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合規經營待提升:被爆亂收費、違反外匯及反洗錢規定 違規“跳碼”或侵占國資利益|ESG案例快訊
剛收了一張違反外匯規定的罰單,支付“一哥”拉卡拉又陷入亂收費的漩渦里。
出品|網易財經ESG
作者|王曉悅
剛收了一張違反外匯規定的罰單,支付“一哥”拉卡拉又陷入亂收費的漩渦里。
近期,大量拉卡拉的POS機用戶在網絡平臺上控訴被無端收取運營服務費,要求拉卡拉退還。用戶質疑,拉卡拉在未提前通知用戶的情況下私下扣費是否合規?
近年來,拉卡拉頻繁因為合規問題被監管處罰。除了年初違反外匯規定被罰沒超過千萬人民幣,2023年拉卡拉還因違反反洗錢法被罰800余萬元。時間再往前,拉卡拉還因超限額購付匯、違反外包管理規定等問題被監管處罰。
此前拉卡拉最為轟動的違規事件,是2023年的“跳碼”事件。該次事件中拉卡拉可能有近14億元被追繳,導致2023年業績由盈轉虧,而拉卡拉的行為更被指是侵占銀行或銀聯的利益,侵占國資利益。
在拉卡拉近期發布的2023年ESG報告中,公司稱在公司治理和合規經營上開展了不少工作。但從近期的多起事件和罰單來看,拉卡拉在ESG的G維度上還有待提升。
亂收費“背刺”用戶?
近日,拉卡拉因向刷卡量少的客戶收取120元“保護費”被推上風口浪尖,拉卡拉ESG中公司治理維度的合規運營及社會維度的客戶滿意度或受影響。
在網絡投訴平臺上,6、7月出現大量的用戶表示,其在使用拉卡拉POS收款時,被莫名扣除了120元的運營服務費。用戶指出,拉卡拉在已收取手續費、流量費等費用的前提下,又突然加收一筆120元費用,且未提前通知用戶,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在拉卡拉的官方網站上,針對消費者投訴的120元運營費用的收取并沒有發布通知文件。拉卡拉官方在5月26日進行公示的費率版本:銀行卡收單業務貸記卡費率標準為0~2%;機具服務費0~1000元;運營服務費0~300元/年。
在拉卡拉的官方論壇中,有帖子顯示,“拉卡拉支付將對2023年5月30日之前注冊的POS機中,連續三個月月均交易量低于1.5萬元或月均交易量低于1萬的用戶,加收運營服務費120元。”但該信息未經拉卡拉官方發出。
隨后消費者收到了120元費用的扣費通知,扣費類型是運營服務費。目前,不少用戶要求拉卡拉退款。
在拉卡拉近期發布的2023年ESG報告中,其表示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客戶投訴與反饋機制,持續關注并提升客戶滿意度,為提供高質量、負責任的產品及服務。但據網絡投訴平臺的信息顯示,消費者在事前未收到扣除運營服務費的通知,事后的投訴及反饋也未得到拉卡拉的積極處理。
除了“背刺”POS機客戶,拉卡拉在合規運營上一直存瑕疵,近年多次被監管處罰。
今年3月初,國家外匯局官網披露拉卡拉的支付機構處罰文書。據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拉卡拉違法事實包括三項:違反規定將外匯匯入境內、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未按照規定報送財務會計報告、統計報表等資料。拉卡拉被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市分局給予警告,并處13.81萬元罰款,沒收違法所得1105.55元,合計罰沒13.91萬元。
這并非初犯,早在2019年,拉卡拉就曾因超限額購付匯被處83.87萬元罰款。
在ESG報告中,拉卡拉強調公司搭建了全球資金渠道網絡,為用戶提供全球收、全球付的便捷支付體驗,針對出口賣家的跨境資金結算結匯到賬時間最快只要3分鐘。顯然,在布局全球支付網絡的同時,拉卡拉的外匯業務的合規經營還有待提升。
2023年,拉卡拉更因為違反反洗錢法,被罰款罰款875.4萬元。其違法事實包括: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未按規定報送大額交易報告或者可疑交易報告;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交易。
而也是在2023年的ESG報告中,拉卡拉特地強調了公司的反洗錢工作,稱“反洗錢不僅是合規要求,更是社會責任的重要組成部分。”據拉卡拉介紹,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反洗錢管理體系,建立反洗錢黑名單系統、客戶反洗錢風險管理機制。
拉卡拉表示,公司對客戶的洗錢風險評估分為兩個主要步驟,首先是根據一系列客戶評級指標進行初步打分;其次再由分公司專崗人員對系統的初評結果進行人工復評,根據客戶的身份背景、行業規模等具體情況對評分結果進行調整,并提出審核意見。同時,拉卡拉還表示公司細化了50余項客戶風險等級劃分評級指標,涵蓋了從客戶的身份類型到其交易行為的各個方面。
不過,從2023年的監管處罰公告來看,拉卡拉并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且與身份不明的客戶進行了交易。拉卡拉ESG報告中所提及的“風險評估系統”顯然并未落實到位。
“跳碼”事件或侵占國有資產?
