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奇觀!4元買玉米,花唄幫我借了兩家公司的貸觀點
本來不好笑的,直到基哥看見4塊錢的玉米,支付寶還幫你借了兩家的貸款,實在忍不住了。
本來不好笑的,直到基哥看見4塊錢的玉米,支付寶還幫你借了兩家的貸款,實在忍不住了。
有用戶表示:
自己莫名其妙開通花唄就算了,在我余額有錢的情況下,四塊錢玉米還給我借兩家公司的貸???
其實這是很常見的現象,有更離譜的,2毛錢都能給你分開。
這么大金額,要是還不上怎么辦,所以得拆開啊。
最極限的情況,兩分錢也分兩家。
1分錢借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1分錢借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
螞蟻集團是真有意思。
很搞笑
但很賺錢
“4元玉米貸款被拆成兩單”的確搞笑,但螞蟻集團就是能靠著搞笑的招式,非常賺錢。
螞蟻集團的核心盈利基石:通過聯合貸款模式,將資金端風險轉移給合作銀行,通過撮合交易收取1%的技術服務費。
這種被人稱為,“1元資本撬動13元資產”的杠桿模式,幫助螞蟻集團在2024年實現凈利潤383億元,同比增長61%,遠超江蘇銀行(318億元)等傳統金融機構。
技術中介
螞蟻利潤豐厚
螞蟻集團的利潤引擎,是其“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據2020年數據,貢獻了63.39%的收入。
該業務通過“花唄”“借唄”等產品撮合金融機構放貸,以230億元注冊資本撬動超3000億元資產,杠桿率達13倍。
另外,2024年,螞蟻消金(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營業收入152.13億元,凈利潤30.51億元,同比增長19倍,日均凈賺834萬元,成為當年最賺錢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依靠支付寶
也不一定靠得住了
盡管金融業務利潤豐厚,螞蟻集團的流量基石,支付寶正面臨嚴峻挑戰。
2024年,支付寶在第三方支付市場份額降至20.7%,落后于銀聯商務(26.6%)。
線下場景中,微信支付以63%的份額大幅領先支付寶的37%。
淘寶接入微信支付,也進一步削弱支付寶的閉環價值。
所以支付寶引入了短視頻功能,2023年發力引入MCN和創作者。
支付寶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短視頻平臺,也就落后于抖音、微信視頻號、快手等老牌短視頻平臺了。
支付寶,目前正受到銀行與互聯網巨頭的雙重夾擊。
騰訊“分付”、美團信用支付、抖音“月付”等產品快速擴張。
騰訊依托微信的社交場景,2024年貸款產品“分付”放款規模業界預計超500億元。
美團信用支付通過本地生活場景,2024年放款規模業內預計接近300億元
抖音“月付”借助短視頻流量,滲透率快速提升。
結語
2025年3月韓歆毅接任CEO后,6月法定代表人變更為其本人,短期內職務密集調整引發內部穩定性猜測。
監管對個人責任的追究,顯示合規壓力已延伸至管理層。
今年重慶金融監管局披露,螞蟻集團控股的螞蟻消金因公司治理不完善、風控獨立性不足、貸后管理及委外催收失控等問題,被罰款140萬元。
時任信貸風險管理部管理團隊成員孫鵬,因對貸后管理與催收問題負直接責任,被處以警告處分。
此前,螞蟻集團憑借“風險外包”的輕資產模式,實現業績逆轉。
但在支付份額下滑、競爭白熱化、監管趨嚴的背景下,這家金融科技巨頭能否守住優勢,或將取決于其AI與全球化戰略的落地成效。
2025年3月,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陳亮分享了這幾年最大的感悟:
“我們的世界已經從「暴利時代」走向了「復利時代」,活得好與活得久不再只是一句空泛的美好愿望,而是未來諸多價值的重要根基。有錢花and有命花,兩朵花得雙生雙伴,纏纏綿綿到天涯。”
螞蟻集團掉入過谷底,又重新能爬出來,命很硬有韌性。螞蟻人,有錢花也有命花。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