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回應成立機器人LAB:正常業務調整,后續有更多信息披露快訊
人形機器人也是 vivo 將來可以順勢切入的行業,進入人形機器人行業與 vivo 作為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相關,剩下的 20% 主要是人形機器人的能力輸出。
3 月 24 日消息,近日有消息稱,vivo 已成立機器人 LAB(實驗室),這個獨立中心將專注于機器人相關產品的孵化與研究,將聚焦家庭機器人。
今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系 vivo 方面了解情況,對方回應稱:“正常業務調整,機器人業務后續在博鰲亞洲論壇上會有更多信息披露。”
注意到,2023 年 12 月,vivo 執行副總裁、首席運營官胡柏山曾表示“人形機器人也是 vivo 將來可以順勢切入的行業”。
“最合適做人形機器人就是手機行業,甚至沒有之一。”他表示,vivo 具備天然的兩大優勢,一是大模型將是人形機器人的大腦,vivo 藍心大模型持續迭代,會讓機器人有強大的“思考”能力;二是 MR(混合現實)技術會讓機器人擁有強大的空間感知能力。
“這兩個賽道的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我們再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從技術角度已經可以解決 80% 的問題了。剩下的 20% 主要是人形機器人的能力輸出,比如手和腳的機械部分,vivo 可以補齊相應的能力。”胡柏山說。
此外,胡柏山還特別強調,進入人形機器人行業與 vivo 作為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相關。“科技公司的責任是通過科學技術和創新能力,不斷解決未來的社會問題,vivo 希望在此貢獻我們的力量。比如人形機器人可以在醫院、養老等場景,幫助解決養老產業醫護力量不足的問題。”他說。(浩渺)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