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被曝裁員,賠償N+1,仔細看有點卸磨殺驢的意思快訊
據小米內部員工爆料,小米汽車將在2月底,也就是2月29日進行大規模裁員。此次裁員沒有協商的余地,只是通知,賠償的標準是N+1。
近日,據小米內部員工爆料,小米汽車將在2月底,也就是2月29日進行大規模裁員。此次裁員沒有協商的余地,只是通知,賠償的標準是N+1。
這樣看來,賠償N+1是不是也是相當不錯的,畢竟完全按照法律規定走的。但是仔細一看這里面并沒有任何人情味可言。
因為3月5日才發年終獎,也就是這些提前被裁員的員工,并不會得到這一筆年終獎。再加上小米汽車作為一家新能源車企,需要大量的軟件技術人才,需要大量的營銷廣告人才等等。如今車造出來了,平時日常日日夜夜加的班都將被抹去。
這樣看來,可以說小米汽車真的有點卸磨殺驢了,把人用完了就扔掉了。
而造成小米汽車大規模裁員的原因也是迫于壓力。
首先就是如今的新能源內卷的市場,每一家車企都在賠錢狀態,不管是銷量高的還是銷量低的,都是苦不堪言。如今國內的新能源車企里僅有比亞迪和理想汽車在盈利。
而小米汽車同樣如此,前不久,小米汽車還在宣布:已經做好連續5年的虧損的準備。所以說如何挽救這些資金呢?
裁員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裁員優化內部結構,一些暫時派不上用場的員工可以走了。
當然了,除了小米汽車員工進行了裁員以外,高合也是被曝裁員,高合則是無可奈何,如今已經是快沒了,工資都發不下來,據說很多員工工資直接降到2000元,就是讓你自動離職。
并且再在前不久,極星汽車進行了全球裁員,而極星裁員的原因是銷量不佳,整個2023年的銷量僅有5.46萬輛,而對于年度目標的8萬輛來說,差了不少,銷量不好的后果就是資金鏈斷裂,裁員也是被迫的。
而綜上所述,裁員的大有企業在,但是沒有一家車企是車還沒上市就開始裁員的。
這樣的操作無疑讓小米汽車的口碑下滑,待小米SU7上市后誰會為這家在員工口中都沒有責任感的車企造的車所買單呢?
如今小米汽車SU7還未上市,價格還未公布,對于不是9.9萬、不是14.9萬、不是19.9萬的言論出現時,大家一致認為小米汽車“涼涼”了,在鋰電池的原材料下降的時候,不少新能源車企更是加入到降價的行列。
而小米汽車SU7不降反增,不少網友預測價格只要超過25萬必“涼”,當然了,這也是后話了,在如今的新能源車型里,不缺百公里加速,不缺豪華配置,帶給用戶的只有更全新的體驗,更特別的感受。單單是平平無奇的一輛車的話,那平替的就可太多了。
當然了,我們還是要期待一下小米su7的上市的,看看這款新能源發展末期的壓軸產品到底怎么樣!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