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套現計劃“泡湯”,紅星美凱龍債務壓力激增快訊
紅星控股想要通過減持美凱龍套現還債的計劃“泡湯”了。
紅星控股想要通過減持美凱龍套現還債的計劃“泡湯”了。
1月11日,美凱龍公告,持股5%以上股東紅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車建興、陳淑紅股份發生凍結。
截至公告日,紅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共持有美凱龍10.41億股,占總股本23.91%,累計凍結、輪候凍結、標記總數為10.47億股,占紅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00.51%。
為此,紅星控股不得不放棄進一步的減持動作。
根據美凱龍另一份公告披露,紅星控股及一致行動人西藏奕盈、常州美開已決定提前終止減持計劃。按照原定的減持計劃,上述三名股東擬合計減持美凱龍最多3%股份,目前僅完成減持0.99%的股份。
股份凍結 減持無望
自2023年6月成功向建發股份完成美凱龍13.04億股A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9.95%)轉讓后,紅星控股有意進一步減持美凱龍。
同年8月16日,美凱龍公告,公司收到紅星控股及一致行動人西藏奕盈、常州美開的減持通知,將合計減持美凱龍不超過3%的股份。該減持計劃將在6個月內實施,減持股份不超過1.31億股,按照美凱龍當時的收盤價4.96元/股計算,紅星系將套現總金額約為6.48億元。
資料顯示,彼時,紅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美凱龍10.84億股股份,約占該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4.89%。
其中,紅星控股持有美凱龍9.98億股,約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 22.91%;西藏奕盈和常州美開分別持有美凱龍1800萬股、6802.3萬股,分別約占上市公司總股本比例為占比0.41%和1.56%。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奕盈和常州美開不僅是紅星控股一致行動人,還是紅星控股的全資子公司,若本次減持順利完成,西藏奕盈和常州美開將實現清倉退出美凱龍。
根據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1月11日,西藏奕盈、常州美開已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分別減持美凱龍1800萬股及2500萬股,紅星控股未做任何減持。
至此,紅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公司約10.41億股股份(全部為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 23.91%;其中,紅星控股持有公司約9.976億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22.91%,常州美開持有公司4302.3萬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 0.99%。
換言之,紅星控股及一致行動人只減持了4300萬股,完成原定減持計劃的約三分之一,套現金額接近2億元,只有西藏奕盈順利清倉退出。
在本輪減持操作中,紅星控股無法順利減持,除了市場行情、價格等因素,更多與股份持續被凍結相關。
根據美凱龍最新公告,自2023年7月12日開始,紅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車建興、陳淑紅、車建芳等所持公司股份,就陸續被司法凍結、輪候凍結、標記。其中,在2023年2月、7月、12月都分別有超過10%的股份被凍結或標記。不過直至今年1月9日,紅星控股被上海金融法院輪候凍結4.02億股(占其持股比例40.29%)后,相關股份凍結情況才正式公告。
據美凱龍當時的公告披露,紅星控股希望通過減持套現用于償還公司債利息等到期債務。從目前來看,紅星控股想要通過減持還債的路徑已經走不通了。
債務違約 壓力激增
而紅星控股的股份被凍結,也與其緊張的債務情況有關。
據紅星控股1月11日公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新增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總金額為4.11億元。相關債務涉及多筆借款,包括質押借款和抵押借款,逾期原因主要為未按期兌付。
紅星控股在公告中解釋,違約主要受行業周期性下行、宏觀經濟環境和融資環境的不利變化影響,公司新增融資受限,流動性出現緊張。公司正在與相關機構積極溝通,并計劃通過協商等方式解決。
此外,據紅星控股2023債券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紅星控股合并報表范圍內有息債務總額 141.53 億元,紅星控股合并一年及一年以內到期的短期債務合計為 40.84 億 元。受市場不利行情的影響,發行人的現金流持續承壓,面臨較大的債券剛性兌付壓力。
另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紅星控股合并范圍凈利潤為-274.26 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905.25%。紅星控股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不再納入發行人合并報表范圍所致。
此外,公司受市場行情、外部環境等影響,各業務板塊收入下降,同時部分對手方因市場影響,其經營情況及資產價值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公司采取保守的會計政策,計提大額減值損失所致。
報告期內,紅星控股轉讓紅星家居29.95%的股份從而產生投資損益-254.67億元,從而導致公司虧損大幅增加。
不過,即便不轉讓紅星美凱龍家居,也未必能救紅星控股于水深火熱之中。
業績承壓 奮力自救
紅星美凱龍家居同樣面臨著債務壓力。
據此前披露數據,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紅星美凱龍家居的有息負債規模約327億元,其中一年內到期的規模占比約22%,逾期債務總額已達12.35億元。即便按每年40-50億經營性現金流推測,也很難在短期內擺脫債務壓力。
更為致命的是,紅星美凱龍家居不僅出現規模萎縮,而且虧損在持續擴大。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紅星美凱龍家居經營了87家自營商場,275家委管商場,通過戰略合作經營8家家居商場。此外,公司以特許經營方式授權46家特許經營家居建材項目,共包括448家家居建材店╱產業街。
與2022年相比,上述數據均有減少。根據2022年年報,截至2022年末,紅星美凱龍家居經營了94家自營商場,284家委管商場,通過戰略合作經營8家家居商場,此外,公司以特許經營方式授權57家特許經營家居建材項目,共包括476家家居建材店/產業街。
此外,根據2023年三季報,紅星美凱龍家居期內實現營業收入86.75 億元,同比減少17%,毛利率58.05%,同比減少2.13個百分點;歸母凈利潤-5.61 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3.35億元,同比出現較大虧損。
不僅如此,紅星美凱龍家居的業績還有進一步下探的趨勢。根據紅星美凱龍家居1月6日公告,該公司2023年12月發生當月公司自有商場的合計合同租賃及管理費收入較上月環比下滑的情形。
其中,2023年11月和2023年12月自有商場的合計合同租賃及管理費收入分別為人民幣5.55億元和人民幣5.45億元,2023年12月較上月下滑金額為人民幣970.13萬元,下滑比例為1.75%。
紅星美凱龍家居指出,租金下滑主要因為2023年年末進入家居行業傳統淡季,出租率短期內有所下降,此外,公司為吸引設計師、家裝公司、新能源汽車、餐飲等優質品類入駐商場,提供了有利的商業條款。
當然,紅星美凱龍家居也在積極“自救”。自建發入主后,雙方在多領域展開業務合作,其中在汽車領域,雙方就在近期落地首個項目“汽車智能生態綜合體π空間”。
據了解,汽車智能生態綜合體π空間首期規劃落在紅星美凱龍成都佳靈商場,規劃面積1萬方,以店中店形式,融合潮玩藝術空間、品質智能家居生活體驗與全場域汽車營銷場景。這一營銷新模式能否有助于紅星美凱龍業績的修復,仍有待觀察。
另一方面,為了增加流動性并償還部分債務,2023年12月,紅星美凱龍家居以上海全球家居1號店南館為底層資產,申請發行36.41億元ABS項目,目前已獲上交所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該筆ABS從申請到通過,發行金額也在不斷下降,從最初路演時的40.1億元,后降至38.01億元,最終定為36.41億元。目前該筆ABS還未正式上市發行,這也側面反映市場對紅星美凱龍經營前景的憂慮。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