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遙領先!旗艦NAS天花板 極空間Z423體驗快訊
并通過支持極空間的設備播放,一個專注于備份數(shù)據(jù)的NAS性能,極空間的極漫畫功能。
【TechWeb】作為一名自2020年極空間推出初代Z4,就果斷拋棄群暉,并使用至今的資深用戶而言,NAS對我來說,已經完全被極空間所定義。針對中國用戶量身打造的使用習慣,無需學習復雜教程的使用體驗,以及伴隨著極空間不斷成長所日益豐富的各種全新功能,日積月累中,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日升,如今已經成為了我工作學習娛樂必不可少的必要工具。

三年間,極空間再接再厲,相繼推出了多款新品,包括Z4 Pro系列、Z2系列,以及全新的T系列機型,逐步覆蓋了多個使用場景,讓消費者選擇的針對性更加,也讓更多人體驗到了NAS的魅力。
然而,一直以來,我都不為所動。本著夠用就好的原則,初代Z4服役至今,仍然兢兢業(yè)業(yè)的給我提供著各類資料收集,數(shù)據(jù)備份,遠程下載以及視頻播放等基本需求,從沒掉過鏈子。所以,即便新品再優(yōu)秀,我也沒動過換新的念頭。

直到今年10月19日,旗艦級新品Z423橫空出世,終于讓我坐不住了。更多的盤位、更快的接口,更穩(wěn)妥的電力保障方案,以及同類產品中堪稱頂級的處理器,都讓我心馳神往。我知道,Z4雖好,但Z423,將會是我下一個3年必須擁有的私人數(shù)據(jù)中心。
所以,我出手了,在第一時間把Z423搬回了家。接下來,我就來分享一下在我這個極空間老用戶眼中,Z423所帶來的改變。
細節(jié) 還是細節(jié)
和Z4以及Z4 Pro不同,一改此前極空間四盤位NAS橫向放置的姿態(tài),這一次的Z423,仿佛“站起來”般,變成了豎向立方體的造型,看起來頗有幾分Mac Pro“垃圾桶”的身姿。嚴格來說,從最早的Z4到如今的Z423,造型上,極空間的NAS還是保持了傳承的,標志性極強,質感出色,一眼就能認出是極空間出品。材質方面,依舊是鋁合金外殼和中框,既保證了結構的剛性,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物理散熱。

當然,和經常需要隨身攜帶的數(shù)碼設備不同,Z423作為一臺NAS設備,還是需要長時間窩在家中的某個角落的,也因此,即便它擁有如此俊朗的外觀,其實也并不算重要。相對來說,我更看重NAS的安全性,而這一切,都隱藏在Z423的細節(jié)中。
打開蓋板,我們來一探究竟。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4個機械硬盤的安裝位。配合機身造型,Z423硬盤位也順理成章的改成了垂直安裝。通過雙風扇設計,以及良好的風道,對硬盤進行散熱。一般來說,NAS硬盤是不會連續(xù)高強度使用的,所以,散熱方面,對于Z423而言,我們倒是無需擔心。但是,震動對于機械硬盤的影響就要比高熱量大得多了,也因此,減震成為了衡量一款NAS好壞的基本標準。


Z423優(yōu)化了內部結構,硬盤支架和硬盤接觸的地方都有橡膠墊連接,底下還有海綿墊,輔以多處硅膠隔離,隔絕了硬盤和機箱的直接接觸,最大限度的杜絕了震動的傳遞。專用的減震硬盤架,既保護了硬盤,也同時降低了硬盤運行時的噪音。經實測,4盤位全部占用的工況下,噪音也不足50分貝,效果極為明顯。
接口 量大管飽
剛才已經提到,Z423擁有4個機械硬盤位,支持2.5/3.5英寸硬盤,最大支持單盤22T/7200轉,但不止于此,在機身側面的主板上,Z423還預留了4個M.2 NVMe 2280的SSD硬盤位。同時,機身內置一條32GB的DDR4內存條,并且還預留了另一個內存插槽。這就給用戶留下了極大的拓展余地。機械硬盤可用來存儲并不常用的資料,雖然相對速度較慢,但硬盤售價低廉,主要負責大容量存儲。而SSD硬盤則擁有告訴的優(yōu)勢,即可以存儲一些時常需要被調用的資料,也可以用作Docker或者虛擬機的安裝。當然,32GB的內存顯然已經足夠大了,再加上可以任意擴容,保證了Z423的運行效能。

