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命懸一線,魏建軍預言會成真嗎?快訊
魏建軍曾在2020年親自出境拍攝宣傳片,這一年是長城汽車成立三十年,也是中國文化傳統而立之年,魏建軍面對鏡頭自問自答,未來會怎么樣?依我看命懸一線!
魏建軍曾在2020年親自出境拍攝宣傳片,這一年是長城汽車成立三十年,也是中國文化傳統而立之年,魏建軍面對鏡頭自問自答,未來會怎么樣?依我看命懸一線!
這種居安思危,保持頭腦清醒鞭策自己值得贊賞,也正是這種高壓意識,推動長城走向更高頂點,一方面是品牌年輕化推動,如哈弗F系和歐拉系列車型,就是迎合新一代年輕人和都市女性需求,另一方面則是海外市場開拓,如布局俄羅斯工廠和印度工廠,在2021年達到銷量頂峰128萬輛。
事實上,長城汽車對市場判斷是準確的,年輕化和出海都是當前汽車增量市場,但長城產品始終停留在原有車型小修小補,短期內雖然守住了原有客戶基本盤,但從長期內缺乏發展新能源車的壯士斷腕決心,卻讓它錯過了新能源車爆發紅利期,到2024年更是在比亞迪發起電比油低浪潮沖擊下,感受到了死亡恐懼,這才有懷疑對手出老千,要掀桌子的暴跳如雷。
眾所周知,我國為了發展新能源車花了血本的,從2009年到2022年長達12年補貼,一路扶持比亞迪發展磷酸鐵鋰電池和DMI插混技術,才終于打破了日系混動技術壟斷,取得了技術層面領先,當前正拼命內卷合資車,支撐起大國崛起野心。
同時我國發展新能源車決心不容動搖,因為我國石油資源匱乏,若遇上戰爭緊張局勢,發展燃油車將是一件非常危險事情,但我國煤炭資源豐原,短期內可以用火電支持新能源車發展,長期則可用水電、風電、核電和太陽能,來支持新能源車發展,這是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甚至是一場未來100年布局。
尤其是西方國家燃油車技術發展100多年,我們根本就沒有趕超機會,日本豐田油電混動又用專利鎖死國產車,而中國發展燃油車還要忍受美國控制石油美元和歐洲碳積分雙重剝削,這是西方國家強加給后發工業國環境稅,推動中國發展新能源車決心。
如果長城汽車看不到這點,還要背離國家發展路線,那就注定要吃苦頭的,但魏建軍卻在2016年表示長城汽車只做新能源車跟隨者,更愿意押注燃油SUV市場,在哈弗H6月銷量達到8萬輛頂峰時期,后續推出長城WEY、哈弗F系、坦克和長城炮,都是清一色燃油車型,只有歐拉主打新能源車市場,卻只局限于狹小都市女性,還有與寶馬合作光束汽車也喧囂一陣后就沒有下文。
此外即便是2024年新能源車形勢明朗時刻,哈弗品牌總經理趙永坡曾發文表示,長城內部團隊和高層還在就新一代哈弗H6搭載hi4混動技術撕扯不清,領導認為hi4混動技術獨一無二,一定會有大批用戶買單,但團隊考慮研發成本、傳播成本和產品效益平衡能不能保證大賣,價格定高了影響用戶體驗,價格定低了會影響整體效益,于是全新一代哈弗H6依舊只有燃油車型。
我這里就有點為長城團隊腦回路擔憂了,比亞迪當前在國內市場已經與合資車拼得刺刀見紅了,你還在后方藏著掖著技術,還在考慮能不能賺到錢,這時最重要難道不是出手搶市場,如果等到戰爭結束,你有再好技術也賣不出去了,一旦對手占據用戶心智,長城就只能淪為二線車企,更重要是未來汽車行業,不允許有那么多品牌存在,就是想做二線車企也沒有機會了,你看看美日德三國有幾個汽車品牌就知道了。
所以我的觀點是,如果2020年魏建軍喊出長城命懸一線,那是居安思危自我鞭策,到2024年是真到了命懸一線時刻,如果長城再不拿出最頂尖技術和最頂尖新能源車產品,積極搶占用戶心智,很有可能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畢竟哈弗H6已經月銷不到萬輛,再也沒有當年蟬聯103個月SUV銷冠神威。
當然我也相信長城汽車韌性,尤其相信魏建軍作為第一大民營車企掌門人力挽狂瀾能力,他能放下富豪身份,親自參與直播試駕接觸用戶,就說明長城汽車還沒有脫離群眾,但這遠遠還不夠,魏建軍還需要做順應國家發展和下一代汽車技術產品布局,這才是長城汽車脫離未來險境關鍵所在。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