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小米反惹事端,智己公關犯了四大錯快訊
粗心大意、不諳民意的品牌公關,切勿嘗試打“輿論戰”。
粗心大意、不諳民意的品牌公關,切勿嘗試打“輿論戰”。
智己和小米的口水戰,最終以智己正式二度道歉收場,引起輿論一片嘩然。
4月8日,智己L6發布會上,智己聯席CEO劉濤曬的一張智己 L6 超強性能版與小米 SU7 Max 配置對比圖中,把小米 SU7 Max 的雙電機描述成了“前 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后 SiC(碳化硅)”,而自己的卻是雙 SiC。
當晚11點,小米公開發布聲明,稱SU7 Max前后電機均為碳化硅,并要求智己公開澄清并道歉。
事后,最先劉濤公開微博道歉,緊隨其后的是智己蓋了公司公關部公章的道歉函,4月9日中午,智己又發了一篇更為正式,蓋著公司公章的致歉聲明。
除了犯了數據失實這個基礎性錯誤,智己發布會還出現明顯因粗心大意呈現紕漏、過度拉踩對手蹭流量、言論不顧及老車主感受,拿員工疏于家庭煽情等錯誤,引起老車主及吃瓜群眾的敵對情緒。
雖然出面拉踩小米營銷的不是智己公關部人員,但在公開場合中,公司高管發言都要經過公關部審核,甚至很多高管發言稿就是出自公關部、亦或是代理商之手。智己此番L6發布會翻車,最終被迫道歉,公關部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在圈姐看來,智己公關部此次犯下四大錯誤,這些錯誤都值得大眾消費品公關深思,并引以為戒。
第一:粗心大意
最新的道歉聲明中, 智己稱,之所以對小米SU7的電機標注錯誤,是看了工信部公開的小米SU7公告信息、調研了相關供應鏈企業專家,才相信小米SU7前后電機不都是碳化硅。
如此大場合下,一個品牌對比對手來彰顯自己的“高配置”,勢必得做出更全面的核實。長城也曾指責比亞迪減配油箱,后證實指控屬實,對比智己,長城做了更多功課,至少事前買過很多比亞迪車型來研究配置。
反觀智己,不等對手新車正式上市,拿到“實錘”證據,就草率發布對手配置信息,結果是碰瓷反惹事端,智己公關部當晚爆肝加班彌補失誤,公關總監鹿達半夜發布朋友圈,表達慚愧之意,承認傳播物料的審核需要嚴謹、嚴謹、再嚴謹。
仔細研究發現,智己L6宣傳期間,除了將小米SU7 MAX前后電機標注錯誤外,還出現不少瑕疵。智己L6發布會上,女品牌體驗官宣傳50W快充不挑手機時,畫面圖中的小米手機顯然沒有激活50W無線快充,這一細節紕漏引發質疑。
在智己L6早期宣傳界面上,Orin X 芯片的?圖標,其正確寫法是右上角小標,智己打成了等字號的 XR,在傳播一段時間后這個錯誤才得到糾正。
公司公關也是代表公司公開發聲的媒體,對于媒體來說,失事報道是最為嚴重的錯誤,所以重大報道前必須要多方求證,來確保真實性。
這一次,智己這家“媒體”培育的車圈新晉網紅——劉濤公開呈現信息有“失實”之處,品牌公開宣傳物料還因粗心大意犯了很多細節錯誤,被對手步步緊逼屬再正常不過結局。
第二:過度拉踩
碰瓷營銷現已頗為常見,用好了的確可以幫自己拉一幫流量,新勢力第一梯隊的理想也不停拿BBA、勞斯萊斯來給自己貼金。事實上,李想在拉踩對手時候很有“度”,對豐田、華為、BBA也時常表達致敬學習的態度。
而此次智己L6發布會上,對小米一頓內涵,暗指其手電筒、手機支架、外界氛圍燈不是真智能、喊話L6全系都是Max車型,介紹外觀時嘲諷了一把“模仿設計”車型,并聲稱自己是“真生態不挑手機品牌”,“技術真理未必掌握在流量手中”,著實有些越界。
更有媒體曬出智己人員與媒體聊天記錄,建議L6發布會稿件中提及小米,并直言“他破天的流量確實讓我們鴨梨噠噠”,關于上述聊天記錄是否存在,《車圈紀事》向智己公關部人員求證,截至發稿并未得到回應。
品牌營銷時適度碰瓷,的確可以帶來關注度,但過度碰瓷,只會惹怒對手,令后者帶著放大鏡審視自己,還會被圍觀群眾貼上“格局小”的標簽。
黑紅很難讓產品真的“紅”。況且碰瓷式營銷,車圈現在除了李想,還沒有誰玩的轉。即便是出自傳統陣營的大型民營汽車集團長城,雖說碰瓷比亞迪一事沒有出現事實錯誤,但也沒因此銷量上一層樓。
第三:不顧及老車主感受
在智己L6發布會上,劉濤說“如果一輛20萬左右的智能電動車沒有頭頂那個激光雷達,是不是就像買了一臺沒有攝像頭的智能手機一樣奇怪,所以我榮幸宣布智己L6全系標配超遠距離高精度激光雷達”。
此話引來諸多智己老車主不滿,此前智己2022年末發布,且起售價接近31萬的LS7,并未全系標配激光雷達。迄今,智己也沒有對未安裝激光雷達的LS7車型與升級和補償方案。諸多LS7車主紛紛指責劉濤這一言論,認為其絲毫不顧及老車主感受。
智己為了獲取更多客戶,新推車型普遍配置更高、售價更低,雖說銷量隨之有所上漲。但其頻頻背刺老車主、未能拿出足夠真金白銀對其補償的行為,引發諸多車主怒火。
新能源時代,部分新勢力將極致服務、用戶運營打造為一大賣點。傳統車企受制于企業文化,難以做到服務匹敵新勢力,但至少公開發言稿中,要斟酌考慮到老車主感受,宣傳某一賣點卻中傷老車主,也說明該品牌對用戶的忽視,缺乏打造口碑的意識。
第四:拿員工加班營銷
發布會末了,劉濤聲情并茂說,智己創業4年來,在當下內卷中國車市,為了把“牛逼”技術介紹給用戶,一些員工錯過自己孩子出生;團隊中人連續四次陽還堅守工作一線;有人一狠心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一周才能見一次。此話不僅未得到觀眾共情,還引起打工人們一片指責。
在這個996盛行,商界教主馬云因為一句“996是福報”,老百姓對其稱呼從“馬爸”變成“無情資本家”。品牌宣揚員工為工作疏忽家庭,不僅不會讓人們感動,反而會因此聯想到自己因公司壓榨犧牲太多私人時間,對該品牌心生反感。
智己不是第一次營銷翻車,此前的車內包餃子、劉濤超速飆車等事件,也曾引起輿論質疑。
甲方公關也是受雇于一家公司的媒體,從業人要“接地氣”,知道民間正在蔓延的情緒、對讀者們樂于看到什么、抵觸什么心知肚明,這樣才會避免在宣傳過程中適得其反。若品牌缺乏對傳播規律的了解,卻想要玩轉輿論,結果只會自尋煩擾。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