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改革全年減稅4000億 將向先進制造業傾斜智能
我國實施的增值稅稅率下調等改革措施,增值稅的改革措施,這一階段的稅收改革。
本報記者 張智 北京報道
增值稅減稅步伐再次擴大。
2018年4月17日,中國稅務學會召開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與展望”專題座談會。會上,中國稅務學會第一副會長丘小雄表示,今年5月1日起,我國實施的增值稅稅率下調等改革措施,為實體經濟普遍減稅,并向先進制造業、研發服務業傾斜,預計全年減稅將超過4000億元。
“黨的十九大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部署,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具體的目標、任務和措施。今年5月1日起,我國又將在增值稅稅率17%、11%、6%三檔基礎上,將稅率下調到16%、10%、6%,同時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標準?!鼻鹦⌒壅f。
同時,他表示,增值稅改革的一個重點是,將對裝備制造等先進制造業、研發等現代服務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電網企業適當傾斜,在一定時期內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予以一次性退還。
“這些減稅政策表明,國家以稅收的下降換取了企業的發展,是一步促進經濟增長的先手棋,長遠看來,必定能夠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阿里巴巴集團稅務部總監李鵬在會上表示。
據了解,這已經不是增值稅第一次調整。
丘小雄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稅收改革不斷深化。以增值稅為例,先后實施了七大步改革措施:第一步,2012年1月1日,在上海市針對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啟動了營改增試點;第二步,將上海改革試點分批擴大至北京等11個省市;第三步,2013年8月1日,將上述試點在全國推開;第四步,2014年1月1日將鐵路運輸和郵政業納入試點;第五步,2014年6月1日將電信業納入試點;第六步,2016年5月1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納入試點;第七步,2017年7月1日,將17%、13%、11%、6%四檔稅率簡并至17%、11%、6%三檔。
“增值稅的改革措施,為實體經濟普遍減稅,并向先進制造業、研發服務業傾斜,是黨中央、國務院綜合把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著眼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作出的重要舉措。不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不論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均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平等享受改革紅利,進一步創造更加優化、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營商環境?!鼻鹦⌒壅f。
會議上,與會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中介機構、社會團體、稅務機關等各界代表回顧了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稅收改革與發展的成績和經驗。
丘小雄在座談會上指出,以1978年底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進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稅收工作同其他各項工作一樣,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而不斷前行。
1979年到1981年,為配合國家的對外開放,頒布實施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等基本適用的涉外稅收制度,并實行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1983年起,從中國國情出發,在全國試行國營企業“利改稅”。1984年10月,全面實施國營企業第二步“利改稅”,從而實現了以稅收為標志的國家與企業分配關系。這一階段的稅收改革,逐步擴大了稅收在財政收入中的比重,注意發揮了稅收的經濟杠桿作用,促進了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發表后,按照黨中央提出的戰略目標和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1994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了稅制改革,確定了以增值稅為主體的貨物和勞務稅制,改革了所得稅制,調整了其他稅收,初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的稅制。同時,還進一步推進了稅收征收管理改革和稅務機構改革。這些改革對于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加強宏觀調控,調動“兩個積極性”,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與會代表認為,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舉措;改革開放是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我們要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繼續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前進。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陳巖鵬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