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 | 充氣的巨人豪賭上市,加盟潮下危局難解快訊
見識過商場開業時與充氣拱門一起登場的那種人形店招嗎?
見識過商場開業時與充氣拱門一起登場的那種人形店招嗎?隨著鼓風機的充氣噪音不斷揮手,顯出別樣的熱情。當有朋友說要加盟霸王茶姬的那一刻,第一時間想起了它。
2024年1月,蜜雪冰城和古茗都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2月14日,滬上阿姨也來了;4月23日,茶百道在港股上市。
在這當口,霸王茶姬的危機感不言而喻——2023年起,借助新風投,瘋狂擴張:截至2024年3月1日,霸王茶姬門店已達到3800家,一年擴店超過2500家,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279城。
而5月的最新數據顯示,霸王茶姬門店數超4500家;恰在此時,它也再次傳出赴美上市的消息。
一款單品打天下的霸王茶姬,在核心研發能力明顯短板的情況下,走向快速擴張,無非兩件事:利用層出不窮的事件營銷拉加盟商下水;借助快速擴大的規模在資本市場變現。
這一次,如果資本市場不能及時給予反哺,導致擴張失速,那些沒有喝到頭啖湯的加盟商,必將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之下——這曾經是茶顏悅色的擔心,也是當下霸王茶姬的豪賭。
擴張
2017年霸王茶姬在云南開出第一家門店,比茶顏悅色晚了兩年。到2024年1月,霸王茶姬進入茶顏悅色“老家”長沙,6家門店同時開業。
2022年霸王茶姬開出640家新店,快速實現了千店目標,門店增長率高達133.4%;2023年8月4日,品牌門店數已達2000家;僅僅3個多月后,霸王茶姬全球門店突破3000家,較2022年底增加了超2000家。
新茶飲賽道,這兩年飛速擴張,主要得益于可復制難度低,但也導致餐飲品牌的生命周期短,新鮮感通常只有1-2年。
因此,擴張中打造護城河,成為市場評判新茶飲品牌能否走遠的關鍵風向標。霸王茶姬被戲稱為“茶顏悅色”的COSPLAYER,看似品牌熱度超越了茶顏悅色,但實際上品牌實力、粉絲黏性還十分有限。
在微博的茶顏悅色超話下,有2.6萬條帖子,粉絲24.6萬,而霸王茶姬超話下僅有7000多條帖子,粉絲也才10萬出頭。
如果還有競爭者繼續復制粘貼“國潮+鮮奶茶”的打,霸王茶姬能否守住城池?為此,在短時間靠快速加盟拓店完成品牌規模化,迅速拉開差距,也就成為霸王茶姬無奈的選擇。
霸王茶姬創始人張俊杰曾表示:霸王茶姬要做“東方星巴克”,要全球化,一切以商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為主。為了印證這一路線,霸王茶姬早在2019年就奔赴新加坡開店,目前在東南亞三個國家已布局了70多家門店。
但開店快不等于能開得久,無數陷在沙灘上的前輩早已證明,餐飲這一行,最終要靠產品與口味說話的。
產品
據霸王茶姬官方介紹,明星單品伯牙絕弦2023年銷售為2.3億杯,
能成就這個神話,是因為伯牙絕弦的銷售額在霸王茶姬占比達到35%。
大單品,就是霸王茶姬的產品策略。但是,這種產品策略也導致霸王茶姬上新頻率遠不如喜茶、奈雪們。2020-2023年,4年時間官宣上新只有25次。
而僅僅在2021年,新茶飲賽道就推出了1388款新品。連奈雪的茶CEO彭心都忍不住感慨:茶飲創新卷到極致了。一周都不止上一個新品,還有什么可以創新的?
