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走國內市場的聯想要靠手機卷土重來?快訊
2月26日,2024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正式開幕。
出品|華博經緯
2月26日,2024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正式開幕。PC“一哥”聯想在會上展示兩款挑戰傳統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外形的新概念產品,其中自適應摩托羅拉智能手機在發布會上展示了近兩分鐘。聯系到前幾天楊元慶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公司會加大對智能手機業務的投入,要在三年內回到主流廠商行列。聯想企圖奪回手機市場的野心可見一斑。
不過這并非楊元慶第一次對手機業務“夸下海口”,早在2016年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楊元慶就在微博寫下,“作為中國制造的代表,未來聯想、華為、小米要攜手做到全球智能手機TOP3,先一起跨越蘋果、三星,再來爭高低。”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IDC發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摩托羅拉和聯想自營品牌在2023年均未能進入中國市場前五名。
好消息是,前兩天出爐的聯想最新財報顯示,在2023年最后三個月,聯想智能手機業務在亞太、EMEA(歐洲、中東及北非)和北美地區分別增長了250%、55%和40%,超出市場平均增速。
壞消息是,聯想的老巢——中國市場竟然嚴重拖累了其業績增長。報告期內,聯想集團實現凈利潤3.37億美元(約合26.36億港元),同比下滑23%。而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九個月,聯想集團實現凈利潤7.63億美元,同比大幅下滑49%,近乎腰斬。其中聯想集團歐洲-中東-非洲市場收入同比增長20%,亞太區(不包含中國)的收入增長同比增加7%,但是中國區的收入卻同比下降10%。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華為、小米等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跨界進入PC行業,聯想在國內的品牌優勢與競爭力也正在不斷被削弱。
據IDC數據統計,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降2.7%,消費需求持續低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判斷認為,今年整體PC市場預計會有單位數增長,“可能全球市場有5%左右(增速),但上半年和下半年是不一樣的,我們更期待下半年(的表現)。
機構方面對于聯想的預期分化明顯。瑞銀研報指出,由于人工智能個人電腦業務增長需要時間,以及美國政府對人工智能服務器GPU供應的限制,瑞銀對聯想的人工智能服務器業務前景感到擔憂,維持聯想集團“沽售”評級,目標價7.5港元。摩根士丹利認為,聯想集團季績勝預期主要由于個人計算機銷售的改善,但這引發對今年3月止第四財季的擔憂,因意味著去年底前庫存增加,有機會需時消化。該行對聯想集團2024年個人計算機業務預測由原預期的按年增長4.3%,下調至按年增長2.6%。摩根大通向下削減聯想集團2024及2025財年盈測分別6%及21%,以反映PC復蘇弱過預期,及ISG業務減虧緩慢。該行料其短期股價橫行,目標價由10.3港元微降至10港元。
大多數國內機構則對聯想集團持積極展望。民生證券研報指出,聯想集團業績超此前市場一致預期。預計聯想25財年各項業務將從復蘇轉向快速增長,且逐季上行趨勢明確。ISG部門算力卡供應緩解,大客戶突破可期;IDG部門PC領先優勢進一步強化,AI PC下半年開始發力;SSG部門持續穩健,維持“推薦”評級。而中信證券雖然維持“買入”評級,但下調了對聯想集團的業績預測和目標價,預計公司2024財年營業同比下滑-9.4%,利潤同比下滑-43%,目標價下修至11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聯想集團股價在財報發布后的兩個交易日取得一跌一漲的成績,2月23日收跌3.28%;2月26日收于8.9港元,上漲4.094%,與2月22日8.84港元的收盤價幾乎持平。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