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汽車為啥賣不好高端車?快訊
不難看出,縱有強大的背景作為支撐,但是如果不能快速響應市場轉變,順應時代潮流,最終仍難逃下滑的命運,阿維塔就是這個鮮明的例子,不過,好在長安汽車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查漏補缺后,阿維塔仍有回暖的機會。
8月20日,長安汽車宣布,阿維塔投資華為引望協議正式簽約。8月19日,長安汽車發布公告稱,阿維塔購買華為持有的引望10%股權,交易金額為人民幣115億元,本次交易后,阿維塔科技對引望持股比例為10%,華為對引望持股比例為90%。這也意味著,阿維塔正式成為了引望的第二大股東。
加深與華為的合作,這是長安汽車對阿維塔的又一次助力。
此前,作為長安汽車高端品牌的阿維塔,因為銷量遲遲不見好轉,為此,從去年開始,長安汽車開始全力托舉阿維塔。“只要阿維塔需要,長安汽車一定全力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技術給技術。”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如此表示。
然而,結果并未因此扭轉,至今,阿維塔仍然還是長安汽車中增長最緩慢的新能源品牌。
阿維塔成了長安銷量洼地
長安汽車新能源品牌矩陣主要包括啟源、深藍、阿維塔這三大品牌。
在這三個品牌的助力下,長安汽車自主品牌新能源2024年1-7月累計銷量達34.45萬輛,同比增長59.8%,在自主傳統車企中,排名第三。
不過,縱觀這三個品牌,深藍對集團新能源的銷量助力最大,長安啟源次之,最后才是阿維塔。
具體來看,長安啟源于去年8月正式對外發布,現階段主攻插混、增程和純電三大市場,聚焦8萬-20萬元價格區間。可以說長安啟源的問世,就是奔著銷量而去。
憑借全面的定位,優惠的價格,長安啟源近期單月交付量連續破萬,1-7月累計銷量為8.54萬輛。
受益于插混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蓋世汽車研究院預測,長安啟源今年終端銷量將達到10.5萬輛。根據規劃,長安啟源計劃在2025年推出10款全球車型,到2030年計劃銷售150萬輛。
深藍發布于2022年4月,定位較啟源略高,主攻增程、純電市場,價格在20萬元左右,新上市的深藍G318價格已經突破30萬元。
銷量上,深藍是長安汽車新能源品牌中賣的最好的品牌。今年1-7月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輛,達100579輛,
下半年,定位緊湊型SUV的深藍S05以及定位中型車的深藍L07也即將上市。隨著品牌矩陣的完善,預計會進一步促進品牌銷量。
相比于上述兩大品牌,阿維塔的銷量表現就有些不盡如人意了。
阿維塔由長安汽車聯手華為、寧德時代共同打造,定位高端新能源品牌,曾被譽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孩子”。
阿維塔不僅是長安新能源戰略的排頭兵,還肩負著品牌沖高的使命。在阿維塔創立之初,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就在公開場合表示,“與華為、寧德時代共建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標志著長安汽車開啟品牌向上的‘快進鍵’。
在這次股權轉讓協議的公告中,長安汽車也表示,阿維塔科技是華為及引望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本次交易有助于阿維塔科技獲得華為更多的賦能,加速推進長安汽車品牌向上戰略。
為了實現品牌向上的夢想,長安汽車對于阿維塔可謂是竭盡所能,給錢給人給技術。
不過盡管得到長安汽車的偏愛,但是阿維塔并未給予同等的回報。2023年累計銷量僅為2.76萬輛,遠未達到其設定的10萬輛年銷量目標,僅完成了目標的27.6%。今年1-7月有所上漲,累計銷量為3.27萬輛,但單月銷量仍徘徊在4000臺上下。
對比來看,同等定位的吉利的極氪、比亞迪的騰勢,其單月銷量已經破萬,新勢力車企中,蔚來破兩萬、理想汽車更是破了5萬輛,累計銷量也與阿維塔拉開了不小的差距。
亡羊補牢?
作為在新能源領域收獲頗豐的長安汽車,為何單單在阿維塔上栽了跟頭?
