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智科貸款業績飆升,錢有余39.9元重審卡遭質疑快訊
重審卡,這一看似能夠為用戶提供額度重審便利的服務,實則暗藏玄機。
在金融科技領域,宜人智科(原宜人金科)近年來憑借其在貸款、保險和電商三大板塊的多元化布局,實現了業務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在貸款板塊上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然而,在這光鮮亮麗的業績背后,卻隱藏著不容忽視的爭議與陰影。
宜人智科公布的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貸款業務實現了飛躍式增長,新增貸款高達129億元,同比增長59%,貸款余額也攀升至218億元,同比增長70%。這一連串的數字無疑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也彰顯了宜人智科在貸款市場的強勁競爭力。
除宜享花以外,作為宜人智科旗下的另一家網貸平臺,錢有余自上線以來便備受關注。該平臺由麒運科技發展(北京)公司運營,由宜人智科掌舵人唐寧親自擔任法人,其背景之深厚可見一斑。然而,正是這樣一家看似光鮮的平臺,卻因重審卡服務而陷入了輿論的漩渦。
重審卡,這一看似能夠為用戶提供額度重審便利的服務,實則暗藏玄機。用戶初次申請貸款失敗后,往往會被引導至重審卡頁面,并被告知購買后可享受額度重審服務,價格僅為39.9元。然而,當用戶滿懷希望地購買后,卻發現即使重審也未能獲得額度,而平臺卻以“虛擬產品,不支持退款”為由拒絕退款。這一做法無疑讓眾多用戶感到憤怒與失望,紛紛質疑其合理性。
9月18日,一名消費者投訴稱,在錢有余平臺申請借款,得知重審需要39.9元,因為急需用錢,就試了試,但是仍沒有通過,由于重審費用太高,申請退款。
9月20日,另一名消費者向黑貓投訴反映,在錢有余上面想申請貸款,申請額度未通過,APP彈窗誘導交39.9元所謂重審費,交錢后重審依然不通過,還試圖誘導下載其它APP。
在網貸行業,類似重審卡這樣的服務并不罕見。面對龐大的用戶群體,一次性收費且不予退款的模式無疑為平臺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然而,這種以犧牲用戶體驗為代價的商業模式,真的能長久嗎?
宜人智科作為業內的佼佼者,本應更加注重用戶體驗與商業利益的平衡。然而,在錢有余重審卡事件中,我們看到的卻是平臺對商業利益的過度追求和對用戶體驗的忽視。這種短視的行為不僅損害了用戶的利益,也影響了平臺的聲譽和長遠發展。
在金融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宜人智科想要保持領先地位,就必須在追求業務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用戶體驗和合規經營。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而對于錢有余重審卡事件所引發的爭議,宜人智科也應深刻反思并積極改進,以挽回用戶的信任和支持。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