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消費金融陷入陣痛期:利潤縮水,不良抬頭,仍存諸多合規難題快訊
作為國內首家由股份制商業銀行控股的消費金融公司,興業消費金融(下同“興業消金”)所擁有的先發優勢不言而喻。
作為國內首家由股份制商業銀行控股的消費金融公司,興業消費金融(下同“興業消金”)所擁有的先發優勢不言而喻。借助興業銀行的綜合性金融集團渠道,興業消金實現了規模與效益的穩步增長,順利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但回望過去的一年,興業消金的發展堪稱坎坷,先是上半年出現營收利潤下降、資產規模縮水、資產質量惡化,經營違規問題也為其增添了不少壓力。在市場信心走低之際,新任管理層的上任能否幫助其重振旗鼓?
一、老牌消金“馬失前蹄”
天眼查信息顯示,興業消金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經原銀監會批準成立的全國性消費金融公司,初始注冊資本3億元。成立至今,該公司共經歷了4輪增資,目前注冊資本達到53.20億元;興業銀行持有66.00%的股份,為其控股股東。
在興業銀行的扶持下,興業消金很快打造出“家庭消費貸”“興才計劃”“立業計劃”三大產品體系,跑出市場展業加速度。正式運營的第二年(即2016年),該公司的營收與利潤便分別達到6.04億元和1.02億元,此后更是持續增長。
興業消金的收入于2022年首次突破百億大關至101.15億元;凈利潤24.93億元,亦實現了11.79%的增長。但自2023年起,該公司便開始出現“增收不增利”的問題,當年凈利潤同比下滑16.89%至20.72億元,收入增速也明顯放緩。
到了2024年,興業消金的業績指標更是全面亮起“紅燈”,上半年的收入為51.88億元,同比下滑6.30%;凈利潤更是驟減至2.77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12.64億元下滑78.09%,利潤規模近乎僅剩上一年的零頭。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披露業績報告的持牌消金公司之中,興業消金的凈利潤降幅排名第二,僅次于錄得虧損的中銀消金。而2023年盈利能力不及興業消金的螞蟻消金,也以9.24億元的利潤規模、107.64%的利潤增速實現反超。
盡管興業銀行在財報中表示,興業消金“區域+產品”“線上+線下”協同發展得到了深化,但截至2024年6月末,興業消金的總資產為726.51億元,較2023年末減少了142.66億元;各項貸款余額為724.85億元,亦減少139.26億元。
二、不良資產拖累業績
雖然興業消金并未披露自身業績下滑的原因,但查閱中誠信國際對興業消金2024年跟蹤評級公告,并結合其大幅縮水的資產規模可知,快速增加的資產減值損失,是導致其凈利潤下降的主因。
中誠信國際的評級公告指出,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隨著業務規模逐步擴大,興業消金2023年計提貸款及墊款信用減值損失65.62億元,同比增長53.82%;撥備費用在撥備前利潤中的占比為73.16%,提升16.66個百分點。
興業消金之所以如此急切地提高撥備計提力度,與其逐漸惡化的資產質量息息相關。該公司的不良貸款余額已由2021年的11.04億元翻倍至2023年的21.49億元;不良貸款率也由2021年的1.90%增至2023年的2.49%。
截至2023年末,興業消金的逾期貸款余額為34.12億元,在總貸款中占比為3.95%,同比上升0.65個百分點。中誠信國際認為,由于逾期貸款在經濟走弱時較易轉化為不良資產,可能對其資產質量產生影響,未來仍需保持關注。
為將不良率抬頭潛藏的一系列風險甩下馬,興業消金積極尋求不良資產轉讓的機會。根據銀登網,該公司目前已發布《第5期個人不良貸款批量轉讓項目招商公告》,計劃對外轉讓7836筆、共計11.24億元的個人逾期消費貸。
與此同時,興業消金也在加速外部“輸血”,2024年以來累計發行5期金融債券,合計規模為100億元,債券期限3年,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補充該公司的中長期資金,優化公司資產負債期限結構。
三、罰單背后投訴不斷
另需注意的問題是,一向被外界視為消金業“優等生”的興業消金,今年卻收到了一份大額罰單。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泉州監管分局于7月5日開出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興業消金因多項違法違規事實,被處以170萬元的罰款。
具體來看,興業消金存在未按規定及時與存在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第三方機構合作、合作機構管理不審慎、將貸前調查關鍵環節外包、違規改變信用保證保險賠付條款、貸款“三查”不到位,貸款資金由他人歸集使用并償還等問題。
對于這份數以百萬為計的罰單,興業消金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該公司在現場檢查過程中制定整改計劃和具體措施,當前已按監管要求完成全部整改工作,今后將始終堅持合規底線,對于有潛在風險的線上項目,及時中止業務合作。
但在以黑貓為代表的第三方投訴平臺,仍有多位用戶對興業消金利息不合理、借款合同與宣傳不同、暴力違規催收等問題頗有微詞。還有不少用戶反映興業消金聯合宜享花等平臺收取不合理的權益費、會員費和融擔咨詢費。
四、結語
貝多財經了解到,2024年實際是興業消金新任領導班子履職的第一年。在董事長鄭海清、總經理林春兩位“元老級人物”因工作調整原因辭任后,興業消金于5月末迎來了新任董事長戴敘賢和總裁劉慶華,兩人均在興業銀行任職多年。
正如經濟學家薛洪言所說,對投資者而言,管理層的定力和能力通常是決定金融機構長期表現的核心變量。因此,興業消金突破現階段發展困境的鑰匙,仍掌握在管理層的手中,兩位新高管會將興業消金的未來帶向何處,值得市場期待。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