當然,作為旗艦級的存在,Z423也不僅僅是僅有8個盤位這么簡單。在接口方面,Z423的背部可謂應用僅有。1個eSATA接口、3個USB 3.2接口(兩A一C),保證了其他設備和其進行數(shù)據(jù)交換時的基本速度。

網口方面,Z423提供了一個10GbE的RJ-45萬兆網口和1個1GbE的RJ-45千兆網口。兩個網口可以同時連接路由設備,讓多人協(xié)同工作時可以更暢快的調取資料,也能支持辦公娛樂并行的場景。當然,如果將其中的一個千兆網口升級至2.5G網口,就更加完美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Z2系列中大放異彩的HDMI 2.1接口,這一次也被Z423納入其中。這就讓NAS的可能性又多了一分。放在電視機旁,你可以輕松將其接入顯示設備,這樣,Z423就不僅可以作為一個數(shù)據(jù)存儲中心使用,更可以直接變身為影音播放器。不過,我想,HDMI接口在這樣一臺配置如此迅猛的機型上出現(xiàn),可能還會有更深的意義。

令人眼前一亮的是,Z423還繼承了專用的UPS U2600T電源。雖然說,身為一臺NAS,數(shù)據(jù)備份本來就是無需擔憂的,但如果突然掉電損失數(shù)據(jù),那肯定也是得不償失的。多了UPS,就多了一份保障。從這個層面考慮,Z423作為一臺NAS,相比其他競品來說,顯然是更為安全的。
性能 獨孤求敗
說到性能,就不得不提Z423令人驚嘆的那枚處理器-AMD 銳龍7 5825U。這枚時至今日還依舊被許多主流輕薄本采用的處理器,采用 8 核 16 線程設計,基礎頻率為 2.0GHz,加速頻率可達 4.5GHz,TDP 為 15W,帶來在NAS領域極為少見的功耗控制和性能釋放。和市面上售價類似競品普遍采用的AMD V1500b相比,Z423的5825U CPU性能大約有3倍之多,而GPU性能更是接近4倍。

多說無益,跑分來看。

Z423的銳龍7 5825U魯大師綜合性能測試超過60萬,處理器得分超過42萬,而GPU性能顯然目前還受制于系統(tǒng)限制沒有放開,可以想見在未來分數(shù)還會有大幅提升。

而專注于處理器性能測試的CPU-Z表現(xiàn)方面,5825U單線程得分超過600多分,多線程分數(shù)則接近4700分。可以說,這樣的性能表現(xiàn),面對一眾同價位競品,絕對是碾壓級別的存在。某菊花品牌那句話怎么說來著?沒錯,遙遙領先!
擴展 滿足想象
不過,總會有人質疑,一個專注于備份數(shù)據(jù)的NAS性能,要那么高的性能,到底有什么用呢?我的理解是,如果你將它僅僅作為一臺傳統(tǒng)NAS來考慮,那么Z423顯然是性能過剩了。但如果你能放開思路,大膽一點,或許,性能這個東西,還真是再多也不嫌多。
舉個例子,之前我一直使用的Z4,早早就支持了Docker以及虛擬機等功能。但考慮到性能的限制,我一直沒有將其付諸實踐。掣肘就在于性能。
但拿到Z423后,我終于決定嘗試一下虛擬機。參考極空間論壇的各種教程,我?guī)捉浾垓v,搞定了微軟的TPM限制,讓極空間跑起了WIN11。

