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p裁撤線下業務Keepland,調整北京、廣州兩地門店業務快訊
近日有消息稱,運動科技公司Keep計劃收縮線下健身運動空間Keepland,已暫停運營廣州9家合作門店,北京自營門店也將陸續在租約到期時關停。Keep方面對外回應:此舉屬于正常業務調整。
中國商報(記者 周子荑 王怡菲)近日有消息稱,運動科技公司Keep計劃收縮線下健身運動空間Keepland,已暫停運營廣州9家合作門店,北京自營門店也將陸續在租約到期時關停。Keep方面對外回應:此舉屬于正常業務調整。對于具體調整細節,Keep方面暫未向中國商報記者透露。
Keepland門店。(中國商報記者 蔡佳文/攝)
3月26日,中國商報記者在大眾點評平臺搜索Keepland,平臺顯示Keepland在北京的6家自營門店仍在運營。記者將城市定位于廣州,搜索顯示當前城市無相關商戶。此外,在Keepland預約頁面上,僅有北京一個城市可以預約。
Keepland線上預約頁面。(圖片源自網絡截圖)
Keepland是Keep在2018年3月推出的線下運動空間,2018年開始自營團操課,2022年與傳統第三方健身房展開合作,其不僅擁有自營門店,還有眾多合作門店。去年,Keep發布線下業務目標和運營策略時曾表示,Keepland在北京的合作場館預計達到150家,廣州的合作場館計劃從5家增至30家。
Keep收縮線下業務或與線下健身市場不景氣有關?!?023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全國線下付費健身會員達到6975萬人,環比下滑2.38%;2023年全國健身俱樂部和健身工作室倒閉率分別為14.07%和13.71%,而新增率僅為5.13%和6.32%。
此外,Keep線下運動空間Keepland在輕量化的“新式健身房”領域也面臨激烈競爭。在大型傳統健身房漸顯頹勢的市場環境下,樂刻健身、超級猩猩等“小而美”的新興健身品牌不斷攻占市場,其按月付費、24小時營業和高性價比的品牌特征,擠占了線下健身品牌的賽道。Keepland在該賽道上,恐難以享受到Keep身為“頭部線上健身品牌”的優勢。
從線上來看,Keep線上業務中與用戶相關的數據有所下滑。截至2023年6月30日,Keep平臺平均月活躍用戶同比減少812.9萬名,約為2954.9萬名;平均月訂閱用戶同比下降17.68%,約為301.7萬名。
實際上,內容類平臺在“流量變現”上普遍存在難題,近年來,Keep努力開拓自身商業價值。Keep2023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其營收有三大板塊,分別是自有品牌運動產品、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廣告及其他,2023年上半年,各板塊收入分別約為4.66億元、4.49億元、6943.7萬元。
在三大板塊中,只有“會員訂閱及線上付費內容”的收入實現同比正向增長,這一增長來源于Keep舉辦的一系列虛擬體育賽事。參與賽事并獲得的精美獎牌,近年來已成為流行于年輕群體中的“新一代社交貨幣”。而相比之下,Keepland營收未取得明顯效益,較少被Keep提及。
Keep近期舉辦的虛擬體育賽事活動。(圖片源自網絡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7月上市以來,Keep在資本市場的股價波動較為明顯。2023年7月12日,Keep募資約3億港元作為“運動科技第一股”成功上市,但自去年8月市值超越200億港元后,其股價持續下跌。據悉,Keep股價顯著波動與核心股東進入解禁期、Keep目前的盈利狀況及商業模式有關。
截至3月27日早間,Keep每股報4.22港元,總市值為22.18億港元,市值較最高時下跌約九成。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