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撤回不做衛生巾微博,“小米su吸”要來了?快訊
網友曾喊話小米和雷軍推出衛生巾產品,為什么網友希望小米跨界做衛生巾,小米衛生巾真要來了。
【TechWeb】3月20日消息,近日,詞條“小米生態鏈總經理刪除不做衛生巾微博”登上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此前,網友曾喊話小米和雷軍推出衛生巾產品。對此,3月7日,小米生態鏈總經理陳波在微博發文稱:“提前祝廣大女性朋友節日快樂,有什么女性產品想讓我們做的嗎?(衛生巾真的做不了,大家可以許愿家用電器類產品)”
而在3月17日,有網友發現,陳波的這條微博已經刪除。
值得一提的是,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衛生巾行業亂象,一些黑心公司通過回收知名品牌殘次品、下腳料翻新生產劣質衛生巾,對女性健康造成嚴重威脅。
陳波刪除小米不做衛生巾微博,這一動作恰逢消費者對衛生用品安全焦慮的高峰期,外界猜測小米可能重新評估市場策略,或至少釋放“試探性信號”。
小米衛生巾真要來了?
小米以電子科技產品見長,對衛生用品并未涉及。為什么網友希望小米跨界做衛生巾?
這事兒還得從2024年11月說起。彼時,多家知名品牌被曝光衛生巾尺寸“集體縮水”,部分產品實測長度與標注相差甚遠,誤差率最高達17% ,被網友調侃為“米其林縮水輪胎式詐騙”。隨后,衛生巾執行標準也引發全網爭議。
而雷軍曾在一次直播中詢問網友有什么購物需求,有網友在評論區留言:“現在很多衛生巾品牌沒有安全保障,希望小米設計一款價格合適又安全的衛生巾為女性健康保駕護航。”這一建議得到很多網友響應。
雷軍還曾表示,“好像什么東西難干,或者什么東西不值得信任,他們就到我的那個評論區留言,我成了那個許愿池。”
不過,小米方面并未如網友愿宣布做衛生巾。3月7日,小米生態鏈總經理陳波還在微博公開表示,“衛生巾真的做不了,大家可以許愿家用電器類產品。”
3月15日,央視315晚會曝光衛生巾行業亂象,一些黑心公司通過回收知名品牌殘次品、下腳料翻新生產劣質衛生巾,衛生巾行業安全問題再次成為熱議焦點。

陳波在央視315晚會曝光衛生巾行業亂象兩天后,刪除了之前小米不做衛生巾的微博。這一動作重新燃起了大家對小米衛生巾的期待。
3月18日,小米衛生護墊類商標意外曝光,再次引發網友熱議,猜測小米可能進軍衛生巾領域。

廣大網友甚至已經為小米衛生巾起了一個貼切的名字——“小米SU吸Ultra”,并配上廣告語:“不踩雷,真抑菌,用小米速吸,開小米SU7,做小米酥妻”。
有網友評論道:“如果衛生巾和SU7一樣堆料,或許能救救中國女性的生理焦慮。”
小米客服:暫未查到衛生巾相關信息
針對小米是否會下場做衛生巾一事,截至發稿,小米官方暫未有明確回應。
小米客服方面稱,“建議多留意官方渠道以及后續的新品發布會,我這邊暫時沒有查到衛生巾相關的信息。”
據了解,網友熱議的小米衛生護墊類商標,實際注冊于2020年,屬于防御性注冊,旨在防止不良商家搶注“小米牌”。

寫在最后:
網友紛紛呼吁小米下場做衛生巾背后,一方面是曝光產品中部分衛生巾pH值嚴重超標,疊加“翻新黑料”沖擊,反映出衛生巾作為剛需品,長期存在標準執行松散、處罰力度不足等問題。網友喊話小米本質是對現有監管體系未能有效約束企業的失望。
另一方面,傳統品牌問題頻出,消費者對其信任度下降,轉而尋求更具公信力的企業“救場”。
小米生態鏈在充電寶、空氣凈化器等領域的成功案例,讓消費者認為其“供應鏈管理+質檢標準”可復制到衛生巾行業。加之雷軍“厚道”“理工男”人設深入人心,公眾對其社會責任感有期待,也有信任。
有業內人士認為,小米如果真的入局衛生巾行業,可能通過生態鏈企業貼牌生產(類似充電寶、空氣凈化器模式),但需權衡品牌延伸風險。小米模式依賴“價格顛覆”,但衛生巾行業利潤空間有限,且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低于安全性需求,小米需在成本與品控間找到平衡點。
事實上,無論小米最終是否入局,這一事件已促使公眾更關注女性健康產品的安全與標準。未來,市場需要更多“良幣”通過透明化生產與嚴格品控重建信任,而不僅是依賴跨界品牌的“救場”。(周小白)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