肯定有人會納悶,經常看到各路媒體評測說,極空間的應用適配遠超競品,百度云盤、迅雷、磁力等下載也都支持,為什么還要折騰WIN11呢?我想說的是,這就是硬件水平提升所帶來的可能性。
試想一下,在使用NAS的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一些必須要在115等小眾云盤才能下載到的內容呢?有沒有覺得在NAS系統(tǒng)中整理文件不方便而更習慣PC上的操作模式呢?我并不否認極空間的系統(tǒng)體驗已經超越競品那些需要通過教程學習才能正常使用的繁瑣邏輯很遠了,但,虛擬機裝個好不卡頓的WIN系統(tǒng),還是讓極空間變得更加全面了,不是嗎?
結合前文提到的HDMI接口,以及兩A一C的USB接口,讓裝上WIN的極空間變身成為一臺存儲空間無比巨大的臺式機,似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果極空間能夠持續(xù)不斷的開放系統(tǒng)支持,將顯卡解禁,那么,這臺桌面級PC不僅可以做到日常辦公,甚至還能輕度游戲。這顯然遠遠超過了一臺NAS所能帶來的常規(guī)體驗。這,也恰如其分的代表了Z423的可能行。
功能 常用常新
當然,作為極空間安身立命的基礎,軟件層面,Z423也從來沒讓我失望過。比如ZDR可選目錄備份方案,名聲遠揚的極影視電視墻,包括Apple TV在內的多端應用支持,無需學習內網穿透就能遠程訪問的便利,以及更為智能的照片分類查找等體驗,在許多的評測內容中,相信每個關注極空間的消費者,都已經看過很多遍,爛熟于心了。

不得不說,我是一步步看著極空間從誕生至今逐漸羽翼豐滿的,極空間APP,最早作為一個搭配NAS使用的備份軟件,作為一個用來在智能電視上選擇影片收看的播放器,早就已經解決了NAS的基礎需求問題。但極空間似乎從來沒有滿足過,且野心很大。
從一個實際用戶的角度考慮,存在本地硬盤中且擁有備份的數(shù)據(jù),絕對要比存在云端的數(shù)據(jù)要踏實,安全的多。最早的極空間,可以替代iCloud、云盤等簡單的網絡存儲應用,但現(xiàn)在的極空間,已經可以讓我扔掉手機上的視頻播放器,筆記類,音樂類,甚至閱讀類應用了。因為,所有的這一切,都能通過極空間來管理的妥妥當當。而極空間的APP還在不斷開疆拓土,通過自己的獨有優(yōu)勢,試圖滲透進更多的領域,改變用戶的使用習慣。
這里我不想說那些已經被說過很多次的常規(guī)體驗了,我舉兩個不太常見的例子。

比如聽歌。如今的極音樂功能,已經完全可以媲美傳統(tǒng)的本地音樂播放器了。從分類、目錄,到歌單以及播放界面,處處透露著一種成熟的感覺。如果你想我一樣喜歡手機FLAC無損格式的音頻文件,并通過支持極空間的設備播放,那么,播放效果絕對可以令人滿意。

再比如看漫畫。作為一名80后,漫畫是陪我們這代人成長必備的精神食糧。雖然漫畫如今已經不被廣大的青少年津津樂道,但對于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而言,漫畫依舊是童年的一種寄托。也因此,我手機了很多的漫畫存放在極空間中。以前,還需要第三方應用來調取使用,但如今,極空間的極漫畫功能,已經完全足以替代那些第三方漫畫應用。極漫畫支持epub、PDF,甚至壓縮包格式的漫畫文件,同時,除了普通的閱讀模式外,還支持從右向左看的日漫以及從上到下看的條漫!如果你恰巧使用的還是一臺折疊屏手機,那么,相信我,用極空間看漫畫,簡直在舒服不過了。
總結 史上最強
綜合來看,Z423是我認為市面上在售NAS中最強的,沒有之一。最強體現(xiàn)在它無人可以企及的硬件配置,更體現(xiàn)在它創(chuàng)新領先的軟件體驗上。

硬件是一臺NAS的基礎,極空間Z423給了消費者充分的選擇權,保留了最多的可升級空間,你無需一次把它填滿,只要有需求,你就可以為它方便的填充硬盤??梢哉f,Z423在硬件層面是一臺一步到位的機器,用個五年八年,綽綽有余。

而軟件層面,極空間早就展現(xiàn)出了其遠超于同行競品的卓越開發(fā)能力。雖然在極空間誕生的幾年內,聯(lián)想、綠聯(lián)等廠商紛紛循著極空間的腳步推出了自己的NAS產品,但硬件可以模仿,軟件卻是靈魂。在軟件體驗上,極空間一直是吊打友商的存在,一直跑在前面。
極空間官方顯然也明白軟件才是革傳統(tǒng)NAS命的根本。如今有了Z423在硬件性能上的保障,我反而更加期待極空間未來在軟件層面還能帶來怎樣的驚喜了。
無論如何,在這個雙11,如果你想要購入一臺NAS改變你平平無奇的生活的話,極空間系列新品顯然是最優(yōu)之選。而這其中,Z423則是最能打的那一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