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股價何時能止跌?快訊
業績與股價背道而馳,是比亞迪2023年的最好寫照。
業績與股價背道而馳,是比亞迪2023年的最好寫照。
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凈利雙增,但公司的股價卻是迅速下滑,面對這種情況,創始人王傳福于近日提議公司回購股份,但2億元的回購總額仍有待加強,至少不能和寧德時代的回購金額相差太大。
需要關注的是,2022年至今,固然是公司業績實現飛速發展的時期,但與此同時,快速上漲的資產負債率也需要引起重視,或許公司也該適當放緩擴張步伐。
從經營層面來看,比亞迪11月的乘用車銷量環比增長有限,而插電混動銷量則出現了環比下滑的跡象,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公司又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
2億元回購?
2022年6月,是比亞迪在資本市場的高光時刻,股價達到357.61元/股(前復權,下同)的高點,市值成功突破萬億元,然而,自此之后,公司的股價走勢總體呈現下滑。
據短平快解讀了解,2023年2月,比亞迪股價達到304.99元/股,這也是公司年內股價的高點,此后,公司股價迎來了較長的時間的下跌,尤其自11月中旬后加速下滑。截至12月20日收盤,公司股價為184.88元/股,較年內高點下滑39%,總市值5382億元,與昔日逾萬億元的高點早已不可同日而語,TTM市盈率18.77。
不斷下滑的股價,讓比亞迪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也坐不住了,在12月6日提議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資金總額為2億元,具體以回購方案為主,回購股份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計劃或減少注冊資本等。
對于回購原因,比亞迪表示,基于對國家“雙碳”目標下新能源行業前景和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為維護公司全體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及提升公司價值。
比亞迪市值超過5千億元,若公司回購方案當中的回購總額最終確定是2億元,用九牛一毛來形容是否恰當?估計這也是資本市場的又一談資。
對比來看,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在10月31日披露回購方案,回購總額在20億元~30億元之間,彼時公司市值在8000多億元,那么比亞迪是否應當增加回購力度,以增強投資者信心呢?
拉長時間線來看,比亞迪在2022年4月也曾提出回購,擬回購金額在18億元~18.5億元之間,最終累計回購A股股份5,511,024股,回購總金額18.1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需要指出的是,去年8月以來,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公司也陸續減持比亞迪港股股票,累計拋售超1.38億股比亞迪股份,減持數量已超六成。
2022年是關鍵節點
乘著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東風,比亞迪近五年的經營規模快速擴大,營業收入分別為1300.55億元、1277.39億元、1565.98億元、2161.42億元、4222.7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4%,且近兩年增速分別為38.02%、96.2%,即增長勢頭較猛。
同期,比亞迪的盈利能力也得到了加強,其中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8億元、16.14億元、42.34億元、30.45億元、166.2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56%,其中2022年增速高達445.86%;扣非凈利潤分別為5.86億元、2.31億元、29.54億元、12.55億元、156.38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27%,其中2022年增速高達1146.42%。
需要指出的是,比亞迪前幾年歸母凈利潤與扣非凈利潤相差甚大,主要與政府補貼相關。
不管是營收,還是凈利,2022年都是比亞迪的巔峰,那么公司2023年的成績單又是如何呢?
