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貸頂風作案 借款實際成本仍高達年化68%金融
近日,筆者在雪球上轉悠,發現在某一上市平臺的帖子中,有投友指出你我貸通過一定手段規避36%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違反P2P整改驗收細則。
關于借款年化利率36%的上限規定,2017年12月1日以前,監管口徑以及P2P行業內外普遍將年化利率36%(實際包括中介報酬、服務費)當作規范性紅線。直到2017年12月1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印發的《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中正式出現“對借款人收取的綜合資金成本”概念。這份文件應該是互金行業監管文件中首次出現“綜合資金成本”,但此文件是針對“現金貸”業務的。而截至2018年1月19日,除上海、深圳針對P2P監管的文件開始采用“綜合資金成本”的說法外,仍缺乏全國性的相關監管規定。“綜合資金成本”提法有利于借款人清晰地了解借款資金成本,但同時也急需出臺針對P2P行業統一且更為明確的監管規定。根據目前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以及法院審判實踐的判例看,預收咨詢費及利息、服務費等在法律規定的年化利率36%以內且依合同約定已提前收取的均受法律保護。
近日,筆者在雪球上轉悠,發現在某一上市平臺的帖子中,有投友指出你我貸通過一定手段規避36%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違反P2P整改驗收細則。為一探究竟,筆者先是從借款人處獲得最近的借款記錄(本周三申請),后是親自申請貸款進行確認。 目前,你我貸的app上共提供了三款借款產品,秒啦是旗下的快速小額貸款,審批塊、額度較小。嘉卡貸和嘉英貸則是分別以信用卡和公積金流水為進件條件的貸款,期限較長、金額較大。其中,秒啦只需通過身份認證以及芝麻分授權等操作就能申請,首借額度大約在3000~8000。 無論是根據借款人提供的貸款申請記錄,還是筆者自己的申請情況,秒啦的實際借款成本遠高于民間借貸利率上限,達到年化68%。話不多說,直接上圖(上圖是借款人的、下圖是筆者的),懂點金融的同學都能通過excel或者金融計算器算出其真正的借款成本。
在申請貸款時,你我貸會展示其收費明細,并特意強調總體借款成本不超過借款金額的36%。從描述中不難發現,你我貸在此混淆了借款成本和借款利率的概念,即以相當于本金36%的借款總費用代替年化36%的借款利率,作為一家排名靠前的上市平臺實屬不該。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近科學,看看這年化68%的借款利率是如何被轉化成不超過借款金額的36%。
你我貸收取的服務費包括貸后管理費、平臺服務費和貸后服務費,三費占本金的比例分別為14.4%、8%和8%。以筆者7500元、12期的分期貸款為例,總繳服務費高達2280元,占本金比重30.4%。根據等額本息的計算原理,筆者將每月的還款拆分成本金、利息和服務費三部分,如下圖顯示:
可見,你我貸所說的總體借款成本不超過借款金額的36%即在整個貸款生命周期當中,借款人付出的服務費+利息總額占本金比重為35.9%(=10192.4/7500-1),小于最高法的民間借貸利率上限36%。事實上,在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的還款方式下,借款利率的確是年化35.9%。但在上述的分期還款方式下,由于借款人在貸款生命周期中已經償還部分借款本金,真實的借款利率達到年化68%。
通過Excel的IRR公式可以根據不同的還款現金流計算年化借款成本 對于出借人而言,利息收入為412元,實際出借利率為年化10%,即你我貸的散標收益率。 除了以混淆概念的方式規避36%紅線和以不同名義收取較高服務費外,我們看到你我貸的收費集中在貸款初期。其中,1200元的平臺服務費和貸后服務費在借款前兩月收取完畢。這一方面是迎合監管要求,不在貸前收取服務費以觸及砍頭息禁地,另一方面是通過服務費收取的前置以盡早確認收入,利于公司的財務表現,也有利于降低平臺的運營風險(增加現金流、降低借款人違約后的服務費損失)。但在借款金額較大時,這種非等額、前高后低的還款方式將增加借款人初期的還款壓力,提升違約概率,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不過,仔細一想,這信用風險好像是由出借人承擔。 所以我們看到,即使在你我貸所謂符合監管要求的前提下,秒啦的綜合借款成本仍然高達68%,這樣看來,嘉銀金科去年實現4個億凈利潤也在情理之中。不過,一回想起嘉盈金科的凈利潤全部分紅給股東,而董事長又持有超過83%的股份,筆者背后是一絲寒意。
迎合監管不是自作聰明,普惠金融不是唯利是圖,且行且珍惜。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