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4了,百度還沒吃到AI紅利快訊
2月28日,百度發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發布后,百度美股開盤大跌7%以上。
文章來源:強調商評
2月28日,百度發布2023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報。財報發布后,百度美股開盤大跌7%以上。
整體來看,百度2023年的降本增效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拆開財報數據來看,等了AI風口十多年的百度在“大模型元年”也沒有占到多大便宜,甚至面臨的壓力依然不小。據股價數據,自百度去年3月發布大模型“文心一言”以來,百度股價已跌去近三分之一,跌幅大于騰訊、阿里。
看起來尚可的財報數據為什么沒有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原因都藏在數據背后,下面具體來看:
百度Q4收入349億,同比增長5.7%,環比增長1.4%,低于市場預期的350億元。百度的攤子鋪得很大,但是賺錢的少。在百度的收入結構中,廣告依然是絕對大頭,而AI的商業模式依然不明朗。在線營銷、云以及愛奇藝等幾個業務模塊的營收增長都平平淡淡。
相比之下,不論是字節、騰訊,還是B站、小紅書,都有更加多元的收入模式,可以更穩健的面對市場波動。
不過百度“降本增效”的經營策略在財報上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2023年,百度全年營收1345.98億,同比增長9%,但凈利潤增長了39%,達133.47億。
現金流是當下所有公司的重點,大模型又是一個燒錢的業務,百度“屯糧”的需求更高。降本增效的主要手段除了裁員外,還有不少業務線的調整,比如明顯可見的在自動駕駛、短視頻、智能硬件等業務上的投入都在減少。該策略在2024年可能還會更激進。
四季度,百度App月活6.67億,相比2023年Q2的6.77億還差1000萬,明顯增長不動了。相比之下,B站、小紅書用戶日活還在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百度智能小程序作為百度App的基礎設施,也側面體現了百度App的流量下降趨勢。據Questmobile數據,百度智能小程序是四個主流小程序平臺中唯一一個月活流量同比下降的。
而以百度智能小程序的頭部案例小紅書來看,這個流量下降的趨勢就更明顯了,月活用戶幾乎半年就腰斬了。不過小紅書在百度的流量下降這么大還可能是遭到了百度的流量封殺。
過去,小紅書作為一個垂類內容平臺,跟百度合作大于競爭。百度希望用開放戰略引入小紅書的內容。但是,隨著小紅書逐步成長為綜合性生活社區,其對百度的生態正在造成直接的競爭。
百度四季度廣告營收192億,同比增長8%,剛剛回到2021年的水平。而放到行業里看,這個增幅是遠低于頭部大廠的,比行業9.8%的平均水平還低。
在流量增長乏力的情況下,百度不得不尋找新的廣告流量來源,比如百度手機輸入法,但是去年百度手機輸入法廣告就遭到用戶的強烈吐槽,這使得百度不得不改變策略。
百度方面表示,大模型幫助百度獲得了更多的廣告收入,但就財報數據來看,大模型頂多在幫百度維持廣告體量,增量還遠談不上。
另一個有意思的數據是,這個季度百度托管頁廣告占比從上個季度的53%下降到了51%,這意味著百度為了廣告增量,不再一味追求對廣告主更強的管控。
接下來的廣告市場競爭還會更加激烈,在整體市場低迷的情況下,抖音、小紅書、B站都在把搜索廣告作為重點,尤其是小紅書搜索對百度有極強的替代性。
百度宣布文心一言App用戶規模1億,但是Questmobile披露的11月日活數據是155萬。也就是自文心一言上線以來,有1億用戶用過文心一言,但是只有155萬用戶一個月會用一次及以上,大部分用戶都棄用了。為什么這么多用戶棄用?從應用商店的真實用戶口碑中就可見一斑了(感興趣的可自行去應用商店查閱)。
目前國內大模型產品都面臨類似的落地問題、用戶規模的問題。今年以來,抖音也在大流量強推其大模型產品豆包,曾經的App工廠也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效。關鍵還在于這類產品整體還沒有成熟,新鮮感大于實用性。
大模型是百度接下來的“必贏之戰”,但也是更艱難的一戰。如果說智能駕駛難在技術進展緩慢,大模型則難在技術進步太快了。
智能駕駛時代,百度整體處在一個相對慢的競爭節奏里,競爭對手也寥寥無幾。但是大模型的競爭就充分多了,百度競爭對手來自各個行業。比如,最近手機行業就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大模型入口爭奪戰。
四季度百度智能云及其他收入84億,同比增長10%,依然處于低增長區間。
雖然李彥宏在財報電話會上強調,大模型為云業務帶來了約6.6億元增量收入,但在整體收入規模不明顯增加的情況下,這些增量可能只能抵消市場的萎縮部分。另外,2024年,企業及政府需求疲軟預計還將繼續,智能云業務的增長在今年依然壓力不小。
去年四季度原小度CEO景鯤離職后,小度智能硬件的市場聲量也小了很多。這也許和百度集團整體的降本增效策略有關,不過更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智能硬件行業疲軟,而利潤不錯的學習機如今已經一片紅海。
尤其是當智能硬件供應鏈成熟之后,大家比拼的更多還是內容,學而思、猿輔導、作業幫這些老牌教育公司在家長心智中優勢更大。小度接下來何去何從,可能需要一些新的方向,否則在如此降本增效的大環境下,被百度進一步甩包袱都是有可能的。
一年以前,百度智能駕駛還是每次財報中的重中之重,如今僅剩下了蘿卜快跑的數據,因為這是離錢相對更近的業務。不過,要等到政策允許無人出租車的大規模運行也面臨多方面的挑戰,包括安全以及就業問題等等。
更消極的消息是,今年剛開年,造車行業就開始了殘酷的淘汰賽。國內的高合汽車面臨倒閉危機,國外的蘋果也果斷放棄了造車。緊隨其后,又有百度智能駕駛技術大拿出走了。據《晚點》報道,百度智能駕駛L2+業務的車端整體軟件架構以及規控和車輛交互技術負責人羅琦離職。
告別,有時候需要一些勇氣,有時候只需要一個時機。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