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投訴莫斯利安酸奶疑似喝到鮮血,光明乳業1萬元讓其刪帖快訊
近日,合肥的一位消費者在黑貓平臺投訴稱,自己在雙鳳工業區百樂超市二店購買了一箱光明莫斯利安酸奶,生產日期為2024年7月15日,10月14日晚上喝時發現里面有疑似鮮血并且有血腥味。
近日,合肥的一位消費者在黑貓平臺投訴稱,自己在雙鳳工業區百樂超市二店購買了一箱光明莫斯利安酸奶,生產日期為2024年7月15日,10月14日晚上喝時發現里面有疑似鮮血并且有血腥味。
該消費者表示自己是孕婦,害怕出現傳染病影響胎兒,她就醫之后被告知4周后抽血化驗,醫生甚至建議住院觀察,前后因此事已花費四千多元。
10月21日,光明乳業在黑貓投訴平臺回復稱,經過自查,同批次產品生產過程、產品出廠檢驗、留樣產品復檢均正常合格,此次客訴為個案事件。
據該消費者透露,光明乳業說好賠償1萬元,并讓其刪除微博。消費者出于對企業的信任刪除了微博,但并未收到答應的1萬元。消費者不認可最終方案并質疑,“留樣產品正常,如何保證在我買回來之前運輸銷售一直都是沒問題的呢?這些難道不是屬于企業的管轄范圍之類的嗎?”
天天消費發現,截至發稿,黑貓平臺上光明乳業相關投訴累計400余條,問題涉及內外日期不一致、產品變質、喝出異物、虛假宣傳等。全國12315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平臺上,光明乳業相關投訴171條,不少消費者投訴其產品可能存在食品安全問題,要求賠償損失。
資料顯示,光明乳業成立于1996年,業務淵源始于1911年,主營業務為各類乳制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奶牛的飼養、培育,物流配送等業務,曾是中國乳制品行業領頭羊。
2002年,光明乳業的營收已經超過50億元,遠超當年的伊利與蒙牛;光環之下,光明乳業在上交所成功掛牌,成為“乳業第一股”。近年來,光明乳業的業績持續走低,相繼被伊利與蒙牛反超。
翻看歷年財報,光明乳業營收在2014年就已突破200億元,此后數年一直在200億元左右徘徊;2021年,光明乳業營收來到歷史高點292.06億元,此后開始下滑。2022年,光明乳業營收282.15億元,同比下滑3.39%;2023年實現營收264.85億元,同比下滑6.13%。
對比伊利與蒙牛,伊利股份2023年現營業總收入1261.79億元,同比增長2.44%;蒙牛乳業實現全年收入986.2億元,同比增長6.5%;均實現了業績增長。
從盈利方面看,在2023年前的幾年中,光明乳業的凈利潤一直保持在3億元~6億元水平之間,盈利能力整體顯現疲態。2023年,光明乳業的歸母凈利潤達到9.67億元,同比增長168.19%。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背后,并不是企業經營效率顯著提升,而是通過“賣地”獲得。
據了解,光明乳業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成山路777號地塊實施收儲,在當期確認了土地補償款收入。根據光明乳業此前公告,浦東新區政府實施收儲的成山路777號地塊,主要包含兩個地塊。兩地塊的補償款分別約為4.24億元和823.18萬元。
2024年上半年,光明乳業營收127.14億元,同比下滑10.08%;歸母凈利潤2.80億元,同比下滑17.03%。具體到二季度,公司營收62.97億元,同比下滑10.92%;歸母凈利潤1.08億元,同比下滑28.19%。
光明乳業的業績下滑與整個乳制品行業大環境有關。由于前幾年乳企大幅擴張,導致鮮奶產量大幅增長,原奶供過于求,從2021年中旬以來,原奶價格就進入下行周期。另一方面,需求端出現萎縮。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3年全國牛奶產量4197萬噸,同比增長6.7%。而2023年我國乳制品市場規模為5738.6億元,同比減少了1.1%。
經營數據顯示,光明乳業核心收入來源液態奶收入從2021年的171.01億元降至2023年的156.48億元,下降了8.5%,今年上半年液態奶收入加速下滑9.67%。
此外,截至今年上半年,光明乳業短期有息負債達到26.4億元,長期借款4.94億元,合計31.34億元。2023年產生的財務費用達到2.35億元,今年上半年財務費用更是增長17%達到1.27億元。
二級市場方面,光明乳業股價從2020年9月至今一直處于震蕩下滑狀態。截止23日收盤,光明乳業收于8.50元/股,總市值約116億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