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直播間購買認養一頭牛變“豆腐腦”,喝到一半上吐下瀉快訊
近日,有消費者投訴稱,自己在體操世界冠軍劉南希的直播間購買“認養一頭牛”牛奶,丈夫喝到一半上吐下瀉,到后來一直干嘔。倒出來后牛奶呈“豆腐腦”狀,懷疑是質量問題。
天天消費訊,近日,有消費者投訴稱,自己在體操世界冠軍劉南希的直播間購買“認養一頭牛”牛奶,丈夫喝到一半上吐下瀉,到后來一直干嘔。倒出來后牛奶呈“豆腐腦”狀,懷疑是質量問題。
該消費者稱,整箱牛奶都是這樣,標簽顯示未過期,都是常溫存放。對于女子的質疑直播間沒有回復,而聯系官方客服,后者則不斷試探。先是說退貨退款處理,后來又聯系當事人稱不用退貨直接退款,后來又說去醫院洗胃的話,提供醫療證明。
對此,劉南希在其抖音賬號發布視頻稱,給大家帶來了不好的消費體驗,非常抱歉。劉南希表示,經品牌初步判斷,是因為運輸過程中磕碰,再加上天氣炎熱,導致牛奶盒輕微漏氣,產生了牛奶變質。目前,品牌方已經和該消費者達成諒解。
劉南希表示,“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錄制視頻向當天在直播間購買牛奶的所有朋友道歉。所有8月23日在直播間購買認養一頭牛任何產品的消費者,只要有質量問題,都可以聯系官方客服,做僅退款處理。如果對處理結果不滿意,由我們兜底,對您直接進行賠付。”
直播間買到問題產品找誰索賠?
當主播帶貨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消費者應該找誰索賠?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法官介紹,根據主播的不同帶貨行為,可將目前在各大平臺的主播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銷售方履職型主播。該類型主播本身是產品商家的工作人員或受商家雇傭,其直播帶貨行為屬于工作期間的職務行為,責任承擔與普通經營者并無本質區別。該類主播因帶貨引發的消費糾紛屬于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法律關系范疇,對外法律責任由商品經營者承擔。
二是明星代言型主播。該類主播通常是具有一定知名度和流量的知名人物,主播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對產品進行宣傳,此種情況下,主播與商家更符合“廣告代言合同”的法律關系特征。如該類主播在直播過程中觸犯了廣告法相關規定,則可能面臨承擔連帶責任。
三是委托代銷型主播。該類主播通常具有較大“粉絲”量或是網紅,直播的主要職責是對產品進行推介。主播并非實際的銷售者,其作用主要是通過其“流量”賺取銷量,盡量促成買賣。主播并不是合同訂立主體,因此僅需對其直播行為承擔法律責任,而由實際經營者對銷售行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但如果直播內容具有誘導性宣傳構成商業廣告時,則同樣受到廣告法的相關規定承擔責任。
四是直接代銷型主播。這類主播通常有自己的網絡店鋪,自主決定上架商品,并與商家簽訂代銷協議或合作協議,自行決定要推廣發布的內容,通過其自身影響力和營銷能力引導消費者購物,最終從商家處獲取銷售提成。此種情況下,主播可能具有廣告代言人或廣告主以及“代銷商”的多重身份,該種情形下的主播應視為產品的直接銷售者。如產品出現問題,主播應當按照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商品銷售者的法律責任。
今年7月正式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針對直播帶貨、大數據殺熟等網絡消費亂象進行規范,將原《網絡直播營銷管理辦法》中的相關內容上升為法定義務,明確了平臺、直播間和主播“人人有責”。
業內專家認為,作為直播帶貨的主戰場,短視頻平臺要主動擔責,對入駐經營者資質進行充分審查,對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采取必要措施。絕不能為了眼前利益,故意給虛假廣告放水,或幫涉假直播規避責任。
IPO折戟,三年半銷售費用超13億
資料顯示,認養一頭牛集團成立于2014年,主要從事“認養一頭牛”品牌乳制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產品包括多種 款式的純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乳制品及生牛乳。
2021年,認養一頭牛就取得了25億元的營收,憑借大力營銷和“認養模式”,在一眾老牌乳企中突出重圍,一時風光無兩。
但認養一頭牛IPO之路并不順利,2022年7月,認養一頭牛遞交上市申請,2023年1月,證監會以近1.5萬字長文對其提出48連問,要求公司回復是否涉嫌傳銷質疑、自有奶源建設情況等問題。今年2月6日,該公司撤回上市申請,IPO宣告折戟。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2年上半年,認養一頭牛分別實現營收8.65億、16.50億、25.66億元、15.9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05億、1.47億、1.40億元、9419.51萬元,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03億、1.23億、1.25億元、5025.89萬元。
2019年-2021年,認養一頭牛銷售費用分別為1.9億元、3億元和4.8億元,其中用于電商平臺的產品銷售及品牌營銷推廣的比例高達86%。近3年銷售費用率分別為22%、18%和19%,高于可比同行業公司平均值,甚至超過伊利股份、光明乳業和三元股份等知名企業。
而據最新的招股書,認養一頭牛2022年上半年銷售費用達3.52億元。在三年半的時間內,認養一頭牛銷售費用共計超13億元。
不僅如此,認養一頭牛接下來還要在營銷推廣進一步投入。在募資用途中,認養一頭牛計劃募資18.5億元,其中,5.2億元用于市場營銷和推廣。
反觀在研發上,認養一頭牛卻投入頗少。2019年沒有數據,2020年為61.39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0.04%,2021年為687.13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0.27%。2022年上半年為530.04萬元,占營業收入比例為0.33%。
天眼查顯示,認養一頭牛共有6輪融資歷程,最近一次是2021年12月17日,獲得由美團龍珠領投,包括DCP、KKR、古茗等新老股東跟投的B輪融資。
業內人士指出,在注冊制下,登陸A股的難度越來越大,不過曾獲得6輪融資的認養一頭牛,不會放棄向資本市場沖擊,未來可能選擇在海外上市。
同時,困擾認養一頭牛的還有屢屢被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截至發稿,在黑貓投訴平臺,認養一頭牛累計投訴達261條,問題涉及保質期內變質、飲后腹痛腹瀉、虛假宣傳、喝出異物等。在全國12315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平臺,認養一頭牛相關投訴達358條,不少消費者投訴其產品可能存在食品安全問題,要求退賠費用。
不惜重金營銷、取得不菲成績的認養一頭牛,不能只盯著資本市場,產品質量才是根本。只有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才不會招致消費者“用腳投票”。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