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大調整之后,“新帥”周彬如何帶領康佳扭虧為盈?快訊
近日,康佳集團出現多名人事變動,周彬接棒劉鳳喜,履行董事局主席職責,公司原常務副總裁曹士平出任總裁,原財務總監李春雷改任董事局秘書,華僑城“出身”的聶勇出任康佳財務總監一職。
泰山財經記者李迪
近日,康佳集團出現多名人事變動,周彬接棒劉鳳喜,履行董事局主席職責,公司原常務副總裁曹士平出任總裁,原財務總監李春雷改任董事局秘書,華僑城“出身”的聶勇出任康佳財務總監一職。
記者注意到,這是2017年以來,康佳集團再次出現高層大換血。彼時,康佳集團處于轉型變革的關鍵期,從市場化公開競聘中選拔組建了以新總裁周彬為首的全新“70后”團隊。
也是在那時,康佳提出從傳統家電行業轉型平臺化公司的戰略規劃,不過如今康佳面臨的境況仍舊難言輕松,近日深康佳(000016.SZ)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公司今年上半年歸母凈虧損10.88億元,扣非后歸母凈虧損11.03億元。
與此同時,康佳的戰略規劃也發生了新的轉向,去年底,康佳提出“一軸兩輪三驅動”發展框架,即以電子科技產業為軸心,重點發展消費電子、 半導體, 以產品業務、 制造業務、 國際業務為主引擎。新帥周彬能否帶領這家老牌企業煥發新機,成為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
45歲周彬掌舵康佳
8月28日,深康佳A發布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變更公告,原康佳集團總裁周彬接替劉鳳喜,擔任康佳集團董事長,總裁一職由原康佳集團常務副總裁曹士平接任。這意味著在擔任總裁7年后,周彬正式成為康佳集團的掌舵人。
此外,辭任康佳集團董事局主席的劉鳳喜,現任華僑城總經理。與周彬搭檔多年的曹士平,此前曾在多媒體事業部等多部門任職,現任康佳集團總裁、黨委副書記。康佳集團原財務總監李春雷改任董事局秘書,新任財務總監聶勇來自康佳集團大股東華僑城。
時間回到2017年,康佳在經歷高層動蕩后,計劃通過公開競聘的方式選拔一支高管隊伍,當時年僅38歲的周彬脫穎而出,接替劉鳳喜成為集團總裁。
周彬是康佳集團的“老人”。他畢業于四川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畢業后進入康佳集團,在康佳多個部門歷練過。
公開信息顯示,周彬歷任康佳集團營運管理中心總監助理、副總監、總監,康佳集團董事局主席助理兼營運管理中心總監,康佳集團總裁等職務。現任深圳市康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康佳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副主席(主持工作)、董事。
周彬出任總裁的次年,康佳提出轉型目標,計劃抹掉消費電子領域的標簽,轉而成為一家科技創新驅動的投控平臺型公司。
當時,康佳轉型的重點便是業務多元化發展。據界面新聞報道,周彬表示,康佳集團將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布局具有較高產業吸引力、符合康佳屬性且與其他業務板塊具有協同效應的新產業。新產業包括四大業務群組,分別是“科技園區業務群”、“產業產品業務群”、“平臺服務業務群”、“投資金融業務群”。此外,康佳還將適時“在大健康、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物聯網、5G等領域”進行重點布局。
在康佳總裁周彬看來,眼下規定康佳在什么賽道上跑,還太早。“布局五到六條賽道,可能有三四條跑出來,那個時候大家就會知道康佳是什么公司。”周彬說。
曾在山東布局地產等項目
圍繞“科技+產業+園區”的發展方向,康佳在持續壯大原有家電業務的同時,全力向戰略性新興領域布局和突破,在山東也布局了多個項目。
2019年9月,由深康佳A控股的深圳康悅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深圳康悅”),通過旗下子公司煙臺康悅投資有限公司(簡稱“煙臺康悅”)所簽訂煙臺大健康加速器產業園配套用地的土地出讓合同,獲得位于煙臺市芝罘區的3.88萬平方米商住用地。
公開報道顯示,煙臺大健康加速器產業園項目占地58畝,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總投資1.74億元,建成后將為康復理療、設備、生物醫藥、創新中成藥等多種健康產業提供加速發展的平臺。
2020年11月29日,位于煙臺開發區古現街道中心駐地的康佳·古現里文旅科技小鎮正式拉開建設大幕,項目由康佳集團投資113.8億元建設,打造文旅產業發展新地標。
周彬彼時表示,將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為原則,將小鎮項目打造成煙臺最具吸引力的城市新板塊和文旅產業發展新標桿,助推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文化旅游雙繁榮。
但近日,深康佳A公告稱,煙臺市芝罘區人民法院已裁定受理深康佳A對煙臺康悅的破產清算申請。古現里文旅科技小鎮的進展似乎也未再披露。
事實上,康佳集團多元業務擴張之路也受到外界的一些質疑。有分析指出其投資能力和融資能力不能支撐其多元化發展,而在傳統消費電子領域,以海信、TCL、創維為代表的本土彩電企業進一步提升品牌認知,小米、華為等互聯網巨頭也紛紛切入到電視市場,公司也面臨行業競爭加劇的局面。
聚焦消費電子+半導體主業
從其最新公布的業績來看,康佳集團仍舊面臨壓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13億元,同比下降48.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為10.88億元,虧損額同比擴大了5.6倍。
對于業績變化,康佳集團稱,公司推進業務結構調整,主動優化了部分與主業協同性不強且毛利水平不高的業務,導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一定幅度的下降。
利潤方面,受剛性費用壓降空間有限以及行業競爭持續加劇等因素影響,公司彩電業務仍處于虧損狀態。半導體業務仍處于產業化初期,投入較大但尚未實現規模化及效益化產出,影響了公司整體經營利潤。此外,交易性金融資產價格變動、計提資產減值、降低投資強度等也影響了公司凈利潤。
2023年,康佳集團提出“一軸兩輪三驅動”新發展框架,通過組織架構調整、業務主體優化等形式重組業務布局,優化資源聚焦于消費電子和半導體兩大主業。根據年報,康佳對園區、工貿及環保等非主業業務均進行了相應優化。
業務結構調整的結果也體現在了公司業績構成上,從上半年業務貢獻來看,消費電子行業實現營收47.55億元,占比大幅提升至87.84%;半導體及存儲芯片行業實現營收8296.7億元,占比1.53%;其他行業實現營收5.75億元,占比降至10.63%。
未來,康佳集團如何持續優化業務布局,實現業績增長,仍需要進一步觀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