在產品壁壘低、同質化程度高的茶飲賽道,大單品策略也意味著天花板太低的巨大風險。
霸王茶姬品牌創始人張俊杰曾表示,“人人都知道水果茶賽道好,但我是一個特別識時務的人,在這個賽道,我打不過,也耗不起。”因此,霸王茶姬在2023年之前,完全剔除了果茶類產品。
其實,大單品戰略意味著研發能力不足,雖然降低了品牌投入,可是放大的是加盟商的市場風險。
因此,到了需要急速擴張的2023年,霸王茶姬終于還是撐不住了,悄然上新“活力輕果茶”系列,檸檬茶、葡萄果茶等產品赫然在列。
不過,這時候才奮起直追,想再奪回早被其他品牌占領的消費者心智,已嫌太晚。
認知
大單品戰略玩久了,導致每一款產品都會被消費者翻來覆去地審視。
2023年的3.15期間,有消費者質疑霸王茶姬一直聲稱“鮮奶茶”“純奶”背后的真實性。起因是霸王茶姬的原材料產品中,有一項赫然顯示“咖啡飲品濃縮奶茶”,具體產品信息為濃縮植脂奶油,等同于植脂末。在官方配方圖中,也赫然出現著濃縮咖奶的身影,成分高達30-40ML,而一杯中的牛奶成分也不過100ml,植脂末/牛奶比例接近2:5。小紅書有多篇關于霸王茶姬使用植脂末的筆記,相關評論多達千條,多數網友憤怒表示“這就是欺騙消費者”。
不過,霸王茶姬雖然一直宣傳為“鮮奶+茶”,但玩了個漂亮的文字游戲,從來不標榜純鮮奶。并且,霸王茶姬聲稱所用咖奶產品中的反式脂肪酸低于國家規定,因此也不是“植脂末”。
但文字游戲騙不了日漸成熟的消費者。霸王茶姬最后還是宣布將在旗下門店投入使用全新基底產品“冰勃朗非氫化基底乳”,讓消費者擺脫植脂末、奶精的健康焦慮。
經此一役,消費者的信任度明顯下降。可見嘴炮只能贏一時,想讓人口服的產品,前提還是要令人心服。
而一度被拿來與霸王茶姬對標的茶顏悅色,其位于望城的研發及生產基地,已于2024年4月完成了封頂儀式,據稱,該基地全面達產后產能將覆蓋5000+家門店的核心技術原物料供應。
雖然茶顏悅色的忍者龜速導致錯過了擴張的最佳時期,但其在產品端的態度,仍然體現出持續哺育品牌的認知。缺乏持續產品力的霸王茶姬,只得被迫在營銷上反復沖刺。
營銷
霸王茶姬并不是第一個做“原葉鮮奶茶”的品牌,但卻是第一個“喊”出來的。
同樣是主打國風茶飲、茶葉來自云南、品牌形象IP均為女性的新中式茶飲品牌,霸王茶姬以“茶底+鮮奶”構建產品體系,與茶顏悅色如出一轍,由于晚兩年才出道,一度被視為“山寨貨”。
其實,全面復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設打架。
霸王茶姬深度捆綁“國風”,不但取名源自歷史故事霸王別姬,品牌logo也融合了古典文化核心中的“戲曲”元素。可是,在品牌5周年慶包裝設計上,居然全面碰瓷迪奧經典托特包形象,被質疑抄襲……國風路線居然去碰瓷洋大人,著實令人扼腕。
不過,“黑紅也是紅”,在營銷上,霸王茶姬已經習慣了這么做。
2022年8月24日,霸王茶姬全面下架了椰子水系列,從上市到下架,總共不過19天。
霸王茶姬在官方公眾號上發布《椰子水不好喝,都是我的錯》一文,創始人張俊杰表示,對搞砸椰子水系列向消費者致歉。以貌似成功的危機公關,把營銷熱度拉滿。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創新乏術的無奈。
2023年,霸王茶姬制造的話題是瘋狂營銷“公布產品熱量”,其實,這也并不是什么創新性行為,麥當勞的官網早已具備消費者自行計算熱量功能,而霸王茶姬仍然只停留在官方口嗨,相關功能卻還在開發中。
營銷的缺乏原創能力,其實與產品上的缺乏創新一脈相承。以模仿起家,以大單品沖鋒,如果真的再不思創新,能走多遠?深陷其中的加盟商,也只能投石打天,徒呼奈何。
加盟
霸王茶姬眼下的擴張風暴,源于初期加盟商的獲利示范。2018年,理論上65%的利潤率,怎能不讓人心動?
