品牌首款量產車型自游家NV正式上市,售價區間為27.88萬~31.88萬元。但就在2個月后,自游家在多平臺發布聲明稱,由于自身原因NV在短期內無法交付,將在48小時內全額退款,并準備了NV車模和200元的星巴克消費卡作為補償。
而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是大乘汽車沒有通過工信部的核查,造車資質失效了,所以自游家NV的生產交付被迫叫停。
雖然此后被曝自游家與奇瑞進行過合作談判,但最終也沒有下文,李一男的造車夢竟因為造車資質的問題無疾而終。
零食采購花了5000萬 拜騰燒光近百億
拜騰汽車可以說是喊著金湯匙出生的新勢力品牌,其兩位創始人畢福康、戴雷有著豐富的汽車行業經驗,而拜騰身后的核心骨干團隊也有不少來自寶馬、奔馳、特斯拉等知名車企的人才。

此外,拜騰的早期融資也非常順利,投資方不乏騰訊、富士康、一汽集團、寧德時代等知名企業,總融資額近百億元。然而,可能就是因為錢來的太容易,所以拜騰花錢也是大手大腳。
據報道稱,單整車控制器(VCU)的開發成本就達到了近億元,而市面上VCU的開發價約為幾百萬元。
此外,拜騰團隊的運營也是十分燒錢,拜騰29位高管一年薪資加起來超過1.4億。更為夸張的是,拜騰在北美的團隊大約300人,2018年僅零食采購費就花掉了5000萬元;拜騰門店內工作人員的服裝是從德國定制進口的,就連名片都采用進口環保材料,一盒費用高達上千元。
最終,拜騰的錢花光了,車卻沒能實現量產。于是,拖欠工資、拖欠供應商貨款開始頻繁出現,最后不得不以申請破產告終。
自燃、“鎖電”讓威馬痛失好局
威馬算得上是國內最早進軍新能源車市場的新勢力品牌之一,當時與“蔚小理”同處第一梯隊。2019年,威馬達成了16876輛的年度銷量,排在造車新勢力銷量第二名,風頭一時無兩,吸引了包括百度、上汽集團等在內的多家頭部企業投資,總融資金額超過350億元。

然而到了2021年,威馬汽車頻繁出現自燃事件,主要集中在EX5、EX6這兩款車型上。隨后威馬汽車進行的車輛召回,但解決措施竟然是對車輛電池容量進行“鎖電”,致使車輛的續航里程大為縮短,從而引發了車主不滿,并聯名向威馬汽車發送律師函進行維權。
也正是從這時開始,威馬汽車的銷量出現了大幅下滑,到2022年更是在銷量榜單上消失了。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 年威馬汽車累計銷量僅為29450輛,同比下降 33.3%。
也是從2022年開始,威馬汽車的經營也出現了很大問題,頻繁出現裁員降薪,其多個省市的銷售服務門店也相繼關閉。2023年,威馬汽車也正式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之下,只留下了那些曾經的老車主苦不堪言。(蕭健)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