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華榮沒能拯救阿維塔?半年還賣不到3萬臺快訊
燒錢五年、兩度合資、一號人物親上陣,長安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維塔,卻仍難圓高端夢。銷量不振,半年銷量還不足3萬臺,在新勢力中是墊底的存在,朱華榮終究還是沒能成功拯救阿維塔。
燒錢五年、兩度合資、一號人物親上陣,長安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阿維塔,卻仍難圓高端夢。銷量不振,半年銷量還不足3萬臺,在新勢力中是墊底的存在,朱華榮終究還是沒能成功拯救阿維塔。
1. 半年銷量還不到3萬臺
2024年已經過去一半時間了,很多車企都紛紛交出半年考成績單。造車新勢力中,理想、問界等頭部車企,均擁有靚麗的成績,銷量表現非常好。反觀長安旗下的阿維塔,銷量成績則不是那么令人滿意。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阿維塔銷量為4682輛,在一眾新勢力之中,基本是墊底的存在。不僅比不上同為國有車企旗下新能源品牌的極狐、智己、嵐圖,而且也不如初出茅廬的小米汽車。
今年前6個月中,阿維塔銷量除了1月超7000臺,2月受春節長假影響不足2500臺之外,3-6月的銷量一直徘徊在四五千臺左右,甚至從呈現出從5000多臺跌至4000多臺的下滑趨勢。今年上半年,阿維塔累計銷量29030輛,在新勢力中依舊是墊底的存在。別說與近20萬臺的理想、問界相比,就是跟極氪、騰勢也相差甚遠。運營了至少五年之久,阿維塔這樣的銷量成績,有點拉胯。
2. 朱華榮沒能拯救阿維塔
阿維塔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其前身是長安與蔚來組建的合資公司長安蔚來。不過后來蔚來重心轉移,雙方的合作逐漸擱淺。2020年,不甘心的長安,引入了華為及寧德時代兩大巨頭,將原來的長安蔚來改組成為阿維塔。后來,阿維塔11和阿維塔12兩款車相繼上市,不過銷量遲遲得不到較大提升。2023年,阿維塔累計銷量不過2.76萬輛,僅完成全年交付目標的27.6%。
2023年年底前后,長安汽車破釜沉舟,開始對阿維塔進行大力變革。原本的阿維塔科技董事長兼CEO譚本宏,轉任長安汽車黨委副書記,長安集團一把手朱華榮親自出任阿維塔董事長,陳卓任阿維塔科技總裁。如今半年時間過去了,朱華榮親自領導下,阿維塔的銷量雖然有所提振,但與其他新勢力車企相比,確實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基本上處于新勢力賽道的末尾位置。
3. 阿維塔還不能承擔重任
作為“第三次創業”的關鍵舉措,以及電氣化轉型在高端領域的重注,長安對于阿維塔寄予厚望。背靠三棵參天大樹,阿維塔整車部分由長安負責,智能化部分由華為負責,電動化部分由寧德時代負責。多方的賦能加持下,阿維塔不僅承載了長安電氣化的希望,還有走向高端化的野心。雖然銷量不能代表一切,但以目前阿維塔的銷量,肯定尚不能承擔起長安汽車走進電氣化未來以及征戰高端領域的重任。
更為嚴重的是,阿維塔的虧損金額,一年比一年擴大。2020年至2022年,阿維塔凈虧損分別為1.5億元、2.1億元、20.15億元。2023年,阿維塔營收56.43億元,凈虧損擴大至36.93億元,同比暴漲超83%。以此核算,2023年阿維塔每賣出一輛車就大虧超13萬元。自2020年重組開始算起,阿維塔在過去4年間的累計凈虧損達到了60.7億元。新勢力中,理想和問界已經盈利,而阿維塔還在持續燒錢之中。
2021年重慶車展上,朱華榮曾言:“產品不行的時候,就靠營銷戰術。”朱華榮上任阿維塔董事長之際,把技術出身的譚本宏調離,將公關營銷出身的陳卓提拔了上來。此外,阿維塔還有兩個重大變化:其一,逐步取消直營模式,全部轉向經銷模式,以降本增效;其二,效仿其他品牌,通過電轉油進軍混動市場,以期走出銷量困境。車市競爭愈發白熱化,行業進入深度洗牌階段,留給朱華榮和阿維塔逆風翻盤的時間不多了。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