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都轉發了,阿維塔的風阻到底是真是假?汽車
5月2日,一場由汽車博主“蘇黎世貝勒爺”發布的實測視頻引發的風暴席卷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視頻中,阿維塔12的風阻系數實測值高達0.28Cd,與其官方宣稱的0.21Cd相差33%,甚至接近20年前帕薩特B5等燃油車的水平。
大河報·豫視頻記者 祁驛
一場由自媒體實測引發的風阻系數爭議,將國產新能源品牌阿維塔推至輿論風口。5月2日,一場由汽車博主“蘇黎世貝勒爺”發布的實測視頻引發的風暴席卷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視頻中,阿維塔12的風阻系數實測值高達0.28Cd,與其官方宣稱的0.21Cd相差33%,甚至接近20年前帕薩特B5等燃油車的水平。這場爭議在短短五天內迅速升級:特斯拉CEO馬斯克的轉發將戰火引向國際,阿維塔懸賞500萬元“打黑”并宣布公開測試,而行業專家直言“中國新能源車的國際聲譽正懸于一線”。
實測與官標數據懸殊,輿論戰升級為國際議題
“我自費在造價5億元的天津中汽研風洞實驗室測試,全程由專業人員操作,阿維塔12的風阻系數就是0.28!”博主“蘇黎世貝勒爺”在視頻中展示的測試畫面顯示,車輛輪胎縫隙的石子被剔除、遵循《CSAE 146-2020》標準,但最終未能獲得實驗室蓋章報告,“品牌方干預了流程”。這一結果與阿維塔官方宣稱的“0.21Cd”差距達33%,相當于續航減少約70公里(以時速120km/h計算)。
阿維塔的反擊迅速而強硬。5月3日,其法務部連發兩條聲明,稱該博主內容“完全失實”,并公開2023年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CATARC)出具的0.21Cd測試報告。副總裁雍軍進一步質疑博主測試條件:“去年我們就擔心他的車輛配置不全,主動邀請共同測試卻被拒絕。”總裁陳卓則將爭議上升至行業高度:“把阿維塔與20年前的油車對比,是在否定中國汽車工業的進步。”
事件的戲劇性轉折出現在5月6日。馬斯克在X平臺轉發該事件討論視頻,并配文“華為品牌汽車的風阻系數爭議”,同時質疑比亞迪、小米等品牌的參數。阿維塔官微隨即回應:“誠邀馬斯克先生親臨測試現場”,試圖將危機轉化為全球營銷機遇。
技術爭議背后是測試標準不統一
“這不是阿維塔一家的困境,而是整個新能源汽車宣傳透明度的縮影。”河南工業大學車輛工程專業教師李明(化名)指出,國內風阻測試存在三大痛點:缺乏國家標準、實驗室數據偏差、車企選擇性披露測試條件。
國內僅有的三家風洞實驗室(重慶、上海、天津)測試結果可能存在0.001Cd的誤差,但車企可通過調整風速(如140km/h vs 120km/h)、封閉車身縫隙等手段優化數據。例如,小米SU7宣稱的0.195Cd就是在160km/h風速下測得的。
此次0.07Cd的差距遠超合理范圍。“車速設定、進氣格柵狀態、后視鏡類型都會影響結果。”某風洞實驗室工程師透露,部分車企采用140km/h風速測試(低于行業通行的120km/h標準),或使用拆除雨刮器、封閉車身縫隙的“特調車”獲取更低數據。
消費者對此表現出復雜心態。在鄭州某阿維塔體驗店,看車市民張先生坦言:“我根本不懂風阻系數,但官方刪除宣傳文案的動作讓人起疑。”而剛提車的李女士更關注實際體驗:“官方續航700公里,我開空調聽音樂只能跑500多,這和風阻有多大關系?”
部分消費者認為,車企應明確標注測試條件和配置,提供更透明、可靠的數據,以便消費者做出更明智的購車決策。同時,也希望第三方檢測機構能夠更加獨立、公正地進行測試和監督。
阿維塔數據到底真不真關系國產車聲譽
“這不是阿維塔一家的事,而是整個中國新能源行業的‘信任大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強調。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120.3萬輛,其中歐盟市場占比超30%。若風阻爭議演變為“中國制造數據造假”的認知,或將重創出海前景。
目前,阿維塔尚未公布測試具體時間,但承諾將使用市售量產車并開放監督。博主“蘇黎世貝勒爺”則隔空喊話:“我提供車輛,全程直播!”
從事汽車檢測十年的工程師陳先生提出技術性質疑:“若按ISO標準復測結果為0.21-0.23Cd,誤差在8%以內屬合理范圍;但如果超過0.25Cd,阿維塔需重新申報工信部目錄,否則涉嫌違規。”
值得注意的是,阿維塔官網已悄然刪除“0.21Cd”宣傳語,被網友質疑“心虛”。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