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戰屢敗!KK集團IPO之路為何如此艱難?快訊
從表面上看,KK集團交出的“成績單”似乎并不難看。
在資本市場這條荊棘密布的道路上,KK集團無疑是那個屢敗屢戰、卻遲遲未能摘得上市桂冠的“勇者”。近日,據港交所網站顯示, KK集團的招股書再次失效。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KK集團第四次遞表,但均以失敗告終。
早在2021年,KK集團就曾遞交了上市申請,但6個月后失效,2023年的1月、7月、2024年1月,KK集團曾再次遞表沖刺上市。
從表面上看,KK集團交出的“成績單”似乎并不難看。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公司營收同比增長55.5%至47.7億元,毛利更是同比增長84.6%達到22.5億元。然而,在這光鮮數據的背后,卻是凈利潤的嚴重縮水。2023年前十個月,公司凈利潤僅為2.1億元,這在競爭激烈的資本市場中幾乎沒有任何競爭力。按照港股普遍的上市市盈率計算,KK集團的市值僅在30億左右徘徊,這與其一級市場高達200億的估值相去甚遠,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KK集團的困境遠不止于此。近年來,公司門店數量不斷縮減,加盟商紛紛出逃,成為其難以回避的痛點。據招股說明書顯示,KK集團的加盟店數量從2020年的424家急劇下降至2023年10月31日的109家,不足四年時間凈減少了315家。這不僅嚴重削弱了公司的市場覆蓋力和品牌影響力,更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營收和利潤。與此同時,海外市場的拓展也并未能帶來預期中的曙光。印尼代理商的反水自立門戶更是給公司海外業務蒙上了一層陰影。
KK集團的發展困境還體現在其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的不足上。公司更像是一個批發市場采貨的模式,缺乏自主研發和獨家產品上架的能力。這種“拿來主義”的經營模式雖然能夠在短期內快速擴張規模,但長期來看卻難以形成核心競爭力。在行業內同質化競爭日益加劇的背景下,KK集團很容易陷入價格戰和惡性競爭的泥潭中無法自拔。
更令人擔憂的是KK集團的償債壓力。根據公司招股書顯示,近年來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雖然有所增長但仍難以覆蓋流動負債。2023年前十個月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8.1億元而流動負債卻高達14.04億元。這種資金緊張的狀況無疑加大了公司對上市的渴望和執念。然而遺憾的是資本市場并未給予其足夠的認可和支持。
綜上所述KK集團目前正面臨著業績下滑、門店縮減、加盟商出逃、產品研發缺失以及償債壓力增大等多重困境。盡管公司多次沖刺IPO但均以失敗告終。未來KK集團能否走出困境實現成功上市尚需市場給出答案。但從目前來看其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依然十分艱巨和嚴峻。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