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賦能的翻身仗,奧迪A5L為何仍被“推溝里”?汽車
好幾年了,奧迪在國內A級車展的“奧迪之夜”,都會信誓旦旦“明年是奧迪將對中國市場發動史上最強產品攻勢”。
好幾年了,奧迪在國內A級車展的“奧迪之夜”,都會信誓旦旦“明年是奧迪將對中國市場發動史上最強產品攻勢”。
今年復明年,明年何其多,即便是在“反內卷”的今年,奧迪的如今成績都只能用三個字評價。
“不夠看”。
奧迪要重啟“支票時代”?
2024年,大眾汽車CEO奧博穆表示,大眾“不再有來自中國的支票了”。
母公司如此,奧迪亦如此。號子嘹亮但動作遲鈍,放棄全面電動化之后,不論是高管口中公開講演,還是公關部門的媒體吹風,奧迪中國破局的重任都匪夷所思地落在了一部純純的燃油車上:A5L。
數字貨幣時代,奧迪還在惦記紙質支票。
在這部車上,德國人似乎學會了中國人的信念感,但還是沒學會中國人的實事求是和腳踏實地。
A5L為啥要被“推溝里”
在一頓命名規則自我博弈之后,A4L的實際繼任者被冠以A5L之名。這款被寄予厚望的“在華銷量擔當”祭出雙車戰略:三廂的一汽奧迪A5L主打經典,大掀背的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玩的是運動。
身形不是重點,兩者在宣傳上都不約而同打出了第五代EA888發動機+華為智駕這對大小王。
奧迪信心很足,它給這對組合取名叫“德國精工+中國智慧”。
黃金搭檔這塊,還是得看奧迪。
但,當上汽奧迪A5L以26萬元起的預售價率先亮相、一汽奧迪A5L以25.68萬元起跟進之后,準車主們的希望迅速被失望淹沒,“奧迪A5L推溝里”的彈幕席卷了奧迪直播間,主播被被迫關閉評論間來控評。
矛盾的核心,準車主們一致認為是配置與價格的錯配。
首先,“油車+華為”組合僅存在于高配車型之上,低功率又沒華為智駕的低配A5L落地都奔著30萬去了,橫向對比競品奔馳C級和寶馬3系動輒奔六位數的優惠,實在過于沒誠意。
其次,所謂高功率的150千瓦,仍舊比娘家的橫置第五代EA888功率相差了整整50千瓦,“地表最強”言非其實,同級更無優勢可言。
再次則是技術路線,奧迪標榜為“技術升級”的48V輕混系統早已被證實是在討好法規,在高電壓新能源大行其道的今天顯得格格不入;未來被寄予厚望的混動版HDI雙電機全域智混技術,P3并聯混動架構對比任何一家中國車企的混動系統技術等級都太低,參數上也完全拿不出手。
隱憂還有,48V輕混支撐華為智駕系統500W的高功耗,怎么看都顯得力不從心,電力不足的情況下,這套華為的智駕實際上路表現能不能達到華為自家鴻蒙智行的水準,很不好說。
十字路口的奧迪,A5L能救?
A5L本被視為奧迪最有力的“反攻旗艦”,它既傳承了奧迪設計基因與核心技術,又擁抱新時代的華為智能體驗。但預售就要被準車主“推溝里”,給這款關鍵車型的未來蒙上了陰影。?
A5L的扭捏早就寫在了臉上,但這不是它的問題,而是奧迪的問題。
奧迪還是太把自己當貴族了。
作為第一個牽手華為乾崑智駕的合資豪華品牌,在描述華為和自己的供應關系時,奧迪始終在強調“深度定制”,包括但不限于帶沖洗功能的激光雷達、數據的學習。
對外塑造奧迪在合作中的強勢沒有錯,但在這方面對比華為,奧迪并沒有多少本錢,反復強調“靈魂在我”反而會被消費者懷疑這是一套縮水的“特供版華為乾崑”。
更不用說南北兩家奧迪自家窩里的明爭暗斗,光看發布時間,你都能聞到火藥味兒。
品牌形象也是個問題,奧迪的“豪華”很多年輕人已經不認了,即便在青年以上人群中的形象也在縮水,不信你看看問界理想那幾款車的受眾,本來最有可能是哪個車的客戶?
沒有了品牌溢價,你拿什么讓我多掏銀子?
拋開這些宏觀因素不談,現在的奧迪最需要明白的是,僅靠品牌光環和“頂配才給滿”的傳統打法,早就打動不了現在的中國消費者了。
所以,要避免重蹈“終端大幅降價挽回銷量”這樣提前透支品牌未來的覆轍,把A5L從“溝里”拉出來,一汽奧迪和上汽奧迪需要的是在預售和上市的窗口期內,去學習本土中國車企的魄力,拿出“老子不過了”的態度,重新審視A5L的配置價格體系、降低EA888+華為智駕的門檻,讓核心賣點盡可能傳遞到消費者端。
這個動作拖不得。
考慮到奧迪一貫以來較長的產品換代周期,A5L的表現將深刻影響品牌未來數年在華命運。在這個周期內,南北奧迪在營銷沖突上要磨合、消費者對于A4L換代的觀念要再教育、奧迪整個品牌面對國產新勢力的萎靡士氣也要重振。
當一個貴族開始沒落,挽救家族的唯一方法是走出城堡開始勞動,而不是繼續站在城堡陽臺自我催眠。
留給奧迪的時間不多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