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問聶強先生,“一無是處”的一汽-大眾,何來自強?快訊
2022年12月10日,聶強接棒郭永鋒,正式出任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商務)副總經理及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2022年12月10日,聶強接棒郭永鋒,正式出任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商務)副總經理及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從履歷來看,聶強在一汽-大眾內部的工作時間并不算長,2019年加入一汽-大眾的他,先后擔任過一汽-大眾銷售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營銷中心副總經理等職務。
時間雖不長,但聶強的工作幾乎都圍繞著銷售與營銷。
今年初,在一汽-大眾新聞年會媒體懇談會上,時任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商務)副總經理將近一年的聶強為一汽-大眾確定了2024年的關鍵詞——自強。
從說文解字的角度理解,“自強”既指自身努力向上、奮發(fā)圖強,也可指修身自立,不斷完善提升自己。簡言之,向上、向前。
可2024年已然過半,參看這半年來一汽-大眾尤其是大眾品牌的表現,聶強并沒能帶領一汽大眾走向自強,反而越來越接近自戕。
產品:沒有進攻的矛,也沒有防守的盾
油電并行,是包括一汽-大眾在內幾乎所有明智的合資品牌都會采取的策略。一方面依靠穩(wěn)住燃油車基盤守住自身的“大后方”,在此基礎上再推進新能源轉型從而抓住時代的機遇、跟上時代的步伐,為品牌銷量尋找增長點。
道理大家都懂,但踐行起來卻并不容易。穩(wěn)住大后方并不是坐以待斃,對于一汽-大眾來說,經典燃油產品同樣需要大力度的更新?lián)Q代,才能不損失競爭力;新能源轉型則更為艱難,對于一汽-大眾來說,不僅需要解決“新能源產品好不好”的問題,更要著力回答“一汽-大眾的新能源產品優(yōu)不優(yōu)”的問題。
“油電并行”,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對一汽-大眾的攻守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令人感到惋惜的是,在聶強的帶領下,一汽-大眾并沒有以合資領頭羊的身份給出標準解題答案,反而寫了個“解”,隨后便開始胡亂作答。
根據某專業(yè)汽車平臺發(fā)布的銷量數據,今年6月份,速騰、邁騰、探岳三款一汽-大眾經典產品的單月銷量分別為19440臺、14165臺和10876臺;寶來的表現更為糟糕,6月份僅賣出6320臺。
A級車、B級車、SUV,從市場表現來看,一汽-大眾可謂是全面失守。A級車本應走量,速騰和寶來卻“一瀉千里”,以往的“雙劍合璧”,變成了如今速騰以一己之力苦苦支撐;B級車本應“立威”,邁騰卻氣餒無比,今年前6個月一次也沒有拿下過B級車細分市場NO.1;SUV本應是最受國人偏愛的產品,可探岳即便在終端給出將近5萬元的優(yōu)惠、起售價下探至15萬級,單月銷量依舊只有10876臺,讓利也討不到好。
以速騰、邁騰、探岳、寶來四款經典燃油產品如今的銷量表現來看,在聶強的帶領下,一汽-大眾的大后方早已漏成了篩子。
防守的盾裂開了,一汽-大眾的進攻之矛,也和鋒利不沾邊。
今年6月份,號稱“純電版邁騰”的ID.7 VIZZION月銷僅299臺,今年上半年的累計銷量僅有4476臺,不及一些同級別對手的零頭。ID.4 CROZZ和ID.6 CROZZ更不用多說,今年上半年的累計銷量分別為20031臺、2790臺。
而為數不多的兩款插混產品邁騰GTE和探岳GTE,上半年累計銷量分別為3721臺、2625臺。
一汽-大眾的新能源之矛,不能說沒有,只能說過于鈍,以至于無法幫一汽-大眾在新能源市場劈開一條新的生路。
燃油車失守,一汽-大眾丟掉了退路;新能源打不開銷量,一汽大眾找不到前途。請問聶強,一汽-大眾何來“自強”?
