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安兔兔糾紛背后:榮耀為何要跑分“造假”?觀點
一場圍繞“344萬跑分”的口水仗將榮耀推至負面輿論的漩渦。
撰文 | 張宇
編輯 | 楊勇
題圖 | IC Photo
一場圍繞“344萬跑分”的口水仗將榮耀推至負面輿論的漩渦。
事情的起因是知名數碼博主“數碼閑聊站”于4月17日曝光了榮耀GT Pro突破344萬分的安兔兔跑分成績,該成績幾乎已是安卓手機性能天花板,于是瞬間引發了行業震動。
緊接著,安兔兔通過官方微博發文稱,340萬的成績都能編出來了,就真不怕用戶入手了跑不到這個成績要求退貨嗎?安兔兔還強調,不要拿消費者當傻子,跑分終究只是參考,一個極度離譜完全無法達到的成績,是沒有任何參考意義的。
針對安兔兔的質疑,榮耀GT系列產品經理杜雨澤回應稱,榮耀向來不過度宣傳跑分,但此次測試確實是在實驗室低溫等極限環境下跑出的結果。這是一種行業內常用的性能測試方式,并不代表用戶日常使用場景,但也不應被完全否定其參考價值。
安兔兔并不認同杜雨澤的觀點,于是連續發表多條言辭激烈的博文,駁斥榮耀“不應該用實驗室跑分去混淆消費者的視聽”,質疑其“既當又立”的營銷套路。
這場口水仗并沒有就此結束。4月28日,安兔兔再次通過官方微博發文稱,“實驗室跑分最離譜的機型誕生了”。安兔兔表示,在室溫25℃、最新系統版本、未安裝任何第三方應用的情況下,實測榮耀GT Pro頂配版的跑分成績為305萬分,與344萬跑分有近40萬分的差異。即便在冰箱冷凍室中跑分,也只有324萬分,同樣存在近20萬分的差異。
圖源:安兔兔微博截圖
雙方各執一詞,令榮耀GT Pro的真實跑分成績變得撲朔迷離,不過,這場口水仗卻成功打開了流量開關,在榮耀GT系列新品發布會前夕,“榮耀GT Pro”百度指數暴漲480%。
榮耀GT系列重點面向年輕消費者,以滿足其對性能和設計的高要求。榮耀原CEO趙明曾多次強調,榮耀GT系列是榮耀品牌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榮耀GT系列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市場份額,更是為了重塑品牌形象和提升品牌影響力。但是想要化解榮耀當下面臨的多重困境,只靠榮耀GT系列還遠遠不夠。
一、出貨量淪為“others”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銷量同比增長2.5%。其中,華為銷售額同比增長28.5%,市場份額為19.4%,位列第一名,而vivo、小米、OPPO和蘋果位列第二至五名,市場份額分別為17.0%、16.6%、14.6和14.1%,榮耀以13.7%的市場份額排在第六名,淪為“others”。
事實上,榮耀的市場份額早已出現下滑跡象。
2022年,榮耀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位列第一名,其出貨量同比激增34.4%,是前五名中唯一一家出貨量正向增長的品牌。
然而好景不長,進入2024年之后,榮耀的高增長時代一去不復返。數據分析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三季度,榮耀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市份額分別為16%、15%、15%,2024年第四季度又進一步下滑,被擠出了前五名之列,市場份額低于14%。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4%,在這一市場環境之下,榮耀的出貨量逆勢下滑近3%,與行業趨勢形成顯著落差。
造成榮耀市場份額急劇萎縮的原因錯綜復雜,華為的強勢回歸是最直接的沖擊因素——華為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自2023年第三季度開始加速增長時,恰好是榮耀的市場份額下滑的起點。
根據Canalys的數據,2024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業務重回正軌的華為憑借Mate系列及nova系列重新站上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名的王位,市場份額為17%。到了2024年第四季度,華為與vivo并列第二名,而榮耀卻不見了蹤影。
華為能切走榮耀的“蛋糕”,主要原因直指榮耀面臨的“影子困境”。盡管榮耀早已獨立多年,但其品牌形象仍與“華為子品牌”深度綁定。相關調研數據顯示,有35%的消費者認為“榮耀是華為的低端產品線”,28%的消費者將榮耀視為“性價比替代品”。這反映出榮耀在消費者的認知中仍被認為是“華為的影子”。
此外,榮耀在高端市場接連失利也是一大原因。憑借旗下Magic系列,榮耀不斷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但始終難以有所突破。2024年10月,Magic 7系列正式發布,榮耀再度向高端市場發起沖擊。根據爆料信息,截至2025年4月,榮耀Magic 7系列的銷量為128萬臺,而與榮耀Magic 7系列同期發布且處于同一價格區間的小米15系列和OPPO Find X8系列的銷量分別是393萬臺和190萬臺。可見榮耀Magic 7系列的市場表現并不樂觀。
