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打”到南亞 中美企業在印度分庭抗禮通信
在外資進駐選邊站的情況下,印度電商形成三強鼎立情勢。近期阿里巴巴與軟銀完成對印度電商巨頭Paytm 4.45億美元的融資,幫助后者有足夠財務實力與印度電商巨頭Flipkart和亞馬遜分庭抗禮。
臺媒稱,在外資進駐選邊站的情況下,印度電商形成三強鼎立情勢。近期阿里巴巴與軟銀完成對印度電商巨頭Paytm 4.45億美元的融資,幫助后者有足夠財務實力與印度電商巨頭Flipkart和亞馬遜分庭抗禮。
據臺灣《工商時報》6月14日援引《印度時報》報道,有“印度版天貓”稱呼的Paytm Mall近日收到阿里與軟銀共同注資的最后一筆款項。阿里與軟銀于今年4月宣布投資Paytm Mall共4.45億美元,并分4階段注資,其中軟銀投資4億美元,阿里投資4,500萬美元。
Paytm以金融科技服務在印度為人熟知,是當地最大的移動支付平臺,并在2015年獲得阿里以及螞蟻金服的投資,螞蟻金服在該年收購Paytm母公司One97 Communications的25%股份,之后,阿里的股東軟銀也開始陸續投資約14億美元給Paytm。
在外來資本幫助下,Paytm迅速發展自己的版圖,涉及多項金融服務外,也收購旅游等多領域的網絡公司,并利用資本大力發展電商和物流。
報道稱,這筆交易使Paytm在印度電商市場上可以和本土、海外巨頭競爭市場占有率。有“印度版京東”稱呼的Flipkart是本土電商領袖,背后有騰訊、eBay、微軟、沃爾瑪等外資的投資。另一方面,亞馬遜早在2013年便積極布局印度這個人口大國,憑借其經驗與技術在當地取得一定優勢。
報道認為,坐擁13億人口的印度被外界視為是下一個中國,因為中國人口紅利而受益的電商們,也將印度視為志在必得的目標。當前阿里巴巴、騰訊等中國公司利用投資當地公司爭奪印度市場占有率,中企與亞馬遜的競爭從中國再次復制到了南亞。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