渠道:銷量扛不住,經銷商一起扛不住
據相關媒體報道,見年5月份,繼河南洛陽一汽-大眾4S店倒閉后,河南鶴壁也有一汽-大眾4S店驟然間關門退網,以至于上千名車主追討“還款保證金”。且據悉,一汽-大眾客服已經證實另一家經銷商在5月6日已退網。
另外,除了河南,江蘇等多地的一汽-大眾4S店卷款跑路,同樣讓車主飽受困擾。在媒體詢問過后,一汽-大眾4S店工作人員的回復是:“三個店都是一個老板,門店經營不善倒閉了,資金鏈斷了。”
門店經營不善、資金鏈斷了,短短一句話,道盡了經銷商的困境。而經銷商的困境,實則來自于一汽-大眾日益糟糕的市場表現。
前面提到,多款經典燃油產品銷量不佳、新能源產品銷量一如既往的差勁,傳統(tǒng)經銷商模式下,4S店是最直接的壓力承接者。賣不出去、完不成廠家下達的銷量任務,是最直接的“經營不善”的體現。
但賣不出去真的是4S店、經銷商的問題嗎?經銷商既非產品的設計者,也非產品的塑造者,其承擔的只不過是銷售角色。產品不行,銷售怎么可能行?
除了一汽-大眾自上而下的產品問題,經銷商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的另一個原因是降價。
根據某專業(yè)汽車平臺發(fā)布的信息,目前一汽-大眾無論是包括速騰、邁騰在內的燃油產品,還是ID.7 VIZZION等新能源產品,終端優(yōu)惠普遍在3萬元以上,有些更是將近6萬元。
產品賣不出去,那就以價換量;以價換量,經銷商利潤空間大大壓縮。如此一來,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繼而退網,是遲早的事。
在產品銷售全鏈條中,經銷商一邊需要承接廠家的任務壓力,另一方面還需要直接面對銷售壓力。
“三明治”不好當。
請問聶強先生,以您多年的銷售工作經驗來看,此局該如何破?
營銷:昨日黃花,無法適應時過境遷
近年來,一汽大眾無論是品牌質量口碑還是公關團隊能力口碑,以及對客戶服務響應及質量的口碑是不是都在大幅下降??為什么??
營銷的本質是用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品牌和產品信息,繼而將其轉化為銷量。
擔任過營銷相關職位的聶強本應能夠游刃有余地帶領一汽-大眾收獲優(yōu)質流量,將流量轉化為銷量,可事實是,舊思維指導下采取舊策略的一汽-大眾,既不能利用創(chuàng)新營銷有效傳播信息,更無法將其有效轉化為銷量。
以攬巡為例,這款在產品定位層面緊抓“大五座SUV”熱點的產品,選擇與《樂隊的夏天3》、《乘風破浪2023》等多個熱門綜藝進行跨界聯(lián)動。
可令人感到費解的是,近半年攬巡的累計銷量僅有15678臺,月均不足2700臺。顯而易見,一汽大眾針對攬巡的營銷,并沒有轉化為實打實的銷量。
究其原因,綜藝聯(lián)動已非能夠打動當下消費者的營銷策略。在觀眾和消費者看來,此舉無異于直白的廣告植入。僅僅是刷存在感,無法回答消費者“我為什么要買這款產品”的問題。
另外,契合是營銷中一個至關重要的考量因素。攬巡身兼大五座SUV的定位,硬核屬性決定了產品無法與聯(lián)動綜藝那或小清新、或時尚的屬性產生共鳴。
此外,7月9日舉辦一汽-大眾邁騰的上市發(fā)布會上,不少媒體也吐槽該發(fā)布會毫無新意,無法體現邁騰產品歷久彌新的定位。
會后,關于全新一代邁騰上市的消息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也并沒有預期中的流量那么好,可以說這是一場比較失敗的發(fā)布會。
寫在最后
產品、渠道、營銷,在聶強的帶領下,一汽-大眾在這三個層面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建樹、全面失守。比起來在2024年自強,一汽-大眾如今的境遇,更接近于自戕。
可聶強似乎依舊活在“天朝上國”的幻夢里。
“通過2023年的探索,一汽-大眾形成了自立自強、創(chuàng)新轉型的發(fā)展路線,不光有自強的決心,還有穩(wěn)健的策略,為中國汽車工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作出貢獻。”
在聶強看來,一汽-大眾不是2024年的一汽-大眾,仿佛還是十年前那個依靠合資身份躺贏的一汽大眾。
“按照既定的策略,按照既定的節(jié)奏,一汽-大眾全年目標是190萬-200萬輛。”
請問聶強先生,這一目標,您覺得契合實際嗎?
此次毫無新意的邁騰發(fā)布會您給打幾分?您又給您的所謂公關團隊打幾分?您敢不敢自拍胸脯對大家說:今年任務沒問題!
1.TMT觀察網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
2.TMT觀察網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TMT觀察網",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TMT觀察網或將追究責任;
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TMT觀察網編輯修改或補充。