蓋世汽車分析,阿維塔僅有純電車型、價格調整緩慢、品牌特征不明顯等是其銷量始終無法提速的主要原因。
近兩年,新能源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但市場也出現分化,既插混、增程車型的同比增速明顯高于純電車型。
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7月,純電車型和插電混動車型的零售銷量分別為48.2萬輛和39.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4.3%和80.4%。乘聯分會分析,在需求助推下,中國車企的插電混動技術和增程技術不斷突破,成為新能源乘用車增量的重要貢獻者。
這一規律同樣適用于長安汽車新能源的處境。
上述文章提到,阿維塔與長安啟源、深藍品牌除了價格上有所不同之外,另一區別就是,長安啟源、深藍動力類型豐富。其中,啟源有插混、增程和純電,囊括了市場主流動力類型,深藍主打增程和純電,而阿維塔現階段只有純電這一動力類型。
正是發現了這一弊端,如今,長安汽車正在試著彌補。
阿維塔公布的2024年的新車規劃顯示,今年阿維塔將推出4款增程式動力車型。
作為新產品之一,預計于今年9月份,搭載有增程動力的阿維塔07將正式上市。這也將是阿維塔的第一款增程車型。
價格上,今年年初一股降價風潮席卷而來,尤以20萬級別市場最甚。新勢力中,問界和理想的價格打到了25萬元以下,小米SU7的起售價也最終定在了21.59萬元。同為傳二代的吉利極氪和東風嵐圖,極氪推出的極氪007的價格來到了21萬元以下,嵐圖起售價僅有22萬元出頭。
雖然阿維塔也跟隨市場進行了降價,但其力度稍顯不足。今年3月,阿維塔12迎來改款,在配置提升的情況下,價格也從超30萬元下探到26.58萬元。不過,通過上述車型對比來看,阿維塔車型的售價明顯超過了競品車型,這勢必會影響到阿維塔的整體銷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入增程技術后,阿維塔官方表示新車的價格還將進一步下探。
圖片來源:阿維塔
除此之外,純電需要的智駕和補能這兩大招牌,阿維塔也沒有多少優勢。智駕上,阿維塔雖然背靠華為,但是搭載華為最新智駕技術的車企并非只有阿維塔一家。補能上,當下僅布局純電領域的阿維塔并未像新勢力那樣,有著更為完善的補能網絡,今年4月剛剛加盟的華為的超充聯盟,也僅是在起步階段。
亡羊補牢,未為遲也。一個品牌的銷量沒有起色,背后隱藏著諸多問題,不過,好在長安汽車正在努力找補。
長安對阿維塔的偏愛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判斷和信念,十年內一定會誕生世界級的中國品牌,這也是我對阿維塔的期許。長安將積累了百年的技術能力,連同最新的科研成果,全部毫無保留地賦予了阿維塔。”在品牌上市之初,朱華榮就毫不吝嗇的表達對阿維塔的偏愛之情。
事實也確實如此,阿維塔缺什么,長安就給什么。“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技術給技術。”
去年8月,阿維塔宣布完成B輪融資,募集資金30億元,其中,長安汽車對其增資數額就達12.3億元。三輪融資下來,阿維塔合計融資總額接近80億元。而原阿維塔科技董事長譚本宏此前還披露:“我們今年剛完成了30億的融資,明年還有一輪。”
此外,據阿維塔方面披露,阿維塔正在考慮上市,其目的是為了解決融資來源問題和通過上市的若干管理要求來完善整個企業治理架構。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2023年,長安汽車長期股權投資合計追加投入22.78億元,其中僅是對阿維塔就追加投資12.3億元,占據過半的份額。
人員方面,去年12月,阿維塔宣布,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擔任阿維塔科技董事長。
與朱華榮一同坐鎮的還有長安汽車副總裁王孝飛。人事任命中提到,王孝飛將協助阿維塔科技董事長,在公司企業經營、重大項目推進、關鍵業務運營等方面開展工作。
由兩位長安汽車重量級人物坐鎮,毫無疑問,阿維塔在內部的地位將會直線上升,長安汽車總部的資源也將更加傾向于阿維塔。
技術方面,長安汽車與寧德時代、華為等采用合作共研的模式,打造專屬于阿維塔的核心部件,包括平臺、智駕、電池等。
隨著阿維塔投資華為引望的協議簽約完成,阿維塔與華為的合作勢必將更加深入,無論是技術賦能,還是華為的品牌效應,或將助力阿維塔更上一層。
圖片來源:長安汽車
除了外部支援以外,阿維塔的內部也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
產品上,阿維塔將補足車型不完善的問題,其計劃2025年推出4款車型。
渠道方面,目前阿維塔的渠道正處于自營轉代理的變革期,今年阿維塔計劃擴充120家門店,年底門店預計會達到470—500家左右。
為了達成業績目標,阿維塔在薪酬分配上進行了改革,從年初開始,整個阿維塔所有管理層和核心骨干團隊的收入與銷售掛鉤,以此來倒逼銷售業績。
總結:不難看出,縱有強大的背景作為支撐,但是如果不能快速響應市場轉變,順應時代潮流,最終仍難逃下滑的命運,阿維塔就是這個鮮明的例子,不過,好在長安汽車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查漏補缺后,阿維塔仍有回暖的機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