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破解“不可能三角”快訊
小紅書的社區有商業,所以沿著原生的用戶需求和商業生態鏈路去構建商業系統,從社區生長出的品牌、商家、買手。
社區能不能長大?一個內容社區如何在商業化層面“破開云霧”?
長期以來,這個外界對于社區產品的固有疑問也被放在小紅書身上。但隨著小紅書商業化的發展,它正在沖破過去人們對社區的刻板認知。
最近幾年,小紅書從社區中自然生長出來的商業生態出發,構建屬于自己的原生商業體系:一方面,讓“種草”價值可量化,在去年陸續推出多款商業化產品,種草從“玄學”到“科學”;另一方面,社區與電商進一步融合,從商業筆記、直播帶貨出發,建構起一座“拔草”的橋梁。
成立10年,小紅書的社區持續生長,商業也從中生根發芽。近日,小紅書COO柯南在一個行業論壇上回應了外界對小紅書的諸多疑問和好奇。她參與并見證了社區與商業在這個平臺的水乳交融。
談及社區與商業的關系,她回應說,“社區和商業不是對立的,也不矛盾。小紅書的社區有商業,而且有非常繁榮、有活力的商業生態。”
如今的小紅書之所以能沖破一些社區與商業“不可能三角”的認知,正如柯南所說,是“順應用戶需求和鏈路,順應生態生長的節奏與規律,構建小紅書原生的商業系統,去幫助商業角色創造價值”。
深入商業世界的小紅書,正走在這條路上。
社區滋養商業生態
成立10年的小紅書,到今天“一定程度上沖破了外界對社區的刻板印象”。
柯南說,“一直以來,外界對于社區都有兩個最大的質疑,一個是社區長不大,第二個是社區很難賺錢”。但從小紅書的發展來看,隨著小紅書社區的不斷破圈以及用戶規模的不斷擴大,這家公司已經向外界證明,社區可以長大。
而關于小紅書是否能賺錢,一個有力的論述是,小紅書商業化的種子早在沒人關注的地方,在小紅書社區生根發芽。早于小紅書擁有第一個商業化產品之前,不少商家、品牌、博主都把小紅書看作生意的發源地,一批新品牌從小紅書上成長,被更多人看見,找到用戶甚至得到了很好的資本反響;UGC生態之下,普通人被看見的機會被放大,興趣圈層的分野也讓更多普通人在社區之中,更低門檻地賺錢。
這些帶來了小紅書商業板塊中,最早的種草商業價值。
柯南提到,前段時間,她在小紅書發現了一家能夠定制“寵物毛氈”的店鋪。在這里,用戶可以將自己的寵物照片或視頻發給店主,店主就會幫用戶定制一款印有寵物照片的毛氈飾品。這家店鋪生意紅火,訂單甚至已經排到了幾個月之后。
類似的生意還有很多。不論是充滿設計感的手機殼,還是“萬物皆可羊毛氈”的手工制品,在小紅書上都實現了自己的商業轉換。
在種草之后,社區和電商的鏈路開始打通。過去,鮮活的博主個體們,靠生產內容,推介使用各類產品的經驗,幫助人們做消費決策;現在,他們可以通過優質的內容吸引粉絲,讓粉絲從只做消費決策變成直接的購買者。
社區成了一個流淌著奶與蜜的迦南美地,吸引著真實生活的人,構成了小紅書商業系統最有活力的部分。
在小紅書社區之中,用戶與商家的關系也不斷地被再定義。
在這里,出現過很多用戶與商家共建產品、共建品牌的故事。“聽勸的延安蘋果”正來源于此。延安是國內重要的蘋果產區之一,今年,延安市果業中心有差不多400萬噸的蘋果等待銷售。但是它在網上的知名度非常低,尤其在年輕人之中。
出現了滯銷難題,延安市果業中心在社區中化身“聽勸的延安蘋果”,求助小紅書用戶后,主打“聽勸”,得到了很多小紅書用戶從包裝設計,到營銷宣傳層面的共創幫助。
還有很多類似的商家和故事出現在小紅書。他們的走紅并不是意外,而是小紅書在實踐后,將商業能力嫁接進社區,逐步搭建的原生商業系統發揮了作用。這也改變了用戶與商家之間的關系。
過去,小紅書一直倡導“走進用戶”,通過用戶的反饋來判斷社區走向。而如今,站在商業視角上,小紅書也開始站在品牌和商家的角度看問題。在社區的基礎上,構建一套更適宜這個生態的商業模式。
簡單來說,小紅書正在搭建一套更原生的商業系統,讓它更好地在社區流轉。在提供用戶價值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商業價值。
打破“不可能三角”
在傳統互聯網中文社區,一直以來存在一個觀點:社區氛圍好、用戶規模大、商業變現通這三者之間存在一個“不可能三角”,無法同時實現。
在商業上,如何提升龐大社區的商業化效率,也是增長中的社區需要面對、優化和解決的問題。
從今天來看,小紅書從依托原生種草商業價值出發,到打開電商通路,一步步完善小紅書商業基礎設施。
在商業化產品上,小紅書推出了一系列商業化產品和服務,僅僅是在社區內,就推出了多種社區與廣告結合的營銷玩法,包括原生開屏、火焰話題、信息流、創意商業話題、互動直播、驚喜盒子、搜索彩蛋、帶貨直播等,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一些原生交互的模式。
以今年動作相對較大的電商業務為例,走進過小紅書買手直播間的用戶都能感受到這里的獨特之處:沒有“321上鏈接”的吆喝,買手、品牌的風格更偏向專業、深度甚至是科普向。
