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貸款率高企 網商銀行資產質量堪憂快訊
銀行年報季收官,民營銀行中排名第一的微眾銀行利潤和資產規模創下新紀錄:凈利潤率先突破百億,同時資產規模站上5000億元大關。
銀行年報季收官,民營銀行中排名第一的微眾銀行利潤和資產規模創下新紀錄:凈利潤率先突破百億,同時資產規模站上5000億元大關。
而另一家民營銀行巨頭網商銀行卻顯得有些沉寂了。
2023年,網商銀行也已成功躋身“千億資產俱樂部”。然而,進入2024年,網商銀行資產總額繼續呈現下降趨勢。短短6個月,網商銀行總資產縮水524.78億,與2023年三季末的高點相比,降幅超過10%。
資產規模縮水的同時,資產質量也在下降。在近期披露2023年年報的19家民營銀行中,網商銀行不良率高居榜首。截至2023年末,網商銀行不良率為2.28%,同比上升0.34個百分點,較2021年上升0.75個百分點。
19家民營銀行2023年不良率 財富紅黑榜整理 數據來源:Wind,銀行年報
曾經風頭無兩的網商銀行,到底發生了什么?
服務海量小微客戶
經營風險攀升
說起網商銀行,那就不得不提到馬云曾在2008年的一次公開演講的豪言壯語“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在這樣的豪言壯語加持下,2010年,阿里金融終于申請到了小貸公司牌照,成立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浙江阿里小貸)。這是網商銀行的前身。2015年,阿里小貸拿到了首批試點的民營銀行牌照,并于同年6月25日成立網商銀行。
依托阿里巴巴、淘寶、天貓平臺,網商銀行為阿里平臺商戶提供貸款,無需提供抵押物。開創了沒有線下網點和信貸員的風控體系。隨后,網商銀行先后推出螞蟻借唄、網商貸、訂單貸、旺農貸等多種小微信貸服務產品,一路發展成為民營銀行的第二把交椅,僅次于國內首家互聯網銀行微眾銀行。
背靠大樹好乘涼,網商銀行的發展,離不開阿里體系內豐富的金融場景。然而福兮禍兮,受到全球經濟形勢不穩定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網商銀行的經營風險持續攀升。在2023年報中,網商銀行表示,由于服務的客戶都是實體經濟的最小單位,因此在穿越經濟周期過程中,面臨的挑戰,更加復雜。
資產質量承壓
第二增長曲線初見成效
2022年起,網商銀行退出個人消費貸的賽道。少了一塊營收,網商銀行一方面“向結構求效益”,提高貸款占總資產的比例,并大幅提升資產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自2023年起,網商銀行借助數智化能力的優勢,大力開展代銷理財產品的業務。
對此,年報中披露,網商銀行調整經營打法,發掘小微客戶交易場景中的痛點,開拓交易銀行“第二增長曲線”,實現輕資本運營,堅持可持續發展。
小微企業有著高波動、高流動性的現金管理要求,市面上目前還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為此,網商銀行聯合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揮網商銀行對小微客戶資金波動周期的理解和預測能力優勢,著力打造最契合小微客戶需求的現金管理產品,為小微客戶爭取更加合理、安全、穩健的收益。
目前,網商銀行的理財代銷余額超過5000億元,管理客戶資產規模(AUM)突破8000億元,已進入行業第一梯隊,“賣理財”已經成為網商銀行新的增長點。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