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又成第一了?快訊
百度智能云在2023年大模型市場規模達3.5億元人民幣,位居市場第一,市場份額達19.9%;商湯科技位居市場第二,市場份額達16.0%;智譜AI位居市場第三;其次是百川智能、第四范式等。
科技的領先,不能只靠“特制榜單”實現。
1
百度智能云“第一”?
今天(8月21日),網絡上出現了一張很有意思的圖。
公眾號“IDC咨詢”發布的文章顯示,國際數據公司(IDC)于近日發布了《中國大模型平臺市場份額,2023:大模型元年——初局》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大模型平臺及相關應用市場規模達17.65億元人民幣。
這兩年大模型正是最熱的風口,才這么點市場規模?
IDC給出的解釋是,過去的一年中,行業對于大模型更多的是早期投入,甚至觀望而不重投入,因此2023年整體市場規模并不顯著。
更有意思的是報告中公布的市場份額概況:
百度智能云在2023年大模型市場規模達3.5億元人民幣,位居市場第一,市場份額達19.9%;商湯科技位居市場第二,市場份額達16.0%;智譜AI位居市場第三;其次是百川智能、第四范式等。
按理來說,這個消息并不算太起眼,但很快,互聯網上就涌現出了不少聲音,內容也大差不差。
百度智能云公眾號自己也發了篇文章,標題是:
《第一!百度智能云領跑中國大模型平臺市場》。
好家伙,乍一看還以為百度成了中國大模型霸主了,這是又贏麻了?
2
報告里的“生意經”?
這個突然出現的報告,有著諸多“疑點”。
我和小伙伴在網上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這個報告的全文。最后在IDC的官網上,找到了這個報告的標題,但想要下載報告:
需要支付20000美元。
按照目前的匯率,折合人民幣就是14萬多。看了眼自己的錢包,我默默地退出了網站。這不禁令人好奇,這份售價14萬人民幣的報告,到底有啥魔力?
咱們不知道,百度智能云應該是知道的。在公眾號上,百度智能云稱:
百度作為中國市場率先投入大模型研發的企業,贏得了包括央國企在內的眾多早期客戶。文心大模型及百度智能云千帆平臺也在2023年成為最受市場認可且被廣泛使用的大模型產品。
文章中介紹了很多,還舉了一些案例,總之就是一個字:牛!
但看完之后,有幾個問題依然盤旋在我們腦海:如何定義大模型平臺?大模型平臺市場份額是根據什么計算方法得出的?數據統計是否全面?
而且,IDC咨詢發布的文章也提到,未來2—3年,大模型市場從基座模型到開發工具再到上層應用的產業格局仍將發生多輪巨變。一個高速發展的市場,格局的變化是很迅速的。一份靜態的市場份額統計,能反映行業的真實面貌嗎?
值得一提的是,IDC并非第一次和百度智能云扯上關系。
例如2022年9月,IDC發布的《中國AI賦能的工業質檢解決方案市場份額,2021》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工業質檢解決方案市場規模為2.1億美元,其中,百度智能云市場份額第一。
再如2022年12月,IDC發布的《2022年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人工智能生命周期軟件工具和平臺供應商》評估報告中,百度憑借領先的AI中臺和AI開發“雙平臺”,成為報告中唯一入局的中國科技企業。
還有2021年6月,IDC發布《中國AI云服務市場2020年度研究報告》,在中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百度智能云市場份額再度排名第一。
公開信息顯示,IDC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術、電信行業和消費科技咨詢、顧問和活動服務專業提供商。其成立于1964年,在全球擁有超過1300名分析師,為110多個國家的技術和行業發展機遇提供全球化、區域化和本地化的專業視角及服務。此外,IDC于1982年正式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全球著名的科技市場研究機構。
不知道這一份份報告,是公共屬性居多,還是生意屬性居多?
3
國產大模型格局
跳出這個框架,我們來看看中國大模型市場的現實情況。
根據第一財經的數據,2024上半年,國內新增23.7萬家人工智能公司,人工智能公司的總數達167萬家。另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我國大模型超千萬元融資達近90起,融資總額約300億元。
中商產業研究院此前發布的《2024年中國AI大模型行業市場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則顯示,中國大模型產業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1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7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16.02%,2023年約為147億元。2024年,中國大模型產業規模預計達216億元。
根據遠期預測,到2028年,我國AI大模型行業的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在這片高速增長的大藍海,也涌現出一些優秀的企業和產品。不久前,行業觀察者“AI大模型前沿”就梳理了目前國內較為完整的AI大模型清單。
▲圖源:AI大模型前沿
其中,比較知名的有百度的文心一言、科大訊飛的星火大模型、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騰訊的混元助手大模型、華為的盤古NLP大模型、昆侖萬維的“天工”大模型、月之暗面的kimi等。可以看到,里面也有很多知名互聯網大廠的身影。
不可否認的是,成立20多年來,百度已經是中國互聯網龍頭之一。其在搜索引擎、語音、圖像、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有著很深的技術積淀。
最近10年,百度在深度學習、對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自動駕駛、AI芯片等前沿領域持續投入,這也使得百度成為一個擁有強大互聯網基礎的領先AI公司。
但攀上高峰,不是更應該看到其他巨頭嘛?在中國的AI大模型領域,阿里、騰訊、華為也都有著很強的技術積累。如今IDC搞出這樣一個市場份額排名,直接把最強的幾個巨頭都撇開了,難道這樣就能遙遙領先了?
我相信這種競爭方式應該不是李彥宏的本意,大概率是下面的人自己搞來邀功的。李彥宏很看重創新,但應該不是這種想方設法讓自己“排第一”的創新。
這就好像搞了場運動會,自己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這不純純“自娛自樂”嘛?
歷史已經無數次告訴我們,真正的領先,從來就不是靠這種方式。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