談及拉卡拉的違規經營,則不得不提2023年震驚業內的違規跳碼事件。
2023年,拉卡拉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在收單業務中存在部分標準類商戶交易使用優惠類商戶交易費率上送清算網絡,公司已按照相關協議將涉及資金退還至待處理賬戶。本次重大事項以及后續影響尚存在不確定性,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謹慎決策。”
所謂的“部分標準類商戶交易使用優惠類商戶交易費率上送清算網絡”,被業內稱為違規跳碼業務。
2016年9月6日,央行開始實施《關于完善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定價機制的通知》,銀行卡特約商戶統一被分為三類并編碼——餐飲、酒店、百貨等標準類商戶費率為0.6%左右;家電、超市、加油站等民生相關優惠類商戶費率為0.38%~0.48%;公立學校、公立醫院、慈善機構等公益類商戶0費率。各收單機構在該標準基礎上進行市場化定價。
所謂跳碼業務,是指支付機構按照優惠費率為并不該享有優惠的商戶辦理結算。舉例來說,支付機構對外以0.6%的手續費向商戶結算,對內則以0.38%、甚至是0手續費向銀聯報送,中間的這部分則被收單機構收入囊中。
媒體援引業內人士稱,此前監管方認為“跳碼”屬于“灰色地帶”,但從2021年開始,調查組陸續進駐各個支付公司,認為“跳碼”業務造成了“國有資產流失”。
對于跳碼事件涉及金額,拉卡拉一直語焉不詳。
拉卡拉在后續發布的2022年年報中表示,鑒于該事項很可能形成損失,對此,基于謹慎性原則,公司將所涉及資金進行了適當的會計處理,沖減2022年當期損益,最終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由盈轉虧。
2022年年報顯示,拉卡拉全年虧損14.37億元,扣非后虧損約1.21億元。其在營業外支出“其他”項中列支了13.79億元,計入當期非經營性損益。不少媒體指出,這接近14億元的巨額營業外支出,可能就是跳碼事件對拉卡拉造成的業績影響。
跳碼事件不僅暴露了拉卡拉合規經營上的重大漏洞,也引起各界對拉卡拉信息披露和股東減持合規性的質疑。
有媒體報道稱,拉卡拉等支付公司“跳碼”事件實際2022年上半年已經爆出,但拉卡拉一直沒有對外披露具體信息,直到年報前夕,因為涉及到十幾億巨額補款,才不得不對外公布。
而在2022年到2023年期間,該事項披露前,拉卡拉的多位股東及高管進行了大幅減持。
根據2022年11月28日公告,拉卡拉的第一大股東聯想集團在2022年5月至7月進行了兩次減持,合計套現約3億元。減持后,聯想集團持有拉卡拉26.14%,仍然是第一大股東。
而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之間,另一位股東孫浩然因與證券公司開展的股權質押融資業務出現違約,其在該證券公司質押的公司股份被強制平倉,用于歸還不超過1億元融資款。
此外,拉卡拉股東兩位股東北京未名雅集文化傳播中心(有限合伙)-北京未名雅集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北京創金興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均在2023年1月減持,合計套現600余萬元。而拉卡拉的第二大股東孫陶然正是未名雅集、創金興業的有限合伙人之一。
在多位股東密集減持后,拉卡拉遲至2023年4月18日才發布重大事項公告對外披露違規跳碼事件。4月19日,拉卡拉股價直線跳水,盤中跌幅一度接近17%,日內收跌13%,總市值較前一交易日縮水20億元。
參考資料:
1、4家企業集體被罰28億,支付機構深陷收單“跳碼”風波,鈦媒體
2、侵占國資利益,拉卡拉違規“跳碼”被追繳14億,孫陶然親兄弟信披前突擊減持 ,新經濟IPO
3、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 關于部分股東減持股份計劃實施完成的公告,拉卡拉
4、支付行業亂扣費何時休?卡拉卡被指“無聲無息”收取服務費,投資快報
5、2023年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報告,拉卡拉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