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AR銷量低迷,庫存疑云籠罩:奇瑞新能源子品牌前路何在?快訊
自iCAR正式踏入市場以來,其表現一直難以讓人滿意。
隨著2024年的日歷翻過一半,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各大品牌紛紛亮出了自己的“半期考”成績單。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奇瑞集團憑借110萬的銷量穩坐國產頭部陣營,然而其寄予厚望的子品牌iCAR卻陷入了銷量乏力、庫存積壓的困境,讓人不禁對其未來前景產生深深的憂慮。
自iCAR正式踏入市場以來,其表現一直難以讓人滿意。6月,iCAR的銷量僅為5907輛,這一數字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顯得尤為黯淡。上半年累計銷量也不過25586輛,若以零售銷量計算,更是降至19563輛,巨大的批發與零售銷量差距,無疑揭示了品牌面臨的庫存危機。iCAR的困境,不僅僅是銷量數字的冰冷呈現,更是市場對這一品牌認可度低下的直觀反映。
iCAR品牌事業部總經理章紅玉曾豪言壯志,表示要走出差異化道路,打造符合年輕用戶需求的產品。然而,iCAR的實際操作卻讓人大跌眼鏡。以新能源輕越野為切入點的iCAR 03,在競爭激烈的10萬-20萬級SUV市場中,顯得格格不入。這一細分市場的主旋律是性價比和剛需滿足,而iCAR 03的“大玩具”定位,顯然無法觸動消費者的核心需求。空間小、續航不突出、定價偏高、性價比不足等問題,讓iCAR 03在市場上難以立足。
更令人擔憂的是,iCAR的庫存問題日益嚴重。從數據中可以看出,iCAR 03的批發銷量遠遠高于零售和終端銷量,這意味著大量車輛積壓在經銷商手中。對于根基尚淺的iCAR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負擔。經銷商庫存壓力巨大,不僅影響了資金周轉,也削弱了他們的銷售積極性,進一步加劇了iCAR的市場困境。
iCAR在銷售體系布局上的遲緩,也是導致其市場表現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原計劃在年底開設300家iCAR Space,并在2024年達到400家的目標,如今看來已遙不可及。目前,iCAR Space的數量僅有200多家,遠低于預期。更糟糕的是,iCAR的線下銷售網絡幾乎完全依賴于奇瑞新能源體系,缺乏獨立的銷售渠道和品牌影響力,使得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大打折扣。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iCAR的未來前景顯得尤為堪憂。過高的定價、尷尬的品牌定位、嚴重的庫存問題以及緩慢的銷售體系布局,都是iCAR必須正視并解決的難題。如果iCAR不能及時調整策略,加強品牌建設,提升產品競爭力,那么其想要實現年銷百萬的目標,恐怕只能是天方夜譚。
總的來說,iCAR目前正處于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是繼續沿著錯誤的道路前行,還是痛定思痛,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戰略調整?這將是決定iCAR未來命運的關鍵所在。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