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氪深陷銷量“美容術”汽車
誕生至今,圍繞極氪產生的爭議,幾乎沒有斷過,車主維權也屢次發生。
誕生至今,圍繞極氪產生的爭議,幾乎沒有斷過,車主維權也屢次發生。
作者/遲恩雅
編輯/趙寒
“零公里二手車”亂象的風,刮到了極氪的頭上。
《中國證券報》日前直接點名極氪利用“零公里二手車”炮制虛假繁榮。報道稱,極氪通過直營門店體系,將大量已投保過戶的庫存車輛當作新車,以“限時優惠”等話術兜售給不知情的消費者,引發大量投訴。爭議背后,是極氪相關城市出現環比激增,新車交付量異常。中證報指出,極氪不僅涉嫌欺詐消費者,更將“零公里二手車”這一隱秘手段推至前臺,充當起虛增銷量的違規工具。
對此,極氪回應稱該報道內容不實,報道中涉及的車輛均為可正常銷售的展車。這種新能源展車折扣銷售模式,屬于正常商業行為,與“二手車”交易存在本質區別。不過對于相關地區交付量與投訴量同步激增的現象,極氪并未做出解釋。
投訴激增
盡管從部分消費者角度,“零公里二手車”以更低售價帶來了直觀的購車福利,但從整個產業鏈發展以及消費者權益來看,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隱患卻是多方面的。而從《中國證券報》報道中也可以看出,當消費者被誤導之后,權益保障的風險也在提高。
更為麻煩的是,如何判別“零公里二手車”存在現實困境。畢竟,一旦劃上“展車”標簽,基本可以表明已經無從查起。按照極氪的說法,由于展車通常存在3-5個月的庫齡,因此會根據商品車的展示歷史或庫齡時間進行折扣明示銷售。但其上險銷售的展車,并未正式登記注冊上牌,仍屬于全新商品車。
“涉嫌銷量‘美顏術’的絕非極氪一家”,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只有極氪被推至臺前,或與其高端定位以及消費者維權意識高有不小關系,當期待和現實產生差距時,更易反應激烈。事實上,“零公里二手車”這一行為在眾多新能源車企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無論是傳統廠商,還是新勢力,都難以避免。正如長城汽車(601633)董事長魏建軍所說,這已經形成了行業亂象,一種“潛規則”。
公開報道顯示,極氪被指通過直營門店體系將大量已投保過戶的庫存車輛當作新車,兜售給不知情的消費者。其中極氪在2024年12月于深圳、廈門銷量分別陡增至4321輛、2767輛,分別環比增長377.5%、647.8%。這兩座城市公司戶銷量占比分別超過86%、90%,與近期車主反映買到極氪“零公里二手車”投訴集中地廈門出現重合。
對此,極氪方面解釋稱,報道中涉及的車輛均為可正常銷售的展車。為確保展示期間的安全,展車雖已投保交強險,但從未開具零售發票,也未在任何車管所進行新車注冊登記或上牌,其法律屬性始終屬于未注冊的全新商品車。購買的消費者,同樣享有新車首任車主的全部用車權益。
但從多起消費者“銷售欺詐消費者,謊報虛報定價,存在欺瞞行為”投訴事件來看,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而由于優惠差異較大且車主權益不等,不少車主幾乎是“訂車即開始維權”,其亂象也揭露出極氪的后方隱患開始顯現。
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操作或是為了粉飾財報數據,通過向第三方公司集中批售新車的方式來完成業績。車企渠道采取直營方式,少了經銷商這個蓄水池,要作沖量的動作,只能依靠第三方公司。
除了“零公里二手車”風波,近期多位極氪007GT車主也維權無門。有車主稱,剛提一個月的極氪007GT就遭遇智能駕駛NZP系統失靈,激光雷達莫名故障只能換件維修。更糟糕的是,售后連檢測報告都不給,因此車主們質疑這是車型通病。
還有一位極氪 007GT車主投訴自己遭遇車窗自動升降異常,在大雨中車輛駕駛位和中控屏幕被打濕。但官方售后未給出相關檢測數據以及異常原因,僅稱“車鑰匙與手機App操作有沖突”,因此車主也質疑極氪在該技術方面存在漏洞。
誕生至今,圍繞極氪產生的爭議,幾乎沒有斷過,車主維權也屢次發生。
2024年8月,數十位車主直接圍堵極氪位于杭州的總部,只因極氪001短時間內頻繁改款上市,讓老車主們直呼極氪“一年磨三劍”。在業內人士看來,頻繁的爭議事件或許也是此次極氪被推至風口浪尖的原因之一,沖擊銷量的同時,極氪在用戶情緒方面的維護確實有所缺失。
灰色生意
無論極氪銷售“零公里二手車”事件是否真實,中證報所稱的相關上險、貸款等問題正在驚醒整個行業。例如在官方渠道購車并辦理貸款,但簽約主體卻是第三方企業;付款交易匯款賬戶并非極氪官方、直營店隱瞞車輛已上險事實等,層出不窮的“套路”正在揭露“零公里二手車”的更多真實亂象。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二手車市場中“登記日期少于等于3個月、里程數少于等于50公里”的車輛占比已達12.7%,其中新能源車型占比超60%。
當越來越多的車企把新車以“二手車”名義批發給渠道商,再通過平臺流入市場時,它所完成的不是一次真正的交易,而是一次對銷量數據的修飾。而這種“美顏術”帶來的,則是對虛假繁榮的過度追捧,手段也開始變得激進。
虛假銷量的繁榮數據,不僅誤導了投資者和市場,還可能導致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出現誤判,造成行業資源配置的扭曲,哪吒汽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據路透社報道,哪吒汽車自2023年到2024年3月,用“零公里二手車”提前“賣”了6萬多輛車,占總銷量的一半之多。
如果最初“零公里二手車”的出現,是廠家和經銷商在市場壓力下的自發行為,那么在壓力不斷增大的情況下,這種“灰色生意”也在不斷進化,甚至形成規模化,亂象也在不斷滋生。不止市場秩序遭到破壞,消費者也可能面臨部分品牌過戶后會喪失終身質保等首任車主權益、再次轉售時殘值更低、車企因虧損無法提供穩定售后服務等隱患。
“數據游戲”營造的虛假繁榮,絕非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長久之計,這也是相關部門多次強調杜絕“零公里二手車”的原因所在。目前,相關部門正擬規范整治零公里二手車現象,從源頭進行規范管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則計劃推動建立二手車出口唯一編碼制度,奇瑞、比亞迪(002594)等企業已啟動經銷商違規上牌追責機制。
2025年以來,國內汽車行業大事件頻發,從“零公里二手車”到“智駕宣傳急剎”,再到隱形車門、電池加強規范,多家車企承諾將供應鏈支付賬期縮短至60天內,都在表明相關部門正在試圖引導汽車行業發展回歸正軌。參照曾經房地產行業的整頓經驗,這場汽車行業改革將通過制度重構、技術突破和生態重塑,推動行業從“流量廝殺”轉向“技術突圍”。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