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大修、收費不透明、價格虛高、質保困難”的啄木鳥維修,赴港上市快訊
“除了感情不修,啥都修”,修修補補之下,一個家庭維修平臺竟“修”出了一個IPO(首次公開募股)。
“除了感情不修,啥都修”,修修補補之下,一個家庭維修平臺竟“修”出了一個IPO(首次公開募股)。伴隨近日啄木鳥維修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啄木鳥維修”)向港交所遞表沖刺IPO,家庭維修平臺沖擊上市的故事令人咂舌。作為全國最大的家庭維修平臺,啄木鳥維修服務目前已經覆蓋300多個城市,此次赴港上市,啄木鳥維修信心滿滿,IPO前已經獲得4輪融資,估值15億元。成立于2014年的啄木鳥維修,“修修補補”十年間,修出了一條上市路又是否能一帆風順?
文/圖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夏子繁
平臺服務費成收入“支柱”
毛利率超過80%
家電行業的快速發展,促生了后家電市場的興盛。根據“中國家電行業協會”2023年發布的數據顯示,包含家電保養、維修、耗材更換等的家電后服務市場,其規模每年可達4000億元至6000億元。在此大背景下,諸如“啄木鳥維修”“京東服務”“十分到家”等家庭維修平臺“野蠻生長”。相較于其他平臺,啄木鳥維修服務范圍更廣,包括開鎖換鎖、防水補漏、墻面翻新、廚衛改造、瓷磚地板維修服務等。官網信息顯示,“啄木鳥家庭維修”平臺目前覆蓋300多個城市,是國內最大的直營家庭維保服務平臺。
作為最大的直營家庭維保服務平臺,啄木鳥維修的主要收入“支柱”卻僅為平臺服務。該公司通過線上平臺將“有維修需求的消費者”與“平臺注冊的工程師”相匹配,從中抽取平臺服務費用作為營收,這部分收入被歸入“平臺服務”。根據此前披露信息,啄木鳥維修除平臺服務外,主要收入還來源于銷售產品及企業維修兩部分,其中銷售產品是向合作工程師銷售零配件及材料、向用戶銷售新家電;企業維修則是向企業客戶提供企業維修服務。
招股書相關數據顯示,平臺服務為啄木鳥維修主要收入來源,2021年、2022年,平臺服務收入分別為3.58億元、5.3億元,占總收入的比重為89.3%、89.2%。2023年前三個月,平臺服務為6.65億元,占比進一步提高至90.4%。相比之下,銷售產品占比并不高,分別占總收入的9.4%、9.9%及9.1%。平臺服務為收入“支柱”,啄木鳥經營模式為通過平臺吸引用戶下單,再由工程師維修后進行抽成。在此輕資產模式下,公司經營成本較低,毛利率極高。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均超過80%。
低凈利率背后的高支出
重營銷輕研發真是優勢?
相較于高昂的毛利率,啄木鳥維修的凈利潤數據則相對沒那么亮眼,頗為起伏。對比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啄木鳥維修同期凈利率分別為8.31%、1.04%及13.86%。究其毛利率與凈利率相差太大原因,主要在于其營銷費用太高。
“除了感情不修,啥都修”,電梯里、路錐上,各種社交平臺上都有啄木鳥維修廣告的身影,后家電市場離不開營銷的加持,而啄木鳥維修每年需花費4至5成營收用于營銷。招股書顯示,啄木鳥維修各期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為1.78億元、2.9億元及3.18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的44.3%、48.9%及43.2%。相較于營銷費用,啄木鳥維修各期研發支出僅為2394萬元、3261萬元、3122萬元,占營收比分別為6%、5.5%、4.3%。
根據財報顯示,啄木鳥維修的前五大供應商基本為提供廣告及品牌服務及流量獲取服務的公司,該公司擁有1757名全職員工和66名兼職員工,其中負責客服、銷售及市場營銷、運營和交付業務的員工占比77.7%,而負責研發的員工僅223人,占比12.7%。業內有觀點認為,家庭維保服務平臺大量投入營銷,有助于提高消費者對于平臺產品的認知度,擴大用戶及工程師基數,從而提高平臺交易額。但從長遠角度來看,依靠營銷吸引的客戶群體,倘若平臺專業度無法與時俱進,后期或會存在大量流失的風險。
平臺抽傭率達40%
超同行業公司數倍
高營銷意味著高支出,高支出需要高收入。對于啄木鳥維修而言,從“有維修需求的消費者”與“平臺注冊的工程師”中間抽取的平臺服務費是其收入主要“支柱”,但事實上作為其平臺主體的工程師卻并沒有拿到“高昂”的傭金。
根據招股書內容,啄木鳥維修平臺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由平臺完成的服務訂單的總交易額驅動,“總交易額”指的是用戶通過啄木鳥平臺完成的服務訂單支付的總金額。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9個月,啄木鳥平臺的總交易額為9.86億元、14.62億元、17.93億元。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9個月,啄木鳥維修完成的服務訂單產生的收入除以總交易額后分別為40.1%、40.3%及40.8%。換而言之,啄木鳥維修在訂單上的收入占訂單支付總金額的約40%,而這也意味著,啄木鳥整體收取維修訂單支付總金額的四成作為平臺服務費。
對比同行業抽傭標準,根據研究咨詢網站“億歐網”數據顯示,家庭維修服務平臺“八哥到家維修平臺”抽成比例為5%。另據媒體報道,家居售后服務平臺“萬師傅平臺”抽成比例在15%左右;家居售后服務平臺“魯班到家”抽成比例在10%至15%。即便是運營模式與啄木鳥維修相同的某互聯網打車平臺,根據去年6月其公示的信息,該平臺五成以上的司機月均抽成低于15%,九成以上低于20%。
高抽傭易滋生服務亂象
十年“修”出上市之路
除高抽傭模式外,啄木鳥維修平臺上的工程師還需向平臺繳納一筆服務質量保證金。招股書顯示,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末,啄木鳥維修從工程師處收到的質保金結余高達1.05億元,占流動負債總額33.44%。根據啄木鳥與工程師的協議,工程師確認與該司之間并無雇傭或勞工關系,且啄木鳥維修僅向客戶提供平臺服務,換而言之,啄木鳥維修平臺同工程師之間為靈活關系,并未有太多權責約束。
在高抽傭模式以及并不嚴苛的約束條件下,啄木鳥維修工程師的收入與付出勞動不對等,隨之而來就容易滋生服務亂象。業內人士認為,倘若平臺抽取較高抽成費用后,工程師只能通過所謂的服務費、材料費等來增加自我收入,或有可能將不太透明的費用轉嫁至消費者身上。通過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關鍵詞“啄木鳥家庭維修”,共顯示2880條投訴信息,其中大部分投訴內容為“小病大修、收費不透明、價格虛高、質保困難”等問題。
“十年磨一劍”,2014年成立的啄木鳥維修平臺于今年正式沖擊IPO,IPO前已經獲得4輪融資。根據最新消息,證監會官網近日發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啄木鳥維修被要求說明用戶信息收集及信息保護、收購重慶啄木鳥股權合規性等問題。對于啄木鳥維修沖擊“家庭維修第一股”IPO的行徑,業內認為啄木鳥維修因其垂直度高、標準化、規模化已經逐漸開始向盈利持續增長的良性軌道發展,但其由于重營銷以及高抽傭的運營模式,在當下家庭維修行業競爭如此激烈的大背景下,其品牌價值及市場規模是否具備可持續性。十年“修”出的上市路,究竟能不能成功?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姜之賢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