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扭虧的途虎養車,遠未到放松的時候快訊
依賴加盟商實現盈利,但卻因管理錯位深陷消費者輿論漩渦;京東、天貓以及字節跳動紛紛入局,途虎養車突圍汽車后市場下半場并不容易。
依賴加盟商實現盈利,但卻因管理錯位深陷消費者輿論漩渦;京東、天貓以及字節跳動紛紛入局,途虎養車突圍汽車后市場下半場并不容易。
文 | 經理人融媒體中心綜合
3月14日,途虎養車公布2023年全年未經審計財報。
2023 年全年,途虎養車實現營收136億元,較2022年同比增長17.8%;經調整后的凈利潤4.8億元,首次實現全年扭虧為盈。
據經理人融媒體中心了解,這兩項數據均超出中金等頭部券商的預期。
受此消息影響,途虎養車3月15日早間一度漲至12.6港元,大漲10.76%,但午間開盤后就開始回落,截至收盤報收11.96港元,漲5.47%。
沖高回落背后,其實也顯示出投資者們對途虎養車的擔憂:依賴加盟商實現盈利,但卻因管理錯位深陷消費者輿論漩渦;京東、天貓以及字節跳動紛紛入局,途虎養車面臨競爭愈發加劇。
首次實現全年扭虧為盈
2023年全年,途虎養車經調整后的息稅及攤銷前利潤(EBITDA)7.6億元,經調整凈利潤4.8億元,實現自成立以來首次全年扭虧為盈。
此前,途虎養車多年均處于虧損狀態。
根據披露的招股書,2019年-2022年,途虎養車的營收分別為70.4億元、87.53億元、117.24億元和54.68億元,剔除疫情因素影響途虎養車營收可以說是維持著穩定的增長。不過凈利潤卻持續虧損,同期虧損金額分別為34.28億元、39.28億元、58.45億元和21.38億元,四年累計虧損超過153億元。
即便到2023年截至3月31日的三個月內,途虎養車依然虧損2.79億元。
就具體業務來看,2023年全年,途虎養車汽車產品和服務營收由2022年的107.2億元增長17.9%至2023年的126.5億元;廣告、加盟及其他服務收入由2022年的824.1百萬元增長15.8%至2023年的945.3百萬元。
分析來看,一半原因在于換胎及保養等需求增加,另一半原因涉及途虎工廠店網絡擴張。相比需求的增加,途虎養車扭虧的主要原因,更多來自門店數量增加。
根據財報,截至2022年12月31日,途虎養車覆蓋全國300余個城市擁有途虎工場店5909家,相比2022年新增1256家。其中,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的工場店平均門店數超過了100家;二線及以下城市擁有3420家工場店,相比去年同期新增881家;西部及北方地區也增長顯著。
值得一提的是,5909家途虎工場店中,超過97%門店為加盟店,自營店數量僅152家。
除了開源外,途虎養車較好的財務狀況還得來自對整體費用的控制。
降本增效成果顯著,銷售及營銷費用率從2022年的13.3%下降至2023年的12.6%,管理費用率從2022年的3.5%下降至2023年的3.1%。
坑蒙拐騙?深陷消費者信任漩渦
加盟店快速擴張,的確能夠迅速跑馬圈地,搶占市場份額。根據途虎養車財報,其門店已經覆蓋全國所有的省級行政區,超過300個城市,為全中國門店數量最多,覆蓋最廣的線下汽車服務網絡。
但與此同時,隨著門店數量不斷提升的還有管理難度。
更具體來說,途虎養車近年來快速擴張的門店規模與自身管理能力的錯位,“坑蒙拐騙”的消費者維權事件頻頻發生。
例,今年1月途虎養車就出現貨不對板、強制消費等問題。根據《中國消費者》雜志社旗下賬號“315評測”發布的視頻顯示,有消費者在途虎養車的不同店鋪進行了維修服務,期間消費者要求更換“原廠原件”,而在兩個不同的案例中,途虎養車服務暴露出該公司服務流程中出現明顯問題。
具體情況可在經理人融媒體中心此前報道(《4年虧損153億元后,途虎養車靠什么實現了盈利?》)中查閱,在此不再贅述。
媒體曝光之外,更多的相似情況出現顧客的服務之中。
根據黑貓投訴平臺(截至2023年3月15日),途虎養車累計收到815條投訴,經理人融媒體中心爬取了其中部分具體投訴內容歸類整理,其中絕大多數的投訴問題指向產品質量缺陷、貨不對板、機油用錯、隨意調價等等情況。
再對比黑貓投訴平臺上的競品,看一下投訴量情況:京東養車的投訴量為391起;天貓養車為1104起,懂懂養車為11起。盡管這些投訴量是為參考,但相對而言,途虎養車的投訴量偏高的問題,是無法回避的。
2011年,途虎養車成立,其初心是:希望改變當時汽車服務行業服務價格高,服務質量差的問題。但隨著自身的快速發展,途虎養車是否是否忘記了初心呢?
行業“貓狗”環伺
雖說已然實現全年盈利,但并不意味著途虎養車便可高枕無憂,除了上文提及的消費信任危機外,途虎養車更是面臨著同行的圍剿。
汽車產業和車主代際更迭的雙重浪潮中,汽車后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根據《2023汽車后市場維保行業白皮書》數據,2023年中國汽車后市場維保行業產值達1.2萬億元,同比增長25%,至2025年預計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速。
諸多企業紛紛入局,其中不乏京東、阿里巴巴等實力雄厚的互聯網大廠。
2018年阿里巴巴推出天貓養車,依托阿里巴巴大數據生態系統,主打智能化運營,為車主提供更精準更透明的智慧養護方案。2023年9月,阿里巴巴業務集團淘天集團汽車行業與新康眾開始加大對汽車后市場的投入。
阿里巴巴推出天貓養車同年,京東也推出了京東京車會。2022年8月,京東汽車整合京東汽車供應鏈能力、京東京車會服務門店及第三方服務網絡,推出京東養車。
行業人士認為,互聯網巨頭擁有強大的資金、技術和用戶基礎,可以通過整合資源和強大的資金實力參與競爭,可以預見的是汽車后服務市場必然面臨重新洗牌。
途虎養車、天貓養車、京東養車三雄爭霸,且火藥味兒在直線上升。
1月24日,途虎養車一紙訴狀將京東養車告上法庭,途虎養車認為京東養車在多個社交平臺營銷推廣的“震虎價”影響了途虎的商譽,要求京東賠償500萬元。
“震虎價”即京東養車于去年6月份推出的營銷活動,并在當年9月“升級”,給予用戶更多折扣。
對此,京東養車解釋稱,震虎價不是針對某一企業,而是要通過效率和體驗的提升,掃開養車市場中價格虛高、維修過度、標準缺乏、服務參差不齊等諸多影響大家體驗的“攔路虎”,并通過扎實的供應鏈能力,來降低車主們的養車成本,實現低價養好車的目的,并宣布震虎價再升級,聯合品牌、商家加碼補貼5億元。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