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開通服務、誘導升級……2024年了,移動、聯通等還在玩資費套路?快訊
近年來,運營商套餐資費一直是大眾熱議的話題,用戶被私自扣費、開通增值服務、變更套餐等現象層出不窮。
近年來,運營商套餐資費一直是大眾熱議的話題,用戶被私自扣費、開通增值服務、變更套餐等現象層出不窮。
據中國電子商會旗下的消費服務保障平臺消費保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收到三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相關投訴41,387件;累計涉訴金額超4,122萬余元,有效投訴解決率僅為36.09%。
移動投訴量位居榜首
電信解決率最高
在投訴量方面,中國移動以24,173件投訴位居榜首,但解決率僅為33.09%。中國聯通收到10,323件投訴,解決率為24.04%,而中國電信投訴量為6,891件,但相比之下,高于其它兩個,達64.62%。
數據來源:消費保
資費不明、服務態度差突出
據統計,三大運營商中資費不明確、服務態度差和套餐糾紛等問題尤為突出。
中國移動在資費不明、套餐糾紛和霸王條款方面的投訴略高于行業平均值。中國聯通的服務態度差投訴占比高達22.89%,顯著高于其他兩家運營商。中國電信則在強制停機和通信故障問題上表現不佳。
數據來源:消費保
移動未經允許
私自開通服務,升級套餐
近日,消費者諶女士向消費保平臺投訴稱,家中老人的手機話費由原來的60多元每月突然增加至近200元每月。
她表示,老人對手機套餐的使用并不熟悉,且在未得到老人明確同意的情況下,中國移動私自為其開通了多項增值服務,包括但不限于:移動銀聯雙V會員,每月20元;抖音流量包,每月20元;權益福袋,每月20元;云商宣傳服務包,每月2.5元;云WiFi減免后,每月2.5元;音樂包,每月20元;彩鈴服務,每月12元。
從60多元突然誘導增加至近200元,諶女士對此感到很氣憤。
無獨有偶,消費者吳先生也遇到類似的事,他在消費保平臺投訴稱,其手機號碼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被開通了一個299元的流量套餐。吳先生表示,由于未經授權的流量套餐開通,其手機號被停機,導致一段時間內無法正常使用手機進行通話和短信,影響了其與他人的正常溝通,并帶來了實際的經濟損失。
吳先生上午11點多被通知開通了套餐,
下午14點多便接到手機停機通知
吳先生提出以下訴求:一是要求聯通立即取消未經同意開通的299元流量套餐,并確保今后不再擅自開通任何未經用戶允許的附加服務。二是要求聯通立即解除手機號的停機狀態,確保消費者能夠正常使用手機進行通信。三是要求聯通進行合理的經濟賠償。
目前,經消費保平臺介入,深圳聯通工作人員已聯系用戶解釋處理,問題已解決。
誘導簽訂手機合約
要求恢復原套餐
消費者譚女士向消費保平臺投訴稱,其父親在2024年6月22日接到中國移動工作人員電話,聲稱免費上門送手機。然而,在辦理過程中,工作人員未明確告知必須簽訂合約、升級套餐以及相關限定條款,包括不可降檔和中途更換或取消合約會有違約金等信息。
譚女士在得知情況后的第二天即聯系客服,要求解除合約、退還手機,并恢復原來的套餐。但工作人員表示必須支付手機費用才可取消合約。她指出,辦理時工作人員并未清楚告知活動套餐內容,因此無法接受此方案。
圖源攝圖網
7月12日,工作人員再次聯系譚女士,要求支付手機費用,并聲稱合同已經生效,取消需要支付高達4萬元的違約金。譚女士認為,中國移動在辦理過程中存在不合理行為,聲稱免費送手機卻未提及隱形消費門檻,且在她父親不識字的情況下誘導其簽訂合約。
譚女士還指出,中國移動拖延不處理問題,導致合約生效后才聯系她要求支付違約金。在多次聯系客服后,她被告知繼續反饋并等待,但問題至今未得到解決。目前,譚女士提出以下訴求:要求中國移動恢復申訴號碼原來的套餐,取消購機合約,退還升級套餐后所扣除的費用。
50元內小金額投訴占比超四成
投訴金額多集中在50元以內,占比超過四成,其次是100-200元的投訴。用戶畫像顯示,00后和90后是投訴的主力軍,占比分別為37.35%和39.65%。
數據來源:消費保
廣州、深圳、東莞
投訴用戶位居前三
據統計,三大運營商相關投訴用戶聚集城市排名前三的依次為廣州市(5.80%)、深圳市(5.08%)和東莞市(4.43%)。
數據來源:消費保
針對三大運營商相關消費投訴,消費保研究院專家建議:
對于消費者,在購買運營商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時要謹防“掉坑”。
一是基于自己的消費需求,理性分辨是否需要辦理更高檔的套餐,看清楚付費的附帶服務;
二是在遭遇消費欺詐時,可以通過多種途徑進行有效維權,包括找售后客服溝通、在運營商官網或App上提交投訴、向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提交申訴等方式。同時,消費者可以向本地消費者協會的專項維權部門提出申訴,或者通過集體訴訟等渠道維護自己的消費權益。
此外,各大運營商應該加強自身管理,完善收費規則,提升服務質量,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暢通消費者咨詢投訴渠道,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