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高光”下的暗流:業績回暖難掩深層隱憂快訊
盲盒,這一曾經讓泡泡瑪特賺得盆滿缽滿的商業模式,如今卻成為其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泡泡瑪特,這家曾以盲盒經濟風靡市場的玩具巨頭,在經歷了股價暴跌與大幅反彈的過山車行情后,看似已重歸巔峰。然而,在這光鮮亮麗的背后,卻隱藏著諸多不容忽視的隱憂。
2023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試行)》,為盲盒經營劃出紅線,要求盲盒經營者加強合規治理。泡泡瑪特作為“盲盒第一股”,受到的影響首當其沖。
盲盒,這一曾經讓泡泡瑪特賺得盆滿缽滿的商業模式,如今卻成為其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雖然盲盒監管新規并未直接取締盲盒玩法,但通過設定保底制度等手段引導理性消費,無疑削弱了盲盒的“賭性”魅力。這一變化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進而對泡泡瑪特的業績構成潛在威脅。
此外,隨著消費者逐漸趨于理性,對盲盒的狂熱追求逐漸降溫,泡泡瑪特如何維持其盲盒業務的吸引力,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而過度依賴盲盒經濟,也讓泡泡瑪特在面臨市場變化時顯得尤為脆弱。
出海戰略被視為泡泡瑪特未來的重要增長點,然而,其海外市場的表現卻并未如預期般順利。雖然海外收入實現了大幅增長,但主要貢獻來自港澳臺及東南亞等華人聚集地,這意味著泡泡瑪特并未真正打入國際主流市場。
在日韓、歐美等關鍵市場,泡泡瑪特遭遇了文化差異、消費習慣等多重挑戰,難以復制其在國內的成功模式。盡管泡泡瑪特試圖通過與當地藝術家合作開發新產品來突破這一困境,但這種嘗試能否成功,仍是一個未知數。畢竟,爆款IP的打造并非易事,且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上市之初,泡泡瑪特憑借一系列爆款IP迅速崛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新IP的推出卻顯得力不從心。老IP的熱度逐漸消退,而新IP又難以接棒,這使得泡泡瑪特的業績增長面臨巨大壓力。
此外,泡泡瑪特的產品粘性也在逐漸減弱。會員復購率的下降,反映出消費者對其產品的忠誠度正在降低。這一現象的背后,是泡泡瑪特IP缺乏深厚文化底蘊和持續內容更新的支撐。僅僅依靠顏值和潮流元素,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長久的競爭力。
在小紅書上,有關“泡泡瑪特退坑”的筆記已經突破5萬篇,還有不少泡泡瑪特低價出、急出、退坑回血等相關筆記。此前在二手市場上價格炒至過萬的可口可樂聯名款SPACE MOLLY,如今全新未拆封版5000元就能到手,其他多數普通款也基本可以以半價打包包郵的價格售賣。
與此同時,泡泡瑪特的服務和質量也勸退了不少消費者。在黑貓投訴上,泡泡瑪特的累積投訴量已經達到1.4萬條,多數投訴集中在不退款、質量差、預售時間長、客服態度傲慢等問題。
綜上所述,泡泡瑪特雖然在業績上實現了回暖,但其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盲盒經濟的監管風險、出海戰略的不確定性以及爆款IP的難以為繼,都為其未來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因此,泡泡瑪特需要深刻反思其商業模式和發展戰略,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和挑戰,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否則,即便短期內業績有所回暖,長期來看仍難逃“高枕無憂”的困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