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交付遇阻,智界首戰“啞火”?快訊
還有剛剛亮相小米的SU7,在外界看來同樣是一款高熱度產品,更是智界S7的競爭對手之一。因產能問題在市場上錯失領先機會的智界S7,后續的產能問題能否順利解決,回歸正軌仍然需要觀察。
編輯導語:被余承東寄予厚望的智界S7,并沒有延續問界新M7上市后的火熱情景,反而在交付上陷入難題,引發車主大面積不滿。
智界S7交付延期
日前,智界S7的延期交付問題終于引起官方關注。1 月 15 日,鴻蒙智行針對智界S7的交付延期,公布了智界S7提車關愛補貼計劃,具體來看:2023 年 11 月 28 日至 2024 年 1 月 15 日完成智界 S7 大定支付的用戶,如果車輛交付時間超出 6 周,將為車主提供每天 200 元、最高 1 萬元的補償金。
此前,智界S7延期交付已在諸多汽車社區發酵,并得到業內媒體報道。而中車網也從鴻蒙智行APP、懂車帝車友圈等汽車社區中了解到,目前仍有大量車主曬單反饋直接S7的交付延期等情況。
其中,鴻蒙智行APP中一名車主曬出11月26日下訂的訂單反饋稱,“銷售明確要到三月份后才能提車,而且三月份她都不能打包票?!?/p>
智界是華為繼與賽力斯合作的 AITO 問界之后推出的第二個智選車品牌,與奇瑞汽車合作打造,而智界S7是這一品牌旗下的首款車型,定位中大型純電轎車。此前,該車在2023年11月9日發布并開啟預售,同月28日上市,售價區間為24.98萬-34.98萬元,并稱上市即交付。
智界S7搭載了全新 800V碳化硅高壓動力平臺、途靈智能底盤、HarmonyOS4智能座艙、HUAWEI ADS 2.0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等科技配置,被余承東寄予厚望,“智界S7是鴻蒙智行首款純電轎車,在產品定義、ID設計、用戶體驗等領域由華為深度賦能,首搭多項華為‘黑科技’,開啟智慧出行新篇章?!?/p>
在開啟預售期間,余承東還曾形容智界S7的市場表現為,“智界S7預發布近兩天,預定就超過了一萬臺,比新M7同期的勢頭還猛!”而在正式的上市發布會上,余承東進一步表示,自11月9日開啟預售以來,智界S7在20天里收獲了超過2萬預售訂單。截至去年12月底,智界S7的大定訂單已經過萬。
交付情況不容樂觀
但眼下來看,智界S7的真實交付狀況實際上不容樂觀,相關數據顯示,去年 12 月作為智界S7上市后的首個完整交付月,僅售出784 輛。這一局面也沒有在2024年迎來改觀,終端銷量數據顯示,智界S7今年1 月第一周也僅售出 113 輛,第二周為262輛,產能爬坡緩慢。
這也是引發智界S7車主不滿,開始大范圍吐槽的根源。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并不是華為首次面臨產能問題,問界新M7在上市之初也曾遇到產能問題。而在面對產能不足的情況,余承東曾多次前往賽力斯工廠“督戰”,包括在整條供應鏈新投入超過10個億,增加了2萬人保障快速交付,對生產的節拍、流程進行優化,同樣也對車主給出延期交付補償。
對比來看,問界新 M7 于去年9月12日正式上市,當月銷量即有5248輛,到10月首個完整月,問界新 M7 累計銷量即已經達到1.2萬輛,隨后銷量一路攀升,于去年12月銷量達到2.5萬輛,至今大定單量已超 10 萬。
這與智界S7的處境明顯不同,而截至目前,華為以及奇瑞均未正面回應智界S7交付延期的原因,以及產能問題何時能夠真正解決。僅有華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感謝車主朋友的支持與耐心等待,工廠正在全力生產,保證高質量交付?!?/p>
而事實上,智界S7的交付問題此前已經有業內人士預警,在該車上市之初,智界S7就曾被曝出展車、試駕車不足。車fans創始人孫少軍曾在去年12 月份統計的智界S7半月報中提到,智界 S7 展車及試駕車到店率過低,不到30%門店倒車,導致轉定上不來。
其還強調,“因為12月同級新車頻繁上市,觀望情緒正在明顯加重”、“交付時間嚴重影響部分車型配置的選擇。”
“爆款”難過的產能關
《財新》在其報道中援引知情人士說法稱,智界 S7 交付困難主要是因為零部件供應問題,但沒有具體透露哪類部件。而對這一消息,中車網也向奇瑞汽車相關人士求證。不過,截至發稿前,并未獲得答復。
對于智界而言,智界S7的交付遇阻在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在預售期間收獲大量訂單,但因為產能原因“暴死”的產品不在少數,如蔚來ET5,該車曾在 2021 年12 月發布,號稱9天訂單達到10萬輛。彼時,李斌甚至直接對外表示,“這是蔚來有史以來發布會后訂單量最高的車型?!?/p>
但由于交付一再延期,該車直到 2022 年 9 月底才實現量產交付。首個完整交付月,ET5 僅交付 1030 輛,熱度不再。
在國內新能源車市產品高速迭代推新的背景下,產能不足帶來的長時間延期交付,實際將給智界S7的競品建立領先優勢的機會。目前來看,智界S7所處的市場區間,競爭對手眾多,包括晚于其一個月上市的星紀元ES,還有阿維塔12、極氪007、特斯拉Model 3等新老車型。
還有剛剛亮相小米的SU7,在外界看來同樣是一款高熱度產品,更是智界S7的競爭對手之一。因產能問題在市場上錯失領先機會的智界S7,后續的產能問題能否順利解決,回歸正軌仍然需要觀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