2024年12月至今,榮耀相繼推出GT、GT Pro等主打性能的機型,試圖在游戲手機細分市場打開局面。盡管榮耀對GT系列寄予厚望,但指望GT系列扭轉榮耀的頹勢顯然并不現實。對于正處在IPO關鍵節點的榮耀而言,持續萎縮的市場份額,以及難扛大梁的Magic系列和GT系列,無疑會直接影響其上市估值與投資者信心。
二、出海不容樂觀
2025年1月,榮耀正式進軍印尼市場。
據悉,榮耀規劃在印尼運營首年開設超過10家品牌體驗店,并推出涵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以及可穿戴設備等多個品類在內的近30款產品。榮耀已與印尼最大的移動設備和電子產品零售商Erajaya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市場拓展、渠道建設,以及客戶服務等維度展開協作。
印尼市場擁有龐大的消費群體和巨大的消費潛力。Canalys的調研報告顯示,印尼智能手機出貨量占東南亞市場的35%,超過三分之一,足以見得印尼市場在東南亞地區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此外,印尼市場還具備年輕化、精通技術的人口結構特點,這與榮耀的目標用戶群體高度契合。
榮耀為此制定了清晰的長期規劃:在未來三年,榮耀致力于成為印尼中高端市場價值排名前三的品牌,并在折疊屏手機、中端機型以及平板電腦等關鍵細分市場成為領導者。
但中高端市場的“蛋糕”不好分。三星和蘋果長期主導印尼高端市場,且已建立起成熟的品牌認知和渠道網絡,蘋果雖然因未達到印尼政府設定的智能手機本地零部件含量至少40%的門檻,其iPhone 16系列在印尼市場遭遇禁售困境,但依然牢牢占據著用戶的心智。
目前,印尼智能手機市場主要由200美元以下的低端設備主導,占比約85%,而300美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場占比僅10%。這反映出印尼消費者對于價格高度敏感,更傾向于選擇性價比高的設備,大大限制了榮耀在中高端市場的擴張。
與此同時,雖然小米、OPPO、vivo在印尼主攻在200美元以下的低端市場,但均已開始向中高端市場滲透,這進一步加大了榮耀開辟中高端市場的困難程度。
從市場份額來看,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在菲律賓、印尼、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的主要市場,榮耀的市場份額均尚未進入前五名,可見短期內榮耀仍難破局。
三、AI是新增長點嗎?
2025年3月,榮耀正式發布榮耀阿爾法戰略(HONOR ALPHA PLAN),由智能手機制造商向全球領先的AI終端生態公司轉型。
轉型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通過“一部智慧手機”打開技術邊界,革新人機交互方式,實現平板、PC、穿戴設備間的無縫互聯;第二步是“一個智慧生態”為更多AI終端實現平臺級賦能,實現跨操作系統的無縫協同;第三步是要打造出“一個AGI時代下的智慧世界”,實現碳基生命與硅基智能的共生共存。
榮耀CEO李健表示,未來五年,榮耀將投入100億美元在AI終端技術、生態系統和合作伙伴關系上。
榮耀重押AI,原因在于AI技術將促使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發生一場周期性洗牌。根據IDC的預測,自2024年起,新一代AI手機銷量將會大幅度增長,并帶動新一輪換機潮,2027年AI手機出貨量將達到1.5億臺,市場份額超過50%。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2024年AI手機出貨量初估將超過1億臺、2027年預估達5.22億臺,期間的平均復合年增率達83%。
業內觀點也普遍認為,智能手機與AI技術融合,未來將成為每個人的私人智能助手,甚至可能引發智能手機的巨變。對于榮耀而言,AI手機是不能放棄的高地。
不過,AI手機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數據隱私和安全問題,AI手機需要收集和處理大量用戶數據以實現其智能功能,這引發了關于數據隱私和安全的擔憂。此外,AI技術在不斷進步,但在某些方面仍不夠成熟,尤其是一些AI手機在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方面仍存在誤差和局限性。
如何用AI技術深度改造甚至顛覆現有智能手機形態,以及如何與外部合作構建AI生態,仍是榮耀向AI終端生態公司轉型關鍵所在。當前,榮耀距離上市只差臨門一腳,然而其市場份額不斷下滑,同時轉型還處于探索階段,榮耀的前路注定不會是一條坦途。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