今年前三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4222.75億元,同比增長57.75%,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拆分季度來看,公司各季度收入分別為1201.74億元、1399.51億元、1621.51億元,對應的同比增速分別為79.83%、67.04%、38.49%,其中Q3增速較前兩個季度有所放緩。
前三季度,比亞迪實現歸母凈利潤213.67億元,同比增長129.47%。其中各個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1.3億元、68.24億元、104.13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410.89%、144.87%、82.16%,其中Q3增速同樣放緩明顯。
前三季度,比亞迪再創佳績,這份成績單似乎無可挑剔,不過,Q3營收、凈利同比增速的放緩,是否會延續至Q4,還有待時間觀察。
值得指出的是,伴隨著業績狂飆,比亞迪最近5年的資產與負債同樣猛增,其中資產從初期1945.71億元飆升至末期4938.61億元,前三季度進一步上升至6232.83億元;同期的負債從1338.77億元飆升至3724.71億元,前三季度進一步上升至4822.17億元。
從資產負債率來看,公司呈現先降后漲態勢,分別為68.81%、68%、67.94%、64.76%,而2022年猛漲至75.42%,前三季度進一步上漲至77.37%。
此外,比亞迪的兩大償債能力指標有所下滑。其中流動比率從2018年的0.99下滑至2022年的0.72,前三季度進一步下滑至0.66,同期的速動比率從0.6下滑至0.42,前三季度進一步下滑至0.38。
據短平快解讀了解,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是用來表示資金流動性的,前者的基準值是2,表示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兩倍;后者的基準值是1,表示速動資產(現金、短期投資、應收賬款、票據等)可以償還流動負債,短期償債能力有可靠的保證。
比亞迪,需要適當放慢擴張的步伐!
截至9月末,比亞迪總現金(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為663.72億元,公司的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分別為100.98億元、58.64億元,而長期借款為75.94億元。不過,公司的應付賬款高達1815.9億元。
顯然,公司的主要債務并非有息負債,而是拖欠供應商的供應款,這也意味著公司在利息費用方面的支出較少,避免該費用侵蝕利潤,但對于供應商而言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插混銷量連續兩個月環比下滑
雖然比亞迪業務眾多,但最被消費者熟悉的還是汽車業務,這也是公司的核心。1-11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2,683,374輛,同比增長64.8%,其中11月銷量為301,903輛,環比僅增加70輛。
按照該趨勢,公司要完成300萬輛的年度銷售目標還存在一定難度。
分析來看,公司的新能源汽車主要以乘用車為主,前11月累計銷量為2,672,728輛,同比增長64.7%,其中11月銷量為301,378輛,環比僅增加283輛,公司的銷量似乎已經見頂。
進一步來看,公司乘用車包括純電動、插混,而問題就出在插混,10月、11月的銷量分別為135,590輛、131,228輛,環比分別減少120輛、4362輛。
插混技術的領先,曾讓比亞迪獨占插混市場,市場份額在70%以上,但進入2023年,多個自主品牌的插混產品相繼落地,例如梟龍MAX、銀河L7、啟辰大VDD-i超混動等,讓消費者的選擇日益豐富,比亞迪插混產品并非是消費者唯一選擇。
換而言之,友商在瓜分插電混動這塊蛋糕。
實際上,比亞迪自11月開始,已經啟動了多輪降價措施。
11月1日,比亞迪官宣了一輪優惠活動。比亞迪表示,11月1日-30日開展限時訂金抵購車款活動,護衛艦07享2000元抵2萬元;海豚、海豹冠軍版享2000元抵9000元;宋PLUS冠軍版和驅逐艦05冠軍版享2000元抵7000元。此外還有全系享2年0息、最高8000元置換補貼等優惠。
當月24日,消息稱比亞迪王朝網旗下秦、漢、唐、宋等多款車型的現金優惠幅度擴大到了3000元到1萬元,此舉為助力年末沖刺銷量。
12月1日,比亞迪官宣王朝系列油轉電限時鉅惠,尊享至高燃油轉訂基金20000萬元。
對于車企而言,產品降價一般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比亞迪一系列促銷背后,要讓“收官月”的銷售數據好看些,同時沖刺300萬輛的銷售目標。
不過,競爭對手同樣也啟動了年末促銷,例如零跑汽車、廣汽埃安,吉利旗下領克、長城汽車旗下歐拉、上汽大眾、沃爾沃等多個品牌相繼推出購車補貼、限時優惠等措施。
激烈競爭之下,哪家車企降價促銷能夠取得良好效果,也唯有等待時間驗證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