這是小紅書的直播業務團隊用一年半時間,通過對用戶的調研與原生博主的多次嘗試,逐漸摸索出來的路徑,即有質感、能夠進行種草、像朋友一樣分享的風格。這樣的模式也帶來了小紅書直播帶貨三高一低的特點,即高客單價、高轉化率、高復購率和低退貨率。
從“董”生活的董潔,以娓娓道來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愛的穿搭,成就一種全新的賣貨方式;到“買手鼻祖”章小蕙用講解藝術史的方式詮釋一盤眼影。這背后,是小紅書所建立的,社區和電商交織生長的獨特生態。
社區變大了,新的機會和可能性也在逐漸滋長。
小紅書容納的種草范圍越來越廣,從一開始的美妝穿搭,到教育、旅游、家政等服務行業,甚至游戲、IP等虛擬內容,萬物皆可種草,從種草到“拔草”的閉環日益完善。
從社區生長出的品牌、商家、買手,成為這個閉環中的關鍵角色:他們具備專業知識和深刻理解用戶需求的能力,能夠更好地傳遞商品價值,與用戶建立信任關系,并持續為用戶提供服務。
同時,新場域的商業空間和可能性也在逐漸被發掘。
小紅書的搜索功能就是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新場域。柯南曾透露過一個關鍵數字:越來越多的新用戶接觸到小紅書是因為搜索,近70%的月活用戶會使用搜索功能,三分之一的月活用戶打開小紅書第一步是直奔搜索。
用戶搜索的場景變得越來越豐富,這是小紅書的獨特優勢,因為小紅書對于人群、場景、內容等方面的標簽的分類更為細致,無論是美妝、穿搭、跑鞋等消費話題,還是考研、旅游等民生話題,都能通過小紅書搜索找到答案。
當前,小紅書搜索商業化產品已經在服務游戲、生活服務、汽車等行業的客戶,接下來會通過產品能力連接更多行業機會。
通過積極求變和不斷創新,在社區中生長出的小紅書商業生態日益繁榮,“不可能三角”被打破。而接下來的任務,是搭建一套能夠更好地融入社區的商業系統,并在此基礎上變得更大、更穩。
唯一的路徑
保持差異化,是小紅書一直在走的一條難而正確的道路。
10年來,小紅書從最初形態是7個PDF的“購物指南”,躍升成為月活2.6億的大眾產品、內容社區,雖然其他互聯網大廠或追堵、或復刻過小紅書模式,但都沒有成功。小紅書逐漸成長成一個獨一無二的生活方式社區——它也用過“城市”來定義自己。
在這座城市中,無數個新的消費需求、營銷方式正在蓬勃發展,商業化的潛力也暗藏其中。如果有一個結論,那反觀過去幾年的小紅書商業發展,背后的核心只有一件事:不是單純做商業能力的嫁接,而是沿著社區里的原生需求和鏈路去構建商業系統。
今年年初小紅書在商業化側聚焦在“種草”的商業價值,2019年時,小紅書剛開始做商業化,社區出現了一種新型營銷方式,它不同于用大量曝光來做觸達的品牌廣告,而是一批更新的品牌和商家,通過好內容觸達用戶,并影響消費者決策。
外界評價,這是一種new generation的營銷方式。對比較新的品牌和商家來說,他們意識到要用好的內容觸達用戶、影響用戶。而且這些內容需要更真實,這種真實來自于真正用過的人。這個過程中,各種各樣的叫法在市場上飛來飛去,但是最終市場給了它一個名字叫“種草”。
小紅書順應這個趨勢,不斷思考如何把種草產品化,讓商家和品牌更好地利用這個產品,提高“種草”效率。于是,商業化產品工具“蒲公英平臺”誕生、社區角色“小紅書博主”這樣新的職業身份出現。
今年,一個顯著的變化是,電商業務也同樣衍生出了原生的角色。當這樣的商業生態被一部分用戶和商家買單,“買手”就真正成了一份新職業;品牌主理人們自己來小紅書做內容、做經營,自己成為自己品牌、產品的代言人;品牌商家從被看到、被喜歡到能獲得高效轉化。
面對更多元的商業生態,小紅書要做的,是打造一個從營銷價值到商業價值的閉環。對此,柯南已經有了明確的思路。
她說,有越來越多商家品牌正在從長期經營的視角去思考,以影響和沉淀用戶,與用戶建立連接,小紅書正在做的就是面向他們的長期經營,去構建原生商業系統,建設商業體系。
而這種原生的商業體系,讓小紅書內部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新的職業、新的行業得到催生,新型的生產關系得到定義,個體的價值被不斷放大,用戶價值開始得到彰顯。
而這同樣也是小紅書正面對的挑戰,它需要不斷理解不同生長階段商業角色的經營訴求,為他們提供組合產品和工具,幫助他們搭建完整經營鏈路。
在互聯網公司中,小紅書一直是外界眼中有些特別的公司,不很激進但持續在增長的公司。
對現在的小紅書來說,堅守自己原生節奏和規律就是走向未來商業的通路。正如柯南所說,社區有它自己的原生性和生長性,所以沿著原生的用戶需求和商業生態鏈路去構建商業系統,就是最適合小紅書的路徑,也是“唯一的路徑”。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