為了圈定加盟商,在價格設定上,霸王茶姬選擇了15-20元的價格范圍。這個區間的市場群體足夠大,也意味著加盟商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同時,簡單的產品結構省去了霸王茶姬在供應鏈和門店運營上的諸多麻煩,這也為它的門店拓張奠定了基礎。據門店實測,霸王茶姬平均出杯效率不到20秒一杯,而據國內相關媒體報道,爆款單品伯牙絕弦在機器的助力下,最快十秒就可以出杯。這也算是大單品策略的一大助力吧。
但時過境遷,眼下的霸王茶姬,加盟格局早已不同。不但回本的周期拉長不少,盈利前景更是變數叢生。
首先是加盟費不斷上漲,每年的品牌使用費又不能停,而其他成本也在上漲。
例如,雖然在產品結構上,sku不過十幾種,但首次配貨的費用至少8-10萬元,相比之下,奈雪的茶7萬即可啟動,茶百道甚至只需4萬元就夠了。
再比如,統一裝修的成本,按照每平米5000算,招商要求的40平米就需花費20萬元。而事實上,新茶飲目前開始走縮減面積的路線,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開店面積的要求,甚至縮減了一半以上。
某位加盟商吐槽,要想加盟霸王茶姬,年齡需達到25歲以上,工作年限或者創業超過3年,單店開店成本起碼在50萬元以上,還要有超過50萬元的閑置資本,才敢去開展運營。
事實上,除了近乎100萬的起始資金外,還有加盟商抱怨,“開始說意向金,交完了才說必須要在商場一樓,套路深得很……”
2023年的第三方調查表明,霸王茶姬商場店占比達到63%,而茶飲品牌整體的商場店占比只有28%,社區店占比超過56%。商場店有助于強化品牌認知,但無論什么樣的品牌,商場店的運營壓力都會遠大于社區店。
霸王茶姬廣泛鋪店,還設定門檻、篩選加盟商,以此帶來快速且大量的現金流。但對于加盟商來說,本來茶飲是小本生意,變成投資大店的話,風險也會成倍增加。
在產品力和效能都已經相當高的頭部品牌都在縮減店面的大趨勢下,新品牌要靠門臉排場吸引顧客,代價就是經不起客流的回落,一旦熱度過去、銷量減少,門店的成本會迅速壓垮經營者。也就是說,霸王茶姬又一次靠擠壓加盟商,提升了自己的品牌估值。
資本
新茶飲加盟商在經歷一兩年的快速增長后,很快會迎來增速拐點,這個規律在古茗、茶百道、滬上阿姨、書亦燒仙草等品牌身上已經屢試不爽,而這些品牌眼下也都逼近萬店規模。
不難看出,一旦擴張失速,走上市退出通道,幾乎是不二選擇,霸王茶姬恐怕也不能例外。因此,其5月份的赴美上市傳聞,并不奇怪。現在的問題是,作為后發者,還能不能擠上這條船?
2020年,霸王茶姬獲得復星集團、XVC等機構的天使輪投資,又在2021年先后收獲A輪、B輪數億量級的融資,由于2023年獲得了美國對沖基金Coatue獨家領投的新一輪融資,霸王茶姬也被傳出計劃IPO的消息。
但不幸的是,霸王茶姬投后估值僅有30億元,與茶百道180億元估值相比,只有六分之一的規模。其中,主要因素就是門店數量的差距。
因此,最近一年來,霸王茶姬動作頻頻,都是為了擴規模,希望提升估值,從而加速打通二級市場的融資通道。
為了打消加盟商顧慮,先是替換了此前備受爭議的咖奶,然后又切入果茶新賽道,以此鋪墊更多人氣,吸引更多加盟商入局;為了經營看起來更規范,北京茶姬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從約161萬元增加至約1.48億元,同時增加了新股東;為了迅速鋪開規模,不惜二次進入長沙,與茶顏悅色短兵相接,門店總數也確實成為國風奶茶的NO.1。
這是新茶飲賽道前兩年的普遍打法。然而,當時正處于行業擴張期,消費市場火爆,熱錢不斷涌入推動門店“滾雪球”。在最瘋狂的時候,市場給茶顏悅色的一家店估值就能夠到一個億。
世易時移,整個消費市場已經變天,遑論新茶飲的加盟賽道賽道。
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降低加盟費,店面面積縮減退讓,做了這些后,去年年中才勉強扭虧為盈,當前行情可見一斑。
新品研發能不能得到市場認可?規模增速能不能繼續保持?資本市場能不能迅速撬開?霸王茶姬已然開弓沒有回頭箭,但誰又知道,霸王的這支箭是射向了咸陽,還是垓下?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