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禾植發祭出一口價,用戶的毛囊安全了嗎?快訊
北方天冷,脫發路上的小伙伴們,又在思考,是不是要去植發了。
北方天冷,脫發路上的小伙伴們,又在思考,是不是要去植發了。
但是潘哥最近發現,一些用戶在做植發前,被機構贈送了毛囊單位,但由于贈送的不寫進合同,因此過后計算成活率,自己不僅沒占便宜,反而還吃了虧。
對于贈送毛囊的情況,機構方面表示為了控價,一些用戶則認為,這是故意提高成活率,因為如果分子增加、分母不變,成活率肯定能提高。
毛囊單位上的策略,在小紅書上,被很多用戶吐槽,而除了雍禾醫療之外,碧蓮盛、新生、大麥等,也有類似操作;不過,雍禾如今推出了一口價套餐,為行業亂象治理做出了表率。
畢竟,聰明絕頂的植發客戶們,大都不看廣告、看療效。
數學公式怎么算?
最近,網友阿奇一直為“頭”等大事,而辛苦練習珠心算。
她去年到雍禾改善發際線,在咨詢師的建議下,植了1600個毛囊單位,花費共計1.6萬元,對方還送了她300個毛囊,最終植發1900個單位,讓阿奇覺得占了便宜。
但在一年之后,阿奇發現一共1900個毛囊單位中,如今僅1000個左右成活,成活率約為50%。
她為此聯系雍禾植發,要求賠償未成活毛囊費用,但在成活率計算方式上,由于贈送的毛囊沒寫進合同,因此只能按1600個單位計算;這樣算下來的話,成活率就成了60%,比之前高了10個百分點。
面對成活率的陡然提高,阿奇心里不是滋味,她向潘哥表示:“(贈送的)毛囊就是為了提高存活率,美其名曰是多送的。”
這樣看來,靠著合同外贈送的毛囊單位,數學公式中的分子增加、分母不變,用戶的植發成活率,不知不覺間就提高了。
無獨有偶,網友小魚也遇到過類似情況,她表示:“我當時面診是1800個毛囊單位,但是合同里只能寫到1600,實際種的時候種到1800加。”
在另一邊,還有網友表示:“我也是在雍禾做的,對方多送了200個毛囊單位,但沒寫進合同。”
雖然合同之外的贈送毛囊,讓一些用戶覺得占了便宜,但對有些用戶來說,這種合同不能忍。
比如,網友大夢告訴潘哥:“雍禾設計發際線的醫生,告訴我大概需要1500到1800個毛囊,最多不超過2000個單位;但在畫完圖后,又告訴我需要2655個,我也接受了。”
對此,大夢繼續表示:“等到準備的差不多了,輪到我最后簽字時,發現合同上寫著2455個毛囊單位,說是贈送的200個單位,不可以被寫進合同,我覺得這是個陰陽合同,沒做就離開了。”
毛囊單位成了玄學
去雍禾醫療做植發,為何很多用戶收到大禮,被對方贈送了毛囊?
潘哥了解到,對于雍禾醫療來說,毛囊單位成活率低于95%,要對失敗部分進行賠償,因此對于操作的醫生來說,毛囊單位如同韓信帶兵,多多益善。
但贈送的毛囊單位,為何不能寫進合同?
對此,小魚告訴潘哥:“單子上寫的毛囊單位少,實際做的時候多一些,據說是因為價格有規定,(雍禾)上面會監管門店,價格不能給到那么多。”
不過,也有人給出了不同意見,植發從業者小陸告訴潘哥:“如果毛囊單位寫進合同,最后就會扯不清楚,贈送的話解釋權歸醫院。”
根據前文阿奇的例子,潘哥也可以看出,如果將贈送的單位寫進合同,那么成活率的計算公式中,分子、分母都會增加,最后得出的數值,很可能對商家不利。
即便多贈送毛囊,也要提高成活率,植發成活率與什么有關?潘哥了解到:醫生經驗、器械使用、后期恢復是三大主要因素。
這其中,除了后期恢復因素,植發機構難以把控外,剩下醫生經驗、器械使用,都取決于機構自身實力。
因此,一些不自信的機構,很愿意贈送用戶毛囊,用數學把戲來提高成活率。
但在植發過程中,毛囊單位并不是越多越好,某機構植發醫生表示:“提取毛囊對其損傷很大,毛囊是不可再生的,壞掉就沒有了。”
另一邊,還有用戶在植發時,毛囊成了未知數。網友小Z表示:“在雍禾做植發,原本醫生說有監控,外面能看到手術室情況,結果臨到做手術了,告訴我說監控壞了。”
對此,小Z告訴潘哥:“我認為他們是故意的,因為中間要換手,我是趴著的看不見,而且告訴我的時候,我已經做好準備,剃完發要進手術室了,讓人沒的拒絕。”
雍禾醫療的野望
關于毛囊單位的糊涂賬,引來了很多用戶吐槽,對于頭發本就稀少的人來說,復雜的計算公式,似乎讓他們更加頭禿。
同時潘哥發現,除了雍禾醫療之外,碧蓮盛、新生、大麥等植發機構,也有類似的套路發生;不論是黑貓投訴,還是各種社交平臺,禿頭用戶們說起植發,常是一把辛酸淚。
不過,作為行業龍頭,雍禾也在做出改變。潘哥致電雍禾客服,了解到自從2023年2月,雍禾就推出了一口價套餐,若選擇主任團隊操刀,植發2500單位以內,售價14600元;植發2500單位以上,售價19800元。
但是,由于植發行業的效果反饋,通常具有滯后性,因此在雍禾一口價模式下,成活效果是否得到改善,還有待進一步驗證;同時,很多此前植發的客戶,至今仍因為成活率計算問題,而產生維權事件。
“熱鬧的馬路不長草,聰明的腦袋頭發少。”如今,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不少網友化身一拳超人,在變強了的同時,自己也變禿了。
因此,植發產業近年發展很快。根據沙利文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植發市場規模為169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75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20%。
雖然市場前景很好,但作為行業中唯一的上市公司,雍禾的情況卻并不樂觀。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雍禾醫療實現營收8.28億元,同比增長10.65%;凈利潤負的2.26億元,同比下降1383.06%;自2021年起至今,雍禾醫療始終處于虧損狀態。
另一邊,如今雍禾醫療股價2.8元左右,市值約為15億元,與其上市初期最高點,接近18元的股價相比,僅為其當時市值的15%。
雍禾醫療之所以盈利能力、市值水平不高,似乎與其投入方向有關。
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雍禾醫療成本開支中,銷售及分銷開支4.98億元,同比增長28.37%;研發開支1302萬元,同比增長50.91%,銷售開支是研發開支的38倍。
因此,對現階段的雍禾醫療來說,僅僅推行一口價套餐,減少成活率方面的種種方法,似乎還遠遠不夠,在技術方面加強投入,來形成自己的核心優勢,也許才是成功的正途。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