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時無刻的陪伴最浪漫 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評測快訊
我將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歸結為一款陪伴型的耳機產品,而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而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則不同。
【TechWeb】我已經好久沒為一款耳機激動過了,直到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的出現。
北京時間2月17日,農歷春節假期的最后一天,Bose悄然推出了其旗下最新產品-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選在這個時間點發布新品,我認為,更多的理由應該是Bose想給重新回歸工作的打工人們獻上一份慰藉吧。

和以往強調消噪的Bose耳機不同,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最大的賣點,正如其名字所昭示的那樣-主打“開放”。它不具備消噪功能,不能讓你短時間內忘記環境嘈雜噪音的存在,不能讓你放下一切束縛,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但“開放”的特性反而讓其擁有了陪伴的屬性,它不會遮擋你的耳朵,可以隨時聽到周遭所發生的事情,和身旁的人事物保持交流,與此同時,還擁有著音樂的陪伴與關懷。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保有屬于自己的一份音樂堅持。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種追求自我,善待自我的過程。而這些不影響日常,卻又逃脫于現實的小確幸,不正是重返工作崗位的打工人迫切需要的嗎?
和骨傳導耳機專注于運動領域不同,開放式OWS耳機的概念其實早就已經具備了雛形。曾經紅極一時的耳夾式ambie耳機以及華為此前推出的FreeClip耳夾耳機,都是這一品類的代表。

似乎,耳夾開放式耳機已經有了一個相對穩妥的設計范本。但Bose出手,注定不同。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完全跳出了傳統耳夾開放式耳機的設計思路,它看起來更像是一對常駐于耳廓位置的耳環,個性而又時尚感滿滿。光華柔美的邊緣,搭配磨砂處理的金屬設計,整體扣在使用者的雙耳耳廓上,與目前的傳統設計大相徑庭。這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活力氣質,正是過往同類產品所極度缺乏的。
但,如此精妙的設計,并不僅僅是為討好眼球服務的。再搶眼的設計,如果沒有良好的佩戴體驗,也只能歸結為樣子貨。而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顯然在佩戴舒適性和外觀設計間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如果你體驗過此前索尼旗下的ambie耳機,你一定會知道其兩極分化的口碑。由于前后連接出處的行程過短,ambie耳夾式耳機對佩戴者的耳廓大小極其挑剔,但凡耳廓上的肉稍微多了那么一丟丟,那么佩戴一段時間后極易產生夾耳感,難言舒適。華為FreeClip則正相反,前后連接處的行程過長,雖然不會對佩戴者的耳廓造成壓迫,但也導致佩戴的穩定性大打折扣。
而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則不同。前方發聲單元和后方的電池倉恰到好處的配重,單只耳機重量在6g左右,輔以中段炒軟硅膠材質的特殊柔性帶,讓其具有良好的延展特性。佩戴時,與其說是夾在耳朵上,不如說是掛在耳朵上更合適。正是其中段柔軟而又彈性十足的特殊柔性帶,讓耳廓大小不同的人群都能找到恰到好處的佩戴位置,不會因為耳廓太大而夾得難受,也不會因為中段太長而佩戴不穩,堪稱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典范。

也因此,我將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歸結為一款陪伴型的耳機產品,也是我用過的所有耳機產品中佩戴最接近“無感”的產品,沒有之一。它不是睡眠耳機那種輕巧的純軟膠材質,卻可以輕松的佩戴整整一天的時間,毫無不適;它也不是運動耳機那種需要摘下眼鏡掛在耳朵上方的奇怪造型,卻也可以在跑步時輕盈的監督我踏出堅實的每一步??梢哉f,除了在地鐵,飛機等超高環境噪音環境中,我需要掏出Bose QC Earbuds Ultra消噪耳機應急以外,其他任何時候,我都愿意讓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存在在我耳朵的四周。這種感覺不到佩戴了耳機的神奇,和隨時隨地又能聽到音樂的反差感,充斥在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這一款設備上,愜意而又滿足。
在解決了佩戴舒適型問題后,最令人可能產生擔憂的,可能就剩下音質了。不過,隸屬于Ultra系列的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同樣沒有掉鏈子。
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采用了Bose特有的OpenAudio 技術,而這項技術,此前曾在Bose智能音頻眼鏡產品上令人印象深刻。通過專屬 Bose 數字信號處理軟件和板載 IMU(慣性測量單元)提供支持,可以從近距離向耳朵發出“豐富,飽滿的聲音”。

整體來說,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呈現出家族式溫暖的音色特征,尤其是中頻部分,有著足以媲美入耳式耳機的表現,音色不算亮麗,但是舒展、通透,不缺柔和。高頻部分,我愿意用清晰來形容,適當的靈動,毛刺較少,有明顯的延伸,而且足夠順滑。至于低頻,如果非要概括其特征,我覺得用“足夠”來評價比較合適。很顯然,受限于開放式特性,在低頻部分,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是無法與入耳式耳機來橫向比較的,但相較于其他同類型產品來說,我認為,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是目前為止最好的。如果你恰巧喜歡偏溫潤點的音色,而非高解析的銳利,同時又要均衡,那么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一定能贏得你的好感。
當然,開放的特性也必將導致另一個問題:漏音。經本人實測,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中,開啟50%的音量,身旁一米范圍內的同伴僅能察覺到有微弱的聲音若隱若現,但完全捕捉不到聲音的具體內容??梢哉f,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基本實現了聲音的定向傳遞,這樣的漏音表現,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做為Ultra系列的產品,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也必然支持了Bose沉浸空間音頻技術。這項技術能夠呈現更加廣闊深刻的聲場,讓音樂能夠呈現出多維和多層次的效果,能夠帶來更加豐富多維的音效聽感。它具有動態和靜態兩種模式,動態音頻,聲音會追隨著你,時刻保持在正前方,而靜態模式,則類似于頭部追蹤,聲音會隨著你的頭部轉動而改變傳播,讓聲音觸手可及。
此外,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也內置了第二代高通S5音頻平臺的驍龍暢聽技術以及aptX Adaptive自適應編解碼技術。這也就意味著當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與適配驍龍S5音頻芯片的設備進行連接時,可以擁有更低延遲、更強降噪、更穩定的連接效果以及16bit/44.1kHz CD級無損藍牙音質傳輸。

其他方面,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支持IPX4的防水等級,無懼運動流汗和雨中使用。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的單次電池續航時長理論值為7.5小時,當開啟沉浸式音頻模式時,單次續航時間為4.5小時。配合充電盒使用,還能提供額外19.5小時的續航時長(沉浸模式為額外12小時),并且充電盒支持快充(但很遺憾不支持無線充電),充電10分鐘,聆聽兩小時。

總的來說,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是目前市面上最巨個性,也是佩戴最為無感的開放式耳機,它既是你平淡生活中的完美配飾,也是你焦慮工作中的心靈按摩師,它是你在車水馬龍中的低吟伴侶,更是你在KPI壓力下的澎湃動力。它不會影響你與外界的交流,也不會打斷你和音樂的連接。在不切割現實的基礎上,以零負擔的姿態游走在責任與夢想的邊緣,就是Bose Ultra開放式耳機最大的意義。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