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問題屢遭投訴,來伊份品控遭質疑快訊
此外,記者在來伊份公眾號嘗試咨詢客服食品質量問題,客服回復會安排專員聯系,截至發稿時,記者未收到回復。
在社交平臺上
不少消費者反映購買的來伊份零食
出現發霉變質
夾有異物等食品質量問題
甚至有消費者購買到了過期食品
曾經的“零食第一股”
口碑何以斷崖式下滑?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軟糖中發現毛發
月餅中吃出塑料
來伊份質量問題引發諸多投訴
上海消費者李女士對記者無奈地表示:
“買到的來伊份軟糖還沒打開,就發現里面夾帶了一根毛發。吃了這么多年,現在價格也不便宜,沒想到連食品質量都沒有把控好。”
網友“胖梨”告訴記者:
“曾在來伊份月餅中吃出了塑料,最初客服僅同意賠償5元,后來經過不斷溝通,客服才答應將月餅退回。當我我把自己的經歷分享到社交平臺上,很多網友也留言稱吃到了塑料片,無法想象大企業的品控如此不嚴格。”
記者在某投訴平臺上看到, 來伊份的相關投訴有近千條, 包括 食品內出現異物, 保質期內食品變質等。 在社交平臺上, 也有不少網友曬出 購買的來伊份零食中 夾雜異物或出現腐敗的照片。
記者了解到,2012年以來,來伊份就先后陷入毒蜜餞、牛軋糖大腸菌群超標、手撕肉條菌落超標等事件。此前來伊份公示的招股書顯示,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來伊份共召回不合格產品7萬余公斤,涉及肉制品、水產品、糕點、果蔬等。
多數食品都是OEM代工
成為加盟商也沒有門檻
記者了解到,來伊份憑借OEM代工模式快速擴張產品線,于2016年上市,被稱為“中國零食第一股”。作為全國知名品牌,來伊份為何頻頻出現食品質量問題,是否與OEM代工模式相關?
記者了解到,來伊份大力推進加盟模式。截至2023年底,公司全國門店總數達3685家,其中直營門店1910家、加盟門店1775家,同比增加281家,加盟門店數量占比超48%。
加盟來伊份需要哪些條件?記者致電來伊份招商人士,對方表示,投資一家店項目費為3.9萬元、保證金3萬元,合作費用共計6.9萬元,算上門店裝修大概需要30萬元。“綜合毛利率到手在45%—50%,零食進貨折扣在5折到5.5折區間。如果簽3店以上,有進貨額5%的返點。”
該招商人士進一步解釋稱,來伊份沒有進貨門檻,進多少貨給到的折扣是一樣的。大部分商品都是OEM代加工,來伊份自身沒有工廠。產品原材料、研發等是來伊份提供,代工廠只負責加工。
對于商品質量問題,該招商人士說:“零食品種多出貨量大,貨品是直接從工廠配送至總倉進行抽檢,異物概率低。如有質量問題,可聯系品牌方售后。目前無食品安全問題,網傳消息可能被放大。”她直言,企業不是靠賣貨賺錢的。
食品質量問題頻出
專家分析品控疑存風險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來伊份出現產品質量問題的關鍵在于對如此多的代工廠商沒有進行嚴格審核,難以完全從產業鏈上進行把控。代工廠商不斷增多、產品數量快速擴充,管理難度也隨之加大,導致來伊份在外部采購、內部管控和店面管控3個方面均面臨挑戰。相關成本也不斷上升,可能侵蝕利潤。
和君咨詢合伙人、資深連鎖經營專家文志宏對記者表示,這些問題的出現都來自于生產端,最核心的問題不在于是自有工廠生產還是OEM委托生產,而在于來伊份的品控體系不夠健全,企業對于品控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存在疏漏,根本上是品控管理的問題。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也認為,頻頻出現質量問題主要和企業整體的品控和質量管理體系有非常大的關系。選擇好供應商、把握好整個環節的管理效率,可以避免一些品控問題。歸根到底還是企業的經營效率和經營管理出現問題。
6月19日,記者就食品質量問題撥打了來伊份客服電話,按語音提示選擇“投訴”時卻未撥通。此外,記者在來伊份公眾號嘗試咨詢客服食品質量問題,客服回復會安排專員聯系,截至發稿時,記者未收到回復。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