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遭滑鐵盧?智界S7為何屢屢受挫?快訊
隨著2024上半年各大車企銷量出爐,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隨著2024上半年各大車企銷量出爐,造車新勢力的銷量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幾家歡喜幾家愁,問界以18萬輛的優異成績,完美的結束了上半年的征程,但同為華為系的智界的銷量卻一言難盡。
自去年11月上市后,智界S7因芯片短缺以及產能問題,供貨沒跟上,口碑也大受影響。4月11日,智界S7再次上市,售價還是24.98萬-34.98萬元,但車型由4款增加到5款,其中3款車型在原有基礎上直降了2萬元。入門級車型價格不變,但取消了激光雷達,電池包容量從60度提升至82度,增配華為視覺智駕HUAWEI ADS基礎版。再次上市的智界S7不僅價格更實惠,而且交付也有保障。
二次上市的智界S7銷量果然有了起色,4月-5月份,智界S7的單月銷量都突破了5000臺,呈現出了不錯的發展態勢。但好景不長,隨著上市熱度的褪去,智界S7的銷量再度走起下坡路,6月份智界S7單月銷量直接腰斬下滑至2306輛。與此同時,它的競爭對手:極氪001月銷14383臺;小米SU7月銷14296臺。
不管是去年11月份還是今年4月份,智界S7的上市發布會搞得都相當隆重,華為余承東站臺激情演說,而且他還毫不吝嗇地夸贊智界是華為對外樹立的第二張汽車王牌。余承東的站臺再加上奇瑞做品質背書,一時之間智界S7風頭無兩。但出乎意料的是,二次上市的智界S7竟然再次“啞炮”了,這或許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
有人說,智界S7銷量不佳的原因之一是上市時間過短。然而,這一解釋并不能掩飾智界S7的失敗,因為與其同期上市的極氪007等其他國產車型卻能實現單周銷量破千的成績,看來問題還是出在性價比上。智界S7的直接競爭對手極氪001,售價26.9-32.9萬元,與智界S7的售價高度重合。但智界S7想要選擇雙電機版本,價格就得到32.98萬元的次高配車型,反觀極氪001只需要26.9萬。選擇雙電機版本,智界S7就要多掏5萬塊。而且智界S7很多配置都集中在了高配車型上,低配版甚至連激光雷達都沒有,這也是智界S7無法吸引消費者的重要原因。
其次,目前國內新能源市場的競爭態勢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智界S7的銷量。環顧國內新能源銷量榜單,你可以發現,目前熱銷的新能源汽車,基本上都是SUV車型,像智界S7這種純電轎跑車型,銷量都不是很好。而且小米SU7上市后,智界S7很大一批客戶都投向了小米的懷抱。此外,包括智己L6、新款星紀元ES等產品也紛紛加入競爭分流,智界S7的銷量也就更不會高到哪里去了。
另外,智界S7的定位也有些尷尬,相比問界定位的奶爸車、家庭SUV來說,智界S7本來是沖著操控性去的,而操控性本身就是和智駕相矛盾的,車輛都自己智駕了,操控性有多好對于駕駛者還有多大價值?而在這個價位段,還有小米SU7這樣定價更低也是標榜操控的強大競品,智界S7就顯得有些尷尬了。
主編點評
華為最擅長的軟件部分并不能給奇瑞和智界帶來實質性的產品提升,一輛汽車首要的功能是駕駛、乘坐,其次才是智能化體驗,但奇瑞和智界顯然有些本末倒置。華為和奇瑞的合作可以說是各取所需,華為需要一個展示自己技術的舞臺,而奇瑞則需要一個品牌號召力強大的伙伴來背書,二者一拍即合,只是這種純靠利益維系的合作能走多遠?智界S7再賣不動,智界還能扛得住嗎?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