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胖的奇瑞,拉胯的星途?快訊
星途目前有8款車還是9款,說實話,沒幾個人能說出來,小編能分得清的也就星紀元ES、ET、攬月。這種情況要么是小編眼界太窄,才學疏淺,要么就是星途產品線、命名雜亂不堪。
根據奇瑞8月發布的銷量,7月奇瑞集團銷量19.57萬輛,同比增長30.1%,新能源銷量4.5萬輛,同比增長254.5%,其中星途品牌7月的銷量是1.44萬輛,同比增長28.3%,此外捷途賣了4.1萬輛,iCAR賣了6065輛,奇瑞賣了12.3萬輛。
綜合來看,奇瑞集團的表現亮眼的確是“長胖了”,那么星途的表現如何?
星途目前有8款車還是9款,說實話,沒幾個人能說出來,小編能分得清的也就星紀元ES、ET、攬月。這種情況要么是小編眼界太窄,才學疏淺,要么就是星途產品線、命名雜亂不堪。
星紀元ES在7月的銷量是216輛,目前這款車起售價19.59萬 ;
星紀元ET在7月的銷量3450臺,起售價18.98萬;
星途凌云在7月銷量1944臺,起售價11.99萬;
星途瑤光C-DM月銷量1136輛,起售價15.98萬;
星途瑤光月銷量767輛,起售價13.28萬;
星途攬月月銷量457輛,起售價19.39萬;
星途追風7月銷量108輛,起售價10.29萬;
星途追風 C-DM好像還有個PHEV 反正7月銷量只有1輛,起售價12.98萬;
可見,目前星途品牌銷量最好的是星紀元的ET,而星紀元的另一臺車星紀元ES的銷量從2024年1月到現在,月銷量從未破千。更大的詫異是,這臺車進行了改款,或者說重新發布吧,起售價竟然和老款差不多,這其中或許有無奈或者自信,但是要是再不成,那就真的難了。
星途目前的銷量表現能否用“拉胯”來定義?
第一,目前星途星紀元ET表現強勢,也是目前星途品牌下的主力車型,未來幾年的星途轉型肯定要重點放在增程和純電領域了。所以,星紀元ET的表現,的確是開了個好頭,但是另一位星紀元ES,目前來看,看不到有多少后勁支撐。
但是這還不夠下定義,要把星途星紀元ET的銷量放到3個月后再看,如果銷量一直能維持住3000+的月銷量水平,那至少意味著星紀元ET這臺車成了。
如果星紀元ET的銷量會因為前期訂單的交付釋放而無法維持3000+的水準,這臺車的銷量就可能在半年內跌到1500臺左右甚至更低,到那個時候,星紀元哪怕給星紀元ET上四驅,上六座都可能會越來越難,因為星途現在要清楚,阿維塔07馬上就上了,或許從印象層面看,阿維塔底盤可能遜色些,但是有華為智駕以及豪華內飾加持,星紀元ET的市場自然又多了以為競爭對手,現在阿維塔的日子不好過,阿維塔的起售價一旦定在21.59萬左右,必然會引發市場爭奪戰。
第二,星途搞了這么多年,在定價這件事上,總感覺犯了和觀致一樣的錯誤,一款好的車型上市的時候,總是在價格上差點意思,依稀記得當年的觀致3上市的時候入門版近12萬,比當時的科魯茲賣的都貴,從2014年到現在,10年過去了,誰還能記得觀致3?造型沒話講,但是在那個年代,這個價格可選擇的轎車有多少?來,看看2014年6月的轎車銷量榜單。
所以說,你不得不承認,奇瑞在定價這件事上,從來都不會“掉價”。在星紀元ES的定價問題上,也能理解目前星紀元的無奈。無非就是兩種可能,要么就是覺得這車反正廢了,定低了也沒人買,索性為了維持品牌高度,還是不能在價格上妥協。
其次呢,就是要為增程車型的高價預留空間,增程車型肯定要比目前的低個2萬,到時候還能賣個17.99萬,不過,這都可能是星紀元自己的智囊團認為的,市場會如何回應,可不好說。畢竟,今年下半年上市的車太多了,買不起18萬的人,可以買小鵬的暴擊車型,MONA M03,那臺車的起售價目前還是預售13.59萬,而且樂道L60最終會賣多少錢也不好說,可能會打到20萬以內。再加點錢,阿維塔12增程也是可選項。
第三,現在星途在推出星紀元ES和ET之后,可能會推出MPV車型,但是如果價格過高,星途又得面臨和比亞迪騰勢的直接對抗,與其如此,星途為何不加大星紀元ET出個六座,上下智駕,加個四驅,賣個25萬直接搶理想的市場不好嗎?
說實話,但凡星紀元ET如果這個價格能有六座+四驅可選擇,25萬內的價格,那月銷量就不是3500得是5300.
星途的問題到底在哪里?
實際上我們看到的問題,恐怕都不是問題,價格高了可以降嘛,車型太少,可以加嘛。最大的問題可能在于星途的內部,當然這是我們的猜測,奇瑞作為傳統燃油車出身,做新能源在決策這一塊應該會有兩派,一派呢是保守派,一派呢是新生派,這就有點像美國現在共和黨的狀態,川普完全和建制派玩不到一起去。
從星途的車型設計看,有的車的一些細節上是借鑒了路虎的思路的,畢竟奇瑞給路虎干了這么多年,在外觀設計底盤調教上肯定學到了不少東西,畢竟,路虎極光用的前麥弗遜后多連桿,你深藍S07可比不了,那就是調教見真章的細節。而從星紀元ES和ET上看,你會發現,ES和ET的內飾竟然完全變了,顯然這肯定會有內部的爭議存在。做ET的這批人和做ES的這批人可能都不一樣。
所以,星途的內部大概率是存在矛盾和爭議的,不然這車的名字也不會一會凌字輩,一會攬字輩,一會又成了英文字母……
那么星途的路在哪里?
當自己內部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找到成功案例去借鑒是最好轉移矛盾的辦法,而增程,就在轉移星途內部的矛盾。而這種矛盾的轉移,恰恰能讓具備資源、技術、創造性的星途水漲船高。
再看一年,2025年的星途,能不能讓人刮目相看吧,時間不多了,不要瞎折騰。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