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小咩”母公司量化派三闖港交所 涉高利貸及暴力催收 月投訴近千條快訊
近日,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量化派”)遞表港交所,擬登陸港交所主板。
近日,量化派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量化派”)遞表港交所,擬登陸港交所主板。2021年以前,公司重點服務對象為金融機構,但隨著2022年征信辦法的實施,來自金融機構的收入銳減,公司客戶群體轉向本地商家。此外,其旗下平臺“羊小咩”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存在大量投訴,涉及暴力催收、泄露個人信息和高利貸等問題。
量化派IPO之路并不順利
招股書顯示,量化派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數字化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利用公司技術及應用程序提供數字化營銷、商品交易賦能服務。
量化派曾在2022年與2023年兩次遞表港交所,但均以資料失效告終。2017年,市場曾流傳其擬在美國上市的風聲,但未有實質進展。
從業績來看,2021年-2023年,量化派的業績持續增長,營收分別為3.51億元、4.75億元、5.30億元,年內經調整溢利分別為6664.3萬元、1.26億元和1.48億元。然而,若算上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附帶優先權的金融工具賬面值變動等開支后,公司的年內溢利并不高,分別為5400.6萬元、虧損28.3萬元和364.3萬元。
從業務角度來看,量化派業務主要依托于其旗下平臺“羊小咩”(前身為信用錢包)和“消費地圖”。公司主要提供兩項業務,分別為數字化營銷和商品交易賦能。其中,數字化營銷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主要服務對象包括本地商家和金融機構,2021年-2023年數字化營銷為公司貢獻的收入分別為76.8%、56.5%和62.2%。
旗下平臺投訴纏身
需關注的是,2021年以前,量化派的核心客戶為金融機構。然而隨著2022年征信辦法的實施,量化派的助貸業務開始受到了限制,其源自金融機構的收入出現驟降,從2021年的2.7億元銳減至2022年的5606萬元。同年,公司核心客戶群體從原本的金融機構轉變為本地商家,且以汽車銷售公司為主。
雖然進行了轉型,但2023年金融機構還是給量化派帶來了超20%的收入。量化派在招股書中辯稱,“我們為金融機構提供的精準營銷服務不同于助貸服務,由于我們不擔任擔保人,因此在提供純流量推薦服務時不會承擔風險。”
新快報記者注意到,相關貸款業務在“羊小咩”APP的卡包入口內,并沒有像其他營銷平臺那樣引流至外部。此外,即便公司否認其業務與助貸的關系,但也不得不于招股書中承認業務會受到針對助貸業務的法規及管理辦法的影響,且會進而影響到業績。
而從黑貓投訴平臺來看,截至2024年5月27日,針對“羊小咩”的投訴已超1.9萬條,其中近30天的投訴量高達912條,投訴內容包括暴力催收、泄露個人信息、高利貸等。
2024年5月23日,有用戶投訴稱,其從羊小咩借款11000元,年利率(單利)達到了36%,且無法查看貸款合同;5月22日,另一用戶投訴稱,羊小咩存在隱私騷擾、短信催收的行為,還打電話去居委會找人,并且騷擾其家人。
對此,量化派于招股書中坦言,公司雇員、業務伙伴及其他第三方均可能會作出不當行為或從事其他違法或不當活動,公司也會存在遭受財務損失或監管制裁并嚴重損害品牌及聲譽的風險。
■新快報記者 張曉菡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