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超200億元,深陷資金巨窟的金立能否靠重組走出危機? 通信
曾烜赫一時的中國手機品牌,如今卻深陷資金巨窟,金立能否靠這次重組走出“中年危機”?
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下稱金立)目前實際債務已超200億元,將被全面收購重組。
報道稱,5月23日上午,金立在深圳總部舉行供應商債權人會議,超50家供應商到場。金立財務總監何大兵在會上通報,金立正引入新的一家注冊資金800億元以上量級的公司,全盤接收金立的資產和負債。
何大兵稱,新的投資者將分批接盤股東所持股份,全盤接收金立的資產和債務。據了解,目前金立共有18名自然人股東,董事長劉立榮持股41.40%,前任總裁盧光輝持股20.50%,其余的16名股東也都是金立的“元老”。
金立的危難2018
2018年,是金立成立的第十二個年頭,這一年對金立來說,一定不太美好。
2018年還沒到來,就有傳言劉立榮澳門賭博一夜之間欠債幾個億,導致與供應商歐菲科技的應收賬款出現風險,歐菲科技股價連續大跌。事后金立方面曾發聲明表示此新聞純屬造謠詆毀。
一個月之后,2018年1月16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劉立榮持有金立公司41.4%的股權進行了輪候凍結,凍結日期自2018年1月16日至2021年1月15日,凍結期為3年。此事連帶金立多起訴訟和債權糾紛案件相繼浮出水面。一時間,各家中小供應鏈廠商蜂擁至金立總部要債,部分廠商稱欠款期限已經達到半年以上。
1月30日,劉立榮公開回應資金鏈問題,解釋資金鏈緊張是因為2016年和2017年營銷費用和投資費用投入超限。自此,關于“金立60億的廣告費都去哪了”的話題被業界及媒體持續討論。
2018年4月2日,金立在微博發布文章“關于金立工業園目前的一些情況說明”。在文章中,金立方面宣布集團將采取自救措施:對金立工業園部分員工通過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并保留50%員工繼續生產,離職員工按照“n+1”方式補償。緊接著,4月11日,金立再發聲明,金立總部也將裁員50%,仍按N+1補償。
裁員降費,縮減成本可以解一時之憂,卻不足以填補金立的資金巨窟,引進外部投資才是金立真正要做的事。
據《財經》5月16日報道,自2018年1月以來,金立曾先后進行了三輪戰投談判,前兩輪皆因某些原因終止,但第三輪有望獲得某國資背景企業投資,該國資背景企業屆時將全面接手金立。
時隔一周,金立重組取得最新進展,一家注冊資金800億元以上量級的公司將全盤接收金立的資產和負債,目前因該公司的具體信息尚未透露,無法確定其是否就是上文提到的“國資背景企業”。
但可以肯定的是,外資引入,金立現有的格局必將被打破,能夠存活下來的金立,能否依靠這次重組再次翻身呢?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 